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不如「以房養老」?試點四年遭冷遇仍全國推廣

以房養老顧名思義,是用通過自己所擁有的房產,換取一單養老保險,以目前中國人口結構和社會狀態來看,這樣新穎的養老方式,還是挺有推廣價值的,是一種解決養老的新方法,但在實際推廣中,卻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容易被人接受。

“養兒防老”不如“以房養老”?試點四年遭冷遇仍全國推廣

我們先來說一說以房養老的優點,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逾2.4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7.3%,從數據上看,中國已經開始步入老年社會,而獨生子女這一代也即將要面臨421的家庭模式(即夫妻雙方,雙方父母,一個孩子),養老難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房產問題,這一代獨生子女成家以後,一般都會擁有3套住房(即雙方父母各一套,夫妻雙方一套),但俗話講物以稀為貴,在未來的日子,一個家庭持有多套閒置房產,房產的保值也會成疑問。而以房養老創新的同時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老人可以用自己的房產,為自己養老,這樣的方法對於有住房,但沒有子女或者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的老人來說,以房養老很容易的解決的他們的養老問題,讓他們的老年生活得到保障,保護了弱勢群體,同時也解決了421家庭模式下子女的贍養壓力,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盤活了房產市場的利用價值,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養兒防老”不如“以房養老”?試點四年遭冷遇仍全國推廣

而自2014年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即以房養老)在個別城市試點以來,這種模式好像並沒有被社會普遍接受,僅百餘戶參與,而且試點四年來,新聞也偶爾爆出老人遭遇以房養老的騙局,失去了自己的房產。論以房養老的缺點,主要還是在於老人的房產,大部分情況都是傾盡一輩子的財產才購得一套房產,房子在中國家庭中還是佔有很大分量,要把房產未來的處分權交到別人手裡,從老百姓觀念上看還是沒有辦法輕易接受的,更多老人還是相信“養兒防老”這個觀念,而且老了還有退休金、養老金,所以以房養老這種養老方式的補充還不是大部分老人的首選,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進入選擇內。除了思想觀念上的問題,還有利益的問題,試想一下,如果以房養老這項養老保險業務對於購買者來說非常合適,那麼就不求賣不出去了,老百姓都會自己算一算賬,自己把幾百萬的房產交到別人手裡,在自己60歲以後,活到多少歲才能把房產的錢全部收回來,如果回報不如預期,那麼自然不會選擇這樣的養老方式。

“養兒防老”不如“以房養老”?試點四年遭冷遇仍全國推廣

我也問了自己的母親,給她介紹了以房養老的方法,詢問她是什麼看法,母親給我的答案是不會選擇這樣的養老方式,原因是她自己有退休金,生活不成問題,還不需要以房養老這樣的養老保險作為補充,而且母親很忌憚自己的房產交到別人手裡,畢竟是攢了一輩子的錢才買的房產,放在自己手裡才安心。最後我問道,如果是沒有兒女的老人呢,會不會選擇這樣的方式,母親的回答是,如果沒有兒女會把房子租出去,拿著錢去養老院,沒有必要選擇以房養老。這樣的對話雖然是沒有普遍性,但是也能從中衍射出大部分老人的看法。

“養兒防老”不如“以房養老”?試點四年遭冷遇仍全國推廣

對於我自己來說,未來老了,手中可能會有多套閒置房產,以房養老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換位思考,保險公司到時候可能也不會給出一個非常高的回報,因為個人手中閒置房產越多,房產可能就越便宜,保險公司獲得房產後的風險也就會提高,也就是說參與以房養老的保險人與保險公司雙方,是相互制約的,以達到一個比較平衡的回報與風險。

“養兒防老”不如“以房養老”?試點四年遭冷遇仍全國推廣

面對中國逐漸步入老年社會這個問題,推出並嘗試更多的養老政策是對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法律法規和政府政策的推動,更加完善養老服務、養老機制,讓百姓老有所依。——李先生有夢想

“養兒防老”不如“以房養老”?試點四年遭冷遇仍全國推廣

本文系頭條財經“理性投資,安心養老”活動參賽文章。

#理性投資,安心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