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人愈多即愈有

給予人愈多即愈有

自私心田若沒有無私清水澆灌,人會變得冷漠無情、麻木不仁。金錢社會崇尚自我,心門重鎖,心田龜裂,雜草叢生。如何應對?唯有播撒真愛種子,無私甘露滋潤,方能重現生命的翠綠。涓涓細流匯成智慧大海,點點翠綠繪出真情畫卷,多一點陽光清泉,也就少一分陰霾苦澀,讓我們認識痛苦煩惱的真相。

給予人愈多即愈有

一個人對這個世界和他人索取越少,他就會越幸福,就會越自由。如果一個人能夠對他人、對社會能夠在更多的方面給予,能儘可能送得出去,就越富有,越尊貴,那他就越受大家歡迎,因為他不會成為別人的累贅,他會利用自己的價值給別人更多的幫助。一收一放,期待收回來越少,損之又損,這個人就越自由,這個人是不可戰勝的,也是最快樂的。因為他內心擁有,而不需要別人再給予他。

給予人愈多即愈有

煩惱都是源於有所求,有所期待。當一個人已經跟天地融為一體,那他就是最富有的。只是人一味在打妄想,從小就開始不斷索取,越長大索取的東西越多,就會變得越煩惱。而且他會用各種理由證明要的東西是必不可少的,於是煩惱最終變成金剛地獄,牢不可破。天地是他的房子,日月星辰是他的燈,花草樹木百蟲鳥獸是他的朋友,它們叫聲編織出大自然最美好的,這麼美好的東西他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道家的人往往卻是去靈山找山洞住,達到真正返璞歸真。現在人有了一套房子還有一套,還想炒,炒了又怕炒輸,煩惱痛苦不斷地產生。而人間的房子終須是要倒的,人間的房子沒有經歷萬年而不倒的。還想把房產權留下給子孫後代,似乎都是在打妄想,這些只能給自己套上一具無形的枷鎖。只有盡人道才能慢慢打開這個枷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