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不需權:沒有品級的吏員,才是牢牢吸附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蟲

吏,指專制社會中的大小官員,原本是泛稱,但是人類天生就具有等級意識,大家都是官員,也要分出個優劣來,高級別的叫官,大官小官都是官,低級別甚至沒級別的就是吏。

吸血不需權:沒有品級的吏員,才是牢牢吸附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蟲

官和吏是專制政府的組成人員,都在皇帝手下做事,少數時候,皇帝是英明的,而官和吏中也是能者居多,也就是清官廉吏,但大多數時候,官和吏都是貪暴分子居多,官官相護、自上而下、層層盤剝百姓,以致民不聊生。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將官比作虎,將吏比作狼。虎和狼都是猛獸,都是會吃人的,老虎兇猛,戰力強,但數量少,狼的個體戰鬥力遠不如老虎,但數量極多,吃的人也更多。

反映到現實,官雖然貪得比吏多,但吏的危害卻更大,官的權力更大,他可以下手的對象眾多,選擇面遠遠超過吏,正如老虎可以捕食獐狍野鹿一樣,並不專吃人。而吏的權力小,選擇面窄,只能專門針對老百姓,壓榨反而更加直接、殘酷。

吸血不需權:沒有品級的吏員,才是牢牢吸附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蟲

官是手裡掌權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下派,下派給誰?自然就是吏,這也是官少吏多的一個原因,官只要負責發號施令,其他的日常行政事務,都由吏來承辦。

吏分文吏和武吏,文吏負責處理各種公文帳籍、督徵賦稅、承辦獄訟、管理倉場庫務收支等文書會計工作,至於催驅公事、傳遞文書、維持治安這種要動武的事,就交給身體強健的武吏來辦。

吏的權力於中央而言,自然是芝麻大點的時,但在吏之下的一畝三分地,他那點權力就是天,很多時候還能扯上官一起壓,因為官並不會細緻地去檢查吏的所有工作,那是沒事找事幹,官也沒這個性質。

吸血不需權:沒有品級的吏員,才是牢牢吸附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蟲

在明清小吏中,最常見的是三班六房的小吏,其中掌管魚鱗冊的書辦勢力最大,他是全縣大部分人家都要巴結的對象。因為這個沒品級的小吏承辦了全縣的賦稅徵收,是現在的縣財政局和地稅局局長,在縣長不過問的情況下,幾乎是任其操作。

吏長期解除底層民眾,要說剝削最狠的,自然是他們,雖然大頭都被上頭拿走,但吏自己也能得不少,可謂是緊緊吸附在民眾背上的吸血蟲。

吸來的血大多上供,他們就繼續從民眾那裡尋求彌補,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民眾暴起,捏死這些吸血蟲。當然,有的吏機靈,可能看到不對就拉人反了,如元朝末年的陳友諒,他就是小吏出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