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漲40%,不到一周被約談,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你在拼多多上買過東西嗎?最近這個號稱“3億人都在用的”APP深陷輿情風波,不斷被各種聲音質疑,並刷屏朋友圈。昨天,事情又有了進一步進展。

從上市股價暴漲40%,到身陷假貨漩渦市值最高蒸發逾100 億美元,不到一週,中國被視為「電商界明日之星」、「窮人界的天貓」,電商網站「拼多多」經歷了從天堂到地獄的巨大反差。

「拼多多」有點像是團購網站,強調拼的越多商品價格越低。不過拼多多的目標消費者是中國三四線的程式的消費者,購買力比較低的一群人。因此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農村市場爆紅。

但是,「拼多多」的商品同時也一直被人詬病,有人說「拼多多」就像是幾年前的淘寶,假貨、山寨貨問題為人詬病許久。雖然在過去,輿論對於拼多多產品的質疑、爭議也一直存在,而這一切在拼多多閃電上市,市值突然大漲 40%之後,對他們的質疑聲浪也達到頂峰。

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漲40%,不到一週被約談,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由於質疑聲浪太大,因此,7 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拼多多登陸納斯達克第五天,為了回應鋪天蓋地的質疑,拼多多臨時組織了一次媒體溝通會,在此之前,其創始人黃崢還發表了一封內部信稱「堅持本分,即使是惡意的攻擊,也要善意地解讀」。

黃崢在溝通會上的回答可以總結為下幾點:

  1. 平臺有山寨產品,但沒有網上傳的那麼誇張(康帥傅、雷碧、七匹狠等),打擦邊球的山寨品牌是想佔知名品牌的便宜,但跟假貨性質不同。山寨貨、假貨的問題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導。
  2. 山寨的問題拼多多當前肯定是做得不夠,但平臺上真正算得上假貨的產品肯定比外界想像的要少。
  3. 不會做天貓模式,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

三種觀點

對於拼多多的問題,目前輿論分為三派,主流的聲音是拼多多以消費升級之名,行售偽劣貨之實,是在作惡。

儘管黃崢強調平臺的假貨「沒有那麼多」,但不可否認,拼多多總是給人以低價低質的印象。恐怕還與拼多多自身的推薦演算法有關,比如拼多多首頁推薦的多是9.9 元(人民幣)的「月亮之上」洗衣液、8 塊錢(人民幣)的藍牙耳機;同樣是搜索手機,比起淘寶和京東,拼多多的搜索結果總是讓人心生疑慮。

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漲40%,不到一週被約談,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不可否認,拼多多上也有銷售正品的商家,但大量可疑的商品佔據搜索結果前幾屏,拼多多至少應該反思一下推薦機制有無問題。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說淘寶、京東也出現過假貨,但這些平臺的假貨起碼不會輕易就被推到用戶面前吧?

在一邊倒的負面中,也有另外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種認為拼多多確實如黃崢所說,「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讓偏遠地區的人民實現了消費升級。有人蒐集了拼多多上一眾消費者的「土味」曬單,嶄新的電視與簡陋的房屋顯得格格不入,卻也能讓人從中感受到質樸的鄉鎮人民的真情實感。

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漲40%,不到一週被約談,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這種觀點認為,掌握網路話語權的都是不屑用拼多多的精英群體,而真正使用拼多多並從中受益的三億人(拼多多給出的用戶數據)主要在廣大鄉鎮地區,他們很少對外發聲,因此拼多多在網上的評價才會呈一邊倒負面的局面。

精英們一味指責拼多多山寨、劣質。即使拼多多上的產品全部換成正品,以其用戶的收入水平也難以負擔。拼多多的用戶未必不知道自己買到的東西有問題,但他們就是願意買山寨貨,對山寨產品的需求不會因拼多多的消失而減少。

那麼你在拼多多上買過東西嗎?感受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