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紀實|董治南:專攬「瓷器活兒」的預審專家

文:簡陽市委政法委 劉 麗


預審工作是公安機關的一項專門業務,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刑事訴訟程序的一個重要環節。按照刑警的行話,預審是一件“瓷器活兒”。做得好,好看又實用;做得不好,那可就是一堆碎片,扎手扎心還沒辦法用。

在四川省瀘州市公安局有這樣一位牛人,他就專攬這“瓷器活兒”,不僅攬了瀘州的“活兒”,還攬了全省很多大要疑難案件。這個人叫董治南,有著34年刑偵工作經歷,目前是瀘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政委。採訪那天我來到他的辦公室時,他正在打電話安排工作,語調平緩,不緊不慢,示意我先坐。

這間辦公室比較小,陳設很簡單,一個大書櫃吸引了我的目光。趁他打電話,我過去瀏覽了一下書櫃裡的書。《刑事案件辦案手冊》《刑事訴訟法釋義及實用指南》《犯罪心理學》《犯罪現場勘查》……這些書大都比較陳舊,我隨手抽了一本翻了翻,裡面有卷頁,有摺痕,有筆勾畫過的印記,還有註釋。

董治南打完電話端了一杯茶走過來,送到我手中。我接過茶杯坐到他對面,細細打量他。他是那種典型的川南男人形象,像一個鄰家大哥一般坐在我面前,中間隔著一臺款式很老舊的電腦。

我喝了一口紅褐色的茶湯,很苦。看看董治南的保溫杯,杯沿內外厚厚的一層褐色茶垢,像是一種靜默的表達,同樣是刑警出身,我能夠讀懂那些無聲的語言。

“刑警支隊是業務指導部門,不直接辦案子,哪有那麼多事情?”我拋出一個問題。

他拿了一根菸又放下。“瀘州的刑事案件辦案質量監督管理機制比較嚴格,比如,支隊要求各個縣區市公安機關辦理的重特大案件在移送審查起訴以前,要把案卷送到支隊閱卷,事實上這就是預審。”

“聽說你從預審中挖掘出不少大要案件,怎麼做到的?”我又問。

“其實預審是一種集體智慧,並不是單靠一個人的力量。”董治南脫口而出。茶香味在空氣中慢慢散開,瞬間浸潤在日子縱深處,記憶的堤壩缺了一個口,一名資深刑警濃縮的過往亦像入水的茶葉一樣徐徐舒展。

1984年,董治南畢業後分到瀘州市公安局,一干就是30多年。他虛心好學,對刑事案件有著異常濃厚的興趣,除了看書學習,還經常軟磨硬泡讓經驗豐富的老同志解剖案例,認真研讀每一本案卷資料,經過他審閱的案卷報送到檢察院、法院以後,基本都能順利地批捕、起訴和判決,漸漸的,董治南在瀘州政法系統小有名氣。

1993年夏天,瀘州市核心城區發生一起醉酒駕駛案件,造成多名人員傷亡。當時沒有酒駕入刑的法律依據,如果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肇事司機最高判處3年有期徒刑,無法與其造成的惡劣社會影響以及嚴重後果匹配。

董治南接手這起案件後,通過調閱卷宗、嫌疑人的供述、證人證言、現場勘查筆錄、照片,綜合分析刻畫案發現場情況,還原了案件的基本事實。他結合嫌疑車輛行駛路線,通過車輛碾壓、剎車等情況造成的痕跡,以及進一步的調查,證實了肇事司機撞人後,周圍有群眾大叫停車,司機不僅沒停車,反而加大油門往前衝,撞上電線杆逼停車,又重新發動汽車調轉車頭逃逸。案發當時,肇事司機意識清楚,動機明顯,對自己的行為後果有清晰的判斷,遂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移送審查起訴,董治南從此一戰成名。

後來,瀘州全域範圍內的重特大疑難案件久攻不下的,都習慣找董治南,他被稱作“疑難案件的終結者”。再後來,他被四川省公安廳抽調參與了多起疑難刑事案件的訊問工作,件件案件都完美收官。

2011年9月23日,合江縣九支鎮發生一起社會影響惡劣的命案,犯罪嫌疑人王某等人當街砍死受害人李某後投案自首,案件進入刑事案件辦理流程。因為是重特大惡性案件,合江縣公安局偵查完畢,按照規定,在移送審查起訴前10天把案卷送到瀘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審核把關。

董治南和同事在分頭閱卷中發現,該案雖然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但是卷中證據反映出不少瑕疵:殺人動機未徹查,證據之間有合理懷疑未能排除,殺手作案的組織化特徵缺乏合理解釋等。

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一件事,那就是九支鎮很有可能藏匿著黑惡勢力。董治南立刻將此情況給分管刑偵的局領導進行了專題彙報。局黨委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讓他主偵該案。董治南星夜兼程直撲合江縣訊問嫌疑人,漏網之魚終於浮出水面。

事不宜遲,他帶領專案組秘密潛入九支鎮,發現這個古老而繁華的小鎮只有3條街道,居民相互都很熟悉,小鎮上來了陌生人和陌生車輛格外顯眼。更要命的是,這個鎮背靠大山,與貴州赤水僅一河之隔,連網絡覆蓋也是貴州的,一切現代化偵查手段在這裡都失靈。

董治南和同事不得不採用最原始的辦法,在這裡挨家挨戶地聊天拉家常,尋找線索。一開始,居民戒備心很強,什麼也不願意說,後來去的次數多了,互相也慢慢開始熟悉了,他們就多少講一些街頭巷尾的瑣事。董治南就從這些一地雞毛的線索裡一一梳理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專案組初步摸清了一個在九支鎮山區開設流動賭場的涉黑團伙,也基本弄清楚了賭場人員的層次結構。他們繼續守株待兔,終於找到合適的機會,一舉端掉了這個賭博團伙,然後順藤摸瓜,輾轉四川、貴州、重慶等10餘個省市,行程5萬餘公里,歷經3年不懈努力,破獲刑事案件10餘起,抓獲涉案人員50餘名,一舉打掉了長期盤踞在九支和赤水一帶的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

晚上吃飯時,董治南的幾個得意門生剛好回來,大家邊吃邊談著案偵生涯中的苦樂年華,談起偵辦專案時每晚被董治南請去辦公室喝茶,還談起董治南的廚藝,徒弟們言語之間流露出對師傅深深的敬佩。那熱烈的情緒瞬間把我帶回自己的刑警生涯,許多未曾想起的瞬間在那一刻鮮活起來……



(本文首發在《人民公安報•劍蘭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