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涨40%,不到一周被约谈,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你在拼多多上买过东西吗?最近这个号称“3亿人都在用的”APP深陷舆情风波,不断被各种声音质疑,并刷屏朋友圈。昨天,事情又有了进一步进展。

从上市股价暴涨40%,到身陷假货漩涡市值最高蒸发逾100 亿美元,不到一周,中国被视为「电商界明日之星」、「穷人界的天猫」,电商网站「拼多多」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巨大反差。

「拼多多」有点像是团购网站,强调拼的越多商品价格越低。不过拼多多的目标消费者是中国三四线的程式的消费者,购买力比较低的一群人。因此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农村市场爆红。

但是,「拼多多」的商品同时也一直被人诟病,有人说「拼多多」就像是几年前的淘宝,假货、山寨货问题为人诟病许久。虽然在过去,舆论对于拼多多产品的质疑、争议也一直存在,而这一切在拼多多闪电上市,市值突然大涨 40%之后,对他们的质疑声浪也达到顶峰。

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涨40%,不到一周被约谈,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由于质疑声浪太大,因此,7 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拼多多登陆纳斯达克第五天,为了回应铺天盖地的质疑,拼多多临时组织了一次媒体沟通会,在此之前,其创始人黄峥还发表了一封内部信称「坚持本分,即使是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地解读」。

黄峥在沟通会上的回答可以总结为下几点:

  1. 平台有山寨产品,但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夸张(康帅傅、雷碧、七匹狠等),打擦边球的山寨品牌是想占知名品牌的便宜,但跟假货性质不同。山寨货、假货的问题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导。
  2. 山寨的问题拼多多当前肯定是做得不够,但平台上真正算得上假货的产品肯定比外界想像的要少。
  3. 不会做天猫模式,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

三种观点

对于拼多多的问题,目前舆论分为三派,主流的声音是拼多多以消费升级之名,行售伪劣货之实,是在作恶。

尽管黄峥强调平台的假货「没有那么多」,但不可否认,拼多多总是给人以低价低质的印象。恐怕还与拼多多自身的推荐演算法有关,比如拼多多首页推荐的多是9.9 元(人民币)的「月亮之上」洗衣液、8 块钱(人民币)的蓝牙耳机;同样是搜索手机,比起淘宝和京东,拼多多的搜索结果总是让人心生疑虑。

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涨40%,不到一周被约谈,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不可否认,拼多多上也有销售正品的商家,但大量可疑的商品占据搜索结果前几屏,拼多多至少应该反思一下推荐机制有无问题。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说淘宝、京东也出现过假货,但这些平台的假货起码不会轻易就被推到用户面前吧?

在一边倒的负面中,也有另外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认为拼多多确实如黄峥所说,「让安徽安庆的人有厨房纸用、有好水果吃」,让偏远地区的人民实现了消费升级。有人搜集了拼多多上一众消费者的「土味」晒单,崭新的电视与简陋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却也能让人从中感受到质朴的乡镇人民的真情实感。

拼多多上市市值暴涨40%,不到一周被约谈,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种观点认为,掌握网路话语权的都是不屑用拼多多的精英群体,而真正使用拼多多并从中受益的三亿人(拼多多给出的用户数据)主要在广大乡镇地区,他们很少对外发声,因此拼多多在网上的评价才会呈一边倒负面的局面。

精英们一味指责拼多多山寨、劣质。即使拼多多上的产品全部换成正品,以其用户的收入水平也难以负担。拼多多的用户未必不知道自己买到的东西有问题,但他们就是愿意买山寨货,对山寨产品的需求不会因拼多多的消失而减少。

那么你在拼多多上买过东西吗?感受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