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深处,贫困户老杨赶着牛羊奔富路~

扶贫有门道,脱贫靠志气

武当山特区锯子齿村贫困户杨大有脱贫纪实

【作者】(湖北武当山特区陈利文)

武当山深处,贫困户老杨赶着牛羊奔富路~

杨大有,1973年人,一家人就他一个人,是武当山特区锯子齿村五组贫困户。杨大有小时候家里困难,读完小学就辍学了,曾因不慎落入火中烧伤左手指,造成四级残疾。由于残疾,出门打工没有合适岗位,在家生产劳动也不灵便,加之没有妻儿,思想上没有动力,慢慢地日子越来越清贫了。

2014年,杨家畈中心小学喻凡有结对帮扶杨大有。自结对帮扶以来,喻凡有同志不怕山高路远和严寒酷暑,坚持每月与杨大有联络一次。喻凡有同志了解到,杨大有由于左手残疾,到多家单位打工都被拒之门外。加上是单身汉,生活没有动力,杨大有渐渐地萎靡不振了,仅靠几十亩的生态林补助款过日子。杨大有住的土坯房山墙上端已经裂开10厘米左右的缝隙,暂且用木头支撑倾斜的墙体将就着住人,没有安全保障,十分危险。

武当山深处,贫困户老杨赶着牛羊奔富路~

喻凡有同志了解基本情况后,决定先在思想上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是杨大有脱贫的关键所在。首先,喻凡有同志和杨大有促膝详谈,宣讲党的好政策,打开杨大有的心结,使他对生活充满信心。其二,喻凡有同志根据住房情况和杨大有弟弟商议帮助他筹款修缮房屋,将原来的土坯房改建成现在的砖木结构房屋。第三,根据身体状况,喻凡有同志和杨大有沟通商议拟定了三年脱贫规划,鼓励他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喻凡有同志帮助杨大有筹集资金,引进种羊和种牛,开始了生态养殖之路。并在养殖期间帮助他培训养殖技能,教授牲畜疾病防控方法。三年来,养殖初见成效,山羊由当初的6只发展到现在的26只,黄牛由当初的2头发展到现在的10头,帮扶送的20只小鸡苗也长势喜人。杨大有看到这一群群体壮肥膘的牛羊也由衷地高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接下来,杨大有有了自主的想法,根据金融扶贫政策贷款修建羊圈和牛圈,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再过个一、二年过上小康生活,找到生活伴侣,使生活过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