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对月亮有哪些比喻和幻想?

shaolina


在诗人的感怀里,月亮常常是个见证者,代表着永恒,见证时空的更迭,见证世事的变迁,见证万物的变幻生灭。比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有着明月见证下的边关从秦到汉的时间穿梭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是处处以月为见证,月下的江水、月下的花、月光映照的夜空,一个“月”透穿古今,发出对人生、宇宙的深思。因为月的永恒感,人们也借月来表达对持久不变的感情的期待,盼望团聚,渴望相伴,如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曹植的《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还有朗朗上口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幸福美满的时刻,月也必是最佳的衬景,贺铸的《西江月》里写道“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还有“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月下是情人相会的佳所,月是情人真心的见证人。月还是孤独者的友伴,如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无论古今,月亮一直寄载着人们对恒久美好的向往。


例外状态


月亮在古诗中十分常见,多用来表达对朋友,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一种盼望团圆的情感。



李白关于月亮的诗有很多,例如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

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月亮常被诗人用来寄托相思,乡愁。

如李白另外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因为看月亮多是在夜晚,也常常被用来抒发孤独寂寞的情绪,如李白的月下独酌:

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随我身。

暂伴月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又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借月抒怀,表达对友人对家人的眷恋之情。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交大女博士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桃源居士45


明月当空照西厢,好似银盘天上镶,月中嫦娥翩翩舞,八月中秋桂花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