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香港加息”!人民币空头溃败,楼市……

9月20日,对于“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空头来说,是一场噩梦。

中国央行跟香港特区金管局签署了一个备忘录,宣布“央票”将通过香港的“中央结算系统”发行。


央行“在香港加息”!人民币空头溃败,楼市……

此消息一出,香港隔夜离岸人民币HIBOR报4.56200%,上升160.9个基点,创出5月以来最大涨幅。7天离岸人民币HIBOR报4.65467%,上升63.3个基点。3个月离岸人民币HIBOR报4.77500%,上升36.5个基点。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一种货币的利率上升,意味着它变得更加值钱,汇率当然就会坚挺。

在离岸利率飙升的支撑下,人民币“离岸价”马上挺直了腰杆,空头四散奔逃。

此时,距离总理9月19日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表态,不过一天时间而已。当时他说:

中国决不会走靠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的路。中国坚持市场化汇率改革方向不变,不仅不会搞竞争性贬值,还要为汇率稳定创造条件。

什么是“为汇率稳定创造条件”?我们此前说的“逆周期因子”是,在香港发行“央票”也是。

所谓“央票”,全称是“央行票据”,其实就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要求大银行来购买。当然,央票必须开出合理的“价格(利率)”,银行才愿意买。

于是,“央票”就具有两种功能:第一,把大银行手里的现金,换成了“央票”,相当于减少了市场里的流动性;第二,央票给出的利率,就成为指导利率,往往含有“加息”的意味。

香港是人民币最大的离岸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当然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民币的汇率,被叫做“离岸汇率”(代码:CNH)。而上海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汇率,是“在岸汇率(在岸价,代码:CNY)”。

人民币对美元的“在岸价”,可以通过半官方的“中间价”来“拴住”,让它只能在“中间价”上下各2%来波动。

但香港是自由市场,怎样管理人民币的“离岸价”?办法主要有三个:第一,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准备金制度,可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第二,就是发行央票。第三,香港有中资银行,可以通过这些银行在市场里操作。

说白了,央行在港发行人民币的“央票”,相当于收紧香港市场人民币的流动性,并“加息”。这将显著提高离岸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成本,稳住人民币。


央行“在香港加息”!人民币空头溃败,楼市……


上图:美元对人民币的离岸价。

想想看,9月20日是什么时间点?马上就是周末,周末就是中秋节假期。过完假期,9月25日到26日就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北京时间9月27日凌晨,美联储极有可能宣布再次加息。

目前中美利差(内地跟美国)非常有限,如果美联储再次加息,人民币在离岸市场必遭做空。现在央行未雨绸缪,通过“发行央票”提前在香港为人民币实施了加息。

那么内地呢?我相信在9月27日美联储加息之后,当天的逆回购利率应该会有所上调,弄不好幅度还比较大,应该大于等于25个基点。

与此同时,在国庆节之前,央行或许会宣布再次“定向降准”或者“全面降准”。

反正不管怎么说,9月央行被迫跟随美联储加息,都将对楼市构成轻微利空。如果有降准来对冲,则影响几乎是零。如果没有降准,则对楼市偏空

如果中国决定稳住人民币跟美元的汇率,则意味着货币放水的力度很难加大,对于楼市来说横盘期会延长(第一种情况)。反之,人民币汇率如果继续贬,则货币放水的空间将加大,对房价也将构成刺激(第二种情况)。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第一种情况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