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暗度陈仓

民间故事:暗度陈仓

明朝精锐部队

1

清晨,曲折的桂北官道上,一支6000人的军队正往南开拔。军旗猎猎,杀气腾腾。

周遭石峰危兀欲搏人,远处云山雾绕。西南瘴疠地,不愧是历代被贬官人的梦魇。

骑马走在队伍前头的官员叫王阳明,50岁出头,须发苍白,双眼机警而坚毅。他不时咳嗽,震得脊背一拱一拱的。

“大人,您这次奉命南下平定乱民,有几分胜算?”他身边的一个亲信说,“要知道,八寨、大腾峡农民起义经过历代先皇剿杀,仍屡禁不绝。”

王阳明听了,似乎受到刺激,剧烈地咳嗽起来,但他很快抑制住了,“大明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歧视的,剥削与压迫是残酷的,也难怪少数民族反抗激烈。平心而论,我也不忍心高举屠刀,奈何我是大明朝臣,当以守护江山社稷为己任……”

王阳明话语间胸有成竹,似乎已有破敌妙计。

此次,皇上任命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理巡抚两广地方,总督两广、江西、湖南四省军务,使命就是平定广西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八寨、大藤峡起义。

此前,朝廷几经更换将帅,处罚一批剿匪不力的地方高级官吏,王阳明此行堪称重担压肩。

“大人,您说就没有彻底铲除乱民的计策吗?”亲信问。

“当然有,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这次南来,除了杀人,就是诛心。”王阳明说。

“杀人诛心?”

王阳明点头不语,策马疾行。

民间故事:暗度陈仓

大藤峡风光

2

傍晚时分,队伍来到桂林府,王阳明和身边的随从住进驿站。

吃过晚饭,洗漱完毕,亲信和卫士们早早休息了,只有王阳明的房间还在亮着灯。他辗转反侧,因为他明白:杀人易,诛心难。

这世上最难的事有两件,其一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其二是把自己的思想灌入别人的脑袋。如果说第一件事还可以通过偷、抢走捷径,那么第二件事别无他法,只有尽心训导。

在王阳明看来,官逼民反是更古不变的道理。八寨起义和大藤峡起义,根源在土司和流官腐朽和统治不当,农民不堪剥削和压迫才揭竿而起。

在他呈给朝廷的《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中,把广西少数民族当成禽兽麋鹿、把土司官当成苑囿墙墉,把流官看成监守墙的人。

王阳明想好了,此次平乱除了派兵剿杀,就是创办书院,用孔孟之道对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进行“尽心训导”,使之礼让日新,风俗日美。

他为自己独到的见解兴奋不已。

次日一大早,王阳明在一阵咳嗽中醒过来,他有些担心自己的身体。

近年,王家屡遭变故,先是自己官场失意,接着是父亲去世,然后是原配夫人去世,续娶的妻子不久前刚生下一个儿子,他就奉命开赴广西平叛。

好在他奉命平叛多年来,几乎无败绩。

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正德十四年(1519年),他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此次他启程南下前,广西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领卢苏、王受造反。但当王阳明南下剿匪的消息传到广西后,卢苏、王受仿佛惊弓之鸟,接连缴械投降。

3

王阳明率领的平叛队伍,很快通过了柳州,抵达南宁。卢苏、王受闻讯,连夜赶来南宁拜见。

他们向王阳明宣誓,手下2000名将士愿意听从调遣,攻村拔寨,争取立功赎罪。

眼前,王阳明手下有将士8000多人,他们磨刀霍霍,杀气腾腾,就等着他一声令下。

不过,他似乎并不急于用兵,因为八寨起义和大藤峡起义屡剿不绝,延续百余年,要连根拔起,势必找到釜底抽薪之策。

连日来,他多次研究八寨起义和大藤峡起义的历史文献,

在广西的上林、忻城两县之间,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少数民族多靠山而居,结寨称戈,方圆250公里约散落大小村落百余个,历来有八寨或十寨之称。1376年(明洪武九年),古凭农民起义,拉开了八寨起义的序幕。此后起义此起彼伏,两百余年从未间断,参加人数由几百、几千甚至发展到数万,嘉靖、万历年间发展到高潮,多次震惊明王朝统治者,并调集大军镇压。八寨起义堪称明代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农民起义。

大藤峡又名断藤峡,位于黔江中下游的武宣至桂平之间,长约百余里,两岸崇山峻岭,江水湍急。以其为中心,包括广西东南部的浔州(今桂平)府、梧州府与平乐府西部及柳州府南部的方圆约六百余里地方,称为大藤峡地区,这里聚居着瑶、壮等少数民族和部分汉人,尤以瑶族为多。明朝政府较早地在这一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用武装夺取瑶、壮族居民土地,又利用食盐垄断和专卖,对当地居民进行苛重剥削,终于激起大藤峡地区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大藤峡起义,是大藤峡地区瑶族、壮族人民反对明朝统治的起义。

八寨起义与大藤峡起义相呼应,一度沉重打击了明朝的统治。

“破敌之计靠出奇制胜!”王阳明捋了捋胡须,确定好了平叛计策。

民间故事:暗度陈仓

大藤峡风光

4

这天醒来,当王阳明把创办敷文书院的想法告诉给幕僚时,他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大人,您的任务是来剿匪,并非教书。”身边的亲信们纷纷劝说。

“我当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王阳明说。

他对广西布按二司请建敷文书院的讲堂呈文批:“……况境接诸蛮之界,最宜用夏变夷,而当梗化之余,尤当敷文来远,虽亦殂豆之事,实关军旅之机,准如所议,动用军饷银两,即为起盖。”

根据《粤西丛载》记载:“王建新(即王阳明)督四省兵驻南宁,因创办敷文书院,日聚幕僚诸生讲学,更不谈兵,三司莫测其意,谓公假此纵敌,将密有指授也。”

这就是说,敷文书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院,而是“假此纵敌,密有指授。”而且讲学对象也仅限于他的幕僚诸生。由于没有经费,他可以动用军饷盖建讲堂号舍。

说白了,王阳明创办敷文书院,用军事术语来说,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麻痹八寨、大藤峡各族起义人民而放的烟幕弹。

敷文书院建盖完毕,王阳明当然不能闲着,随后他一边假装讲学,一边假装把骁勇善战的6000名永顺(湖广)将士撤走。

与此同时,他下令严密封锁一切军事行动的消息。

八寨、大藤峡的起义农民看不见官军来攻打,渐渐放松了警惕。

暗地里,王阳明则下令卢苏、王受等挑选精壮人马,乘夜突然发动军事进攻,于嘉靖七年四月三日偷袭大藤峡,四月二十二日偷袭八寨。

身心懈怠的起义农民突然遭到官军四方围攻,仓皇应战,一溃千里。

对此,王阳明在向明王朝报功的《八寨断藤峡捷音疏》中供认不讳:“贼首胡缘二等访知本院驻南宁,寂无征剿消息,又不见调兵集粮,而湖兵之归,又皆偃旗息鼓,略无警备,遂皆怠弛,不以为意,至是突然官兵四方围攻,各贼仓惶失惜……皆以为兵从天降,我兵乘胜追斩……”

据记载,在大藤峡,王阳明督师镇压胡缘二、黄公豹起义,被杀的民众达15000余人。1528年,王阳明督6000名官军攻取八寨,屠杀义军4000余人。

平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终年5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