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效應:畢業生的師傅

很認同電視劇《亮劍》裡面的一種說法:一支部隊的氣質是由該部隊的第一任領袖的氣質決定的。所以頗具狼性的李雲龍的手下就會有一群嗷嗷叫的群狼部隊,讓敵人膽寒。

亮劍效應:畢業生的師傅

不止是部隊,這樣的理論適應於任何團體和組織。在職場也體現的非常明顯。

大學畢業學的是化學專業,所有最後進入了一家專門做有機合成的公司,在實驗室工作。公司規模龐大,成集團化,在相應的領域應該能進入前三位。雖然有大學的基礎,但是剛進實驗室,還是個小白。所以公司對於每位畢業生都會配備一名老員工來帶,我們稱他們為“師傅”。

亮劍效應:畢業生的師傅

帶我的是一名工作四年左右的博士。第一次見面,看到他滿臉散亂的胡茬子,白色的實驗服到處都是汙垢,鞋子也有一片黑乎乎的東西。三十多歲,比我大十歲左右。剛進實驗室師傅介紹我以後,實驗室另外的師兄偷偷地笑說我遇上“好領導”了,當時不明白什麼意思。接下來的幾天,開始正式工作以後,在之後的三個月我都是一個感覺就是“被虐”。師傅經驗豐富,思維敏捷,我第一次做任何的事情的他都會抽空過來盯著,然後毫不客氣的打斷我的違規操作,錯誤想法。然後指導我該如何的正確去做。然後每天當我實驗沒有安排好導致下班沒有做完實驗,但是我又想回家,他總是堅持讓我加班,必須處理完,他自己也不走,一直等到我弄完了他也不走,才去辦公區寫自己的東西。還有,每次和他一起幹活的時候,他總是走的特別的快,把我拉的遠遠地,然後走一段了我就不得不小跑著趕上他。

亮劍效應:畢業生的師傅

可能是因為大學瘋慣了,現在突然遇到這樣的拘束特別的不舒服,快轉正的時候和他在實驗室吵了一架,之後,我們倆一天都沒有說話,後來我覺得是自己有點過分了,就在晚上主動給他道歉,然後和好如初。

轉正以後,我們倆在一個項目組。一起做項目,我的感覺是就一個字“催”,他是個急性子,我是個慢性子。然後,被他逼得沒有辦法,我為了早點拿到結果,然後就去硬著頭皮催其他職能部門,催合作部門,催物流,催數據,催結果。好像慢慢的也習慣了這種工作方式。自己也覺得沒有什麼。一起來的幾個同事一起聊天,他們都覺得我每天工作聽苦逼的,但是我自己倒沒有覺得有什麼,好像都習慣了。

然後,後面一起和師傅做項目,一個比較重要的項目,更加的沒日沒夜的和他一起幹起來了,沒有周末,每天干到自己想幹到的那個節點,不管時間。生產開來,連續一個月上夜班都不覺得累,總是覺得師傅工作起來特別的有激情,從來也不覺得累,於是我也不覺得累。也總是能把項目做得又快又好,並且比一起來的同事的能多拿好多獎金。

後來,我的師傅辭職了。交接那幾個禮拜,他好像變了一個人。走路也慢了許多,說話也不像以前那麼急促了,看起來整個人也不那麼亢奮了。我以前總以為他應該就一直是那種打了雞血的樣子,沒想到他也會慢慢安靜下來,後來當我離開時,我明白了離開自己深愛的工作環境會有多難受。

亮劍效應:畢業生的師傅

之後,我又換了一個領導,帶著我做項目。突然覺得自己變得好閒,領的原材料沒有到我要求去催時也被告知不用著急,每天實驗做完沒做完我想加班但是領導到點就下班,我自己也沒法和他對接,所以也就沒法加班。項目進展緩慢,自己覺得有勁沒處使,也總會被老闆罵。之前的榮耀不復存在。

去年有一年的時間,離職以後去了一家小公司,然後不久當上了主管,自己開始也帶著人做一些項目了。風風火火的幹起來了,也給一位剛畢業的同事做師傅。我仔細地思考該如何去帶他,也努力的回憶以前我的師傅是如何的帶我。

總結下來了有這這麼幾點:作為特殊行業,新人的一舉一動都必須嚴密的關注,這是安全感。對於當天的工作,如果影響第二天的進度和結果,必須加班處理完,這是工作責任感。另外還有帶給新員工一定要求激情,不能剛進職場就產生頹廢感。

亮劍效應:畢業生的師傅

我的師傅就是這樣帶我的,後來換了好多工作,我發現自己的也走路變得越來越快,性子變得越來越急,有時候“犯二”活幹不完不下班。工作效率也越來越高,職場上的口碑也不錯。而且從我手底下帶出來的畢業生好像也慢慢的有了我師傅的影子,這應該就是《亮劍》裡面所說的領袖氣質影響部隊氣質的意思吧,非常幸運,我碰到了一個優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