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可可西里,他一家牺牲了两人,美丽无人区里的一首赞歌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了很多人缓解生活压力,开拓视野的一种生活方式。过去有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反应了人们对首都北京的向往。而如今的交通日趋便利,青藏铁路的开通,让西藏成为了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为保护可可西里,他一家牺牲了两人,美丽无人区里的一首赞歌

走青藏线进入西藏,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都必经可可西里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深处无人区之中,看着四围环绕的巍峨雪山;道路两旁奔跑的藏羚羊;悠闲觅食的野驴、野牦牛;空中俯视众生的高原雄鹰,就如同深处仙境,让人迷醉。

但是可可西里无人区能被保护的如此完好,能让它那最原始的美景像刚出浴的少女一样展现在我们面前,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藏区环保卫士对它的保护,为此他们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索南达杰一家,他们一家一共四人前后奋战在保护可可西里的最前线,其中两人牺牲在了盗猎者的枪口下。

为保护可可西里,他一家牺牲了两人,美丽无人区里的一首赞歌

马兰山金矿在1984年被发现,随后大量的人纷纷涌入可可西里淘金,一时可可西里变得千疮百孔。没过多久,又有一种叫做“沙图什”的披肩流行于市场上,这种由藏羚羊绒制成的披肩一条可以卖到五千到三万美金,但每一条披肩制成需要猎杀三四只藏羚羊,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大量的盗猎者涌入了可可西里,导致可可西里的荒原上枪声不断。

1992年7月,时任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的索南达杰组织了中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治多县西部工委(别称野牦牛队),索南达杰任工委书记。他在任期内间,先后12次带领野牦牛对进入无人区,共计抓获八伙非法持枪盗猎集团,有效打击了盗猎者嚣张的气焰。

为保护可可西里,他一家牺牲了两人,美丽无人区里的一首赞歌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带着4名野牦牛队员抓获了20名盗猎者,缴获1800多张藏羚羊皮和7辆盗猎车,但在押解途中,却遭遇了歹徒袭击,他与18名持枪歹徒在无人区内对峙,最后他为保护无人区留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被无人区内零下40度的寒风冻成了一尊冰雕。牺牲的时候他还保持着右手持枪,左手拉枪栓,怒目圆睁地匍匐在地上的姿势。

索南达杰牺牲以后,保护藏羚羊的事业并没有就此终结,他的妹夫,时任玉树州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扎巴多杰在姐夫牺牲后毅然接替了索南达杰,成为了治多县西部工委的第二任书记。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环境异常恶劣,有时,一场大雪就会让整个无人区变成寸步难行的沼泽,野牦牛队除了要与盗猎团伙抗争,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1998年,为了给野牦牛队募集资金,扎巴多杰远赴北京做募捐演讲,演讲非常成功,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支持,然而不幸的是,年仅48岁的扎巴多杰回到玉树的第二天晚上,在家中被子弹近距离击穿头部身亡。

为保护可可西里,他一家牺牲了两人,美丽无人区里的一首赞歌

​截止1998年扎巴多杰去世,野牦牛队已经深入可可西里巡山上百次,破获盗猎案62起,抓获盗猎分子240名,缴获藏羚羊皮3180张。扎巴多杰去世后,他的儿子秋培扎西和哥哥两人完成父辈未完成的事业,又一头扎入了可可西里无人区。

后来,索南达杰​被国家追授“环保卫士”荣誉称号!扎巴多杰被人们喻为“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保护神”。1997年,长江源探险者杨欣带领11名志愿者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建了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他们的英雄事迹也被拍成了纪录片《平衡》、和电影《杰桑·索南达杰》、《可可西里》。

为保护可可西里,他一家牺牲了两人,美丽无人区里的一首赞歌

小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在去可可西里旅游的同时,能够了解它仙境般的美景的后面,隐藏着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在通过旅游舒缓心情的同时,也能被它背后的故事洗涤自己的心灵。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我们来之不易的自然环境。

注: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