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开学已经过去大半个月

湖北武汉一群小学生的暑假作业

突然在网络上走红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这份暑假作业并不要求孩子们做习题

而是和家长一起完成一项

“21天不生气”挑战

“7月31日,晴,爸爸帮我捉了一只蝉,很开心。”

“8月4日,多云,爸爸多喝了点酒,妈妈不高兴。爸爸泡茶给妈妈赔礼。”

这些内容出自湖北武汉三年级小学生容容(化名)的暑假作业。然而这并不是简单的日记,其中的“晴”和“多云”记录的并不是天气,而是当天家庭里的“情绪晴雨表”,而这样的记录持续了21天。

和容容一样参与了这21天家庭情绪记录的,还有班里的另外43名同学。

孩子和家长们需要下载一个情绪记录表格,每天记录下家庭的“情绪晴雨表”。

“情绪晴雨表”有“晴”“多云”“小雨”“大雨”四个选项,选项后面还有“原因分析”和“调节对策”两栏需要孩子和家长对当天的家庭情绪状况进行分析记录。

孩子们的“21天不生气”挑战被发布在网上后,迅速受到网友们的关注。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有网友表示,“别说21天了,21个小时都难。”

@And_Team芯:这不生气的一家人,绝对不简单。

@住在艺术塔里的胜熊:我平均一天要生十次气。

@太阳是我啃圆的33:明人不说暗话,我坚持不了。

还有网友质疑“这种挑战没必要,过生活不是做任务,有点火气不满发泄一下也很正常。”

@永远是小C:气愤也是一种情绪表达,控制即可,不必完全没有吧?

@阿小花就是她:不应该不生气,情绪人人有,应该学会用正确得方式发泄和缓解情绪。

也有不少网友对这项作业表示肯定,比起那些不切实际的“数亿粒米”作业,可以说非常有意义了

@凌霜晨:很需要这种表格了,记录一下每天的小确幸~莫生气~

@rachelsnoopy:非常棒!家庭关系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非常重要,老师能有这样的认识非常难能可贵。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为布置这项作业的老师点赞。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策划者:挑战不是为了不生气

担任三年级1班班主任的程红表示,她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设计这个暑假作业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和家长们都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我在教孩子的时候观察到,不少孩子不太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经常容易跟同学起冲突,而实际上家庭对孩子情绪的影响很大。

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个挑战,能让家长和孩子们尽量少生气,减少不必要的互相伤害。

那么为什么这个挑战会选择21天而不是整个暑假呢?程老师表示,都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所以就设计了这个21天的挑战。

据程老师介绍,目前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完成了挑战,并提交了自己的记录表。通过梳理这些孩子们提交的报告,程老师发现全班44个同学中,只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完成了挑战,做到了21天不生气,其余基本“全军覆没”

“我统计了一下,在记录中家长生气的比例要比孩子高25%左右,而家长生气的原因超过80%是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自己也中招了?你会因为什么事情生气呢?留言区来聊一聊~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家长:以为可以轻松完成却失败了

三年级1班唯一完成了“不生气”挑战的是一个双胞胎家庭。

双胞胎的妈妈表示,自己的职业就是小学教师,平时就很注意情绪的管理,尤其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接到21天不生气的挑战后,全家人选择了去海边度假。

给孩子们充足的选择,孩子们也就不会出现‘一定要做什么不能实现’而产生负面的情绪。

另一位学生容容的妈妈万女士则表示,“刚拿到挑战的时候,我觉得21天不生气很简单肯定能完成,真的做起来发现很难,而且还是在有意识控制脾气的情况下,而且我生气的比例比孩子高不少。”

而在容容的记录表中看到,21天中有四天家庭晴雨表不是“晴”。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叶女士则在家里设了‘暂停角’和‘惩罚箱’来调节家庭成员间的情绪冲突。”

“谁觉得情绪出现波动了,都可以先去暂停叫冷静5到10分钟,然后再出来就事论事地沟通。”

叶女士进一步介绍,“惩罚箱”则是用来惩罚发脾气的人。

“如果是大人大脾气,那就罚款50元,孩子发脾气,罚50个俯卧撑,说是处罚,其实大家被‘抓’住发脾气的时候还挺欢乐的,孩子有时候边做俯卧撑边笑,做完就没有脾气了。

情绪管理小建议

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咨询研究所教授柯志恩,在自己的著作《哪个妈妈不抓狂?》中诚恳反省并提醒大家:父母常在不自觉中想“通过孩子,活出一个完美的自己”

当年不敢承受的挑战,或已享有的荣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为“培养孩子”比“面对自己”容易多了。

想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亲子关系,建议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认知:

① 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妈妈

扮演父母角色的同时,永远不要放弃做自己。“情绪是一种信号,背后有一层更深的语言,去了解那语言,去接纳、理解自己的愤怒和焦虑。”马偕医院协谈中心咨询心理师曹淑华建议。

如果可以,让自己带着笑容出门,带着笑容回家。回家前,父母请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绪指数。

若以0到10计分,当发现自己当天的情绪在5分以下,就先不要处理任何事,不要去管另一半和孩子,先处理自己。累了就先去泡澡、喝杯花茶,或血糖低时吃点巧克力,让自己的能量恢复。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② 欣赏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提醒自己,要做亲子关系正向循环的起点。接纳并欣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须复制你的生命经验,这样才能开始欣赏彼此不同的地方;而孩子也会在你的欣赏中,找到他的独特本质。

用感恩的心情去看待自己扮演的父母角色。因为这个角色,让你得以享受“单纯给予爱”的快乐和愉悦,当你是心甘情愿、是为自己做时,孩子也会因此受惠。

③ 冲突过后,示范关系修补的人际智慧

在亲子日常冲突里,重要的不是父母在当下做了什么,而是事后做了什么。高淑贞建议,父母在情绪平稳后,可以和孩子分享,为什么自己那样在意和生气?

要当孩子生命中的贵人?还是要当压力的来源?父母的选择应该很清楚。但是要坚持这个选择,是父母一辈子的功课。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各位高明的爸爸妈妈,

你能坚持几天不生气?

要不来挑战一下“21天不生气”?

这份挑战“21天不生气”的作业火了!全班仅一个家庭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