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二十多年前,在環島路趕海的漁民還有不少,每逢海水退去之後,漁民們便挑著擔子,握著採花蛤的鏟子、齒耙在淺水區裡挖。二十多年後,漁民的聲影逐步淡去,舊日的海岸線早已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旅遊觀光名勝,漁民退到海岸上,漁船逐步迂腐,現在這裡早已被更細的沙子代替,全部如昨日,卻變化得太快。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前來挖花蛤的都是會議附近的村民,首要來自於前埔、何厝兩個社區,過去這裡是廈門最落後的村落,但隨著周邊商業開發,漁民逐步成為房東,在未拆遷之前,靠收房租便讓漁民非常富有。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儘管生活安穩,但對靠海的漁民來說,老一輩子的生活習性仍舊刻在骨子裡。每逢夏秋海水退潮之後,就有漁民相互通知,一起趕海。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趕海挖花蛤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活,連續不停地彎著腰在灘塗裡挖,對上了年紀的漁民來說是一種身體上的檢測。過去出趕海次數多,漁民早已習慣,但現在下海次數少了,不少人身體現已很難適應大海。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由於下海人少了,讓灘塗裡的花蛤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成長。根據一位漁民介紹,均勻一個小時就能挖到三四斤,並且個頭還不小。花蛤被視為餐桌上的“寶”,既能夠調味,又能夠蒸炒煮,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海產品。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挖出來的花蛤有什麼用呢?一名漁民稱,除了留下來吃之外,還能夠賣給附近賣海鮮的攤位。“下去三個小時,就能挖二十多斤。”一位大姐表明。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當場就有一名遊客表明願意出60元錢購買一袋,拋開袋子裡的空殼,一袋60元似乎也很合理,不過該漁民當場回絕。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現在趕海的人是不多了,一年比一年少。一方面老一代人年紀逐步變大,別的一方面環島路作為廈門標誌性景觀幹道,這片海域早已成為遊客首要休閒去處。

廈門島最後的趕海人:漁民大海中挖“寶”,遊客高價購買被拒

而對老一代漁民而言,或許趕海並不是為了那一百來塊錢,而是以這種方式思念過去的海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