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旧民风之鸡蛋茶

正阳旧民风之鸡蛋茶

家里来了客人,敬茶是首要的待客之礼。在我们家乡正阳县沿淮河的一些乡村农家,有一种不知延续了多少代的、憨厚的、朴实的敬茶习俗。

当客人进屋落座后,便发现女主人突然不见了。

只消片刻,便见女主人一手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茶水,一手拿双筷子对客人说:快请喝口茶吧。

初来乍到的人会感到惊奇,哪有喝茶用筷子的?

当你定睛一看,呀,这“茶”不用筷子还真没法喝。因为,他们敬的不是绿茶、红茶或花茶,而是被当地人称之为“茶”的“鸡蛋茶”,也可以称之为“荷包蛋茶”。

可别小看了这碗鸡蛋茶,在城市里很少能喝到,这蛋它就是赵本山主演的小品《不差钱》中的台词“笨蛋”,也叫“土鸡蛋”。大都是自家散养,靠吃虫子、野草或五谷杂粮长大的母鸡下的蛋。个头虽不大,但它独有的醇香却能立马使你的味觉神经活跃起来。

当地妇女烧鸡蛋茶的高超本领,我敢说,就连五星级大酒店的厨师也得甘拜下风的。

她们大多用地锅,等水似开非开时,便把鸡蛋在锅边一磕,只听“咔嚓”一响,鸡蛋便一个一个落入水中,这时,并不推动,大约十几秒,底部稍定型后,再用锅铲轻轻推着转动,待水开后,便立马关火再浸一会儿,这种不是煮而是浸熟的鸡蛋互不粘连,个个抱团紧密,无散碎蛋花,不老不嫩,恰到好处。女主人便把它用勺子一个个乘到事先放有白糖的碗中,恭恭敬敬地敬献给客人。

正阳旧民风之鸡蛋茶

这时,展现在客人眼前的“鸡蛋茶”颜值可谓美极了:色彩洁白,如羊脂白玉般的荷包蛋在清澈的糖水中互相依偎,展现它们美丽的酮体,仿佛向客人投去无限的柔情,让人不忍下箸。

在女主人“快喝呀”的催促声中,你咬上一口,真是软硬适度,美妙无比,金黄的蛋黄既无液体又无硬心,这才是标标准准的“糖心蛋”。

此刻,蛋清的乳,蛋黄的香,蛋水的甜,沁人肺腑,直冲丹田,令人痛快之至。

据资料记载:荷包蛋是营养价值很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必须的矿物质等。

尤其在路途跋涉,饥渴劳顿之际,一碗鸡蛋茶无疑是天底下最好的“美味佳肴”了。

当然,现在人们大多都营养过剩,鸡蛋茶也许不算啥,但在人们大多营养不良的贫穷年代,这一碗鸡蛋茶对于补充营养和能量,该起多大的作用呀。更何况,这碗鸡蛋茶里所蕴含的民风民俗、深情厚意、古道热肠,是难以用几个词汇所表达不了的。

要知道,那时候,給客人烧鸡蛋茶不是富裕人家的专利习俗,即便是贫穷人家同样如此。平常他们节衣缩食,总要攒下一些鸡蛋以备来客时“烧茶”使用,直到快放时间长了才卖掉或自家吃,然后再攒新鲜的鸡蛋备用。

有时突然来客,家中一时又无新鲜鸡蛋,便向左邻右舍借,也要保证給客人烧上一碗“鸡蛋茶”敬上,这种看起来很“傻”的行为,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热情好客,笃实淳朴,慷慨大方的敬人之道吗?

正阳旧民风之鸡蛋茶

对了,顺便再给初来乍到的客人提个醒,你可要根据这碗鸡蛋茶里的鸡蛋数量来决定饮用数量啊。

一碗鸡蛋茶里的荷包蛋一般大多是5枚,也有那“憨憨的嫂子”会给你打上七八枚。按当地的风俗,客人最好能够留下两枚(意思是亲情长留),吃完也行,但不能只吃一枚或两枚,那在当地人认为是吃“独蛋”或“睾丸蛋”,这不是骂人,仅仅是当地的一种习惯说法而已。

作者简介】牛林,男,河南正阳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协理事、正阳县作家协会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