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受審:十年積累身家36億,被指攫取國企改制果實

剑南春董事长乔天明受审:十年积累身家36亿,被指攫取国企改制果实

9月12日上午,劍南春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喬天明涉嫌行賄、私分國有資產案在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此次喬天明被檢方起訴共涉及兩項罪名,一是涉嫌向某官員行賄數十萬元;二是在劍南春改制期間通過提前預支廣告費等方式使得劍南春集團的相關資產減少,共涉金額超2億元,涉嫌私分國有資產

但對於兩項罪名,喬天明在開庭不久的自我辯訴中均予以否認。而在此之前,喬天明涉嫌行賄的官員已落馬。

由於案件還在審理階段,更多細節目前尚未披露。不過,自2015年5月,時任劍南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的喬天明失聯後,敏銳的媒體開始對其進行地毯式調查起底。

而隨著喬天明的受審,更多內幕或將浮出水面。

9月13日,《經鑑》(微信ID:jingjian_news)打開劍南春官網,顯示其董事長依舊是喬天明,工商資料也顯示,喬天明依舊是劍南春集團的法定代表人。

01

有人說,沒有喬天明,肯定沒有劍南春的今天。作為劍南春的一把手,喬天明在劍南春三十四年,痕跡隨處可見。但短短的數十年,與千年歷史的劍南春相比,卻顯得微不足道。

資料顯示,產於四川綿竹的劍南春有著千年歷史。因為唐代人們以“春”命酒,綿竹又位於劍山之南,故名“劍南春”。早在唐武德年間,名聞遐邇的名酒——“劍南燒春”,為皇族貢品,有“劍南貢酒”之名。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劍南春與茅臺、五糧液並稱白酒界的“茅五劍”三劍客,在中國舉辦的幾屆名酒評選中都位列八大名酒之一。

也就是在此時,普通農家出身的喬天明進入劍南春,時間是1982年。

短短兩年,喬天明便升任為黨辦副主任。彼時,劍南春酒廠還是一家國企。1989年,應該是喬天明的人生轉折年,這年初,他挑起了副廠長的重任,開始主抓廠裡的銷售工作。

適逢酒企轉型,從計劃面向市場。轉型並不簡單,銷不出去的酒堆滿了倉庫。媒體報道稱,當年四月,喬天明派出大批銷售人員到全國各地推銷產品,不到半年,庫存全部賣光了。至今回憶起1989年的銷售大勝利,劍南春的老職工們都對喬天明讚不絕口,這次勝仗也為喬天明在劍南春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後,喬天明在劍南春酒廠的地位越來越高。1996年,喬天明開始擔任劍南春集團常務副董事長、總經理;2000年升任劍南春集團董事長。

在喬天明時代,劍南春成長為全國500家最佳經濟效益企業和四川省100家利稅大戶之一。數據顯示,2007年劍南春入庫國地兩稅9.7億元,佔據德陽市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2008年1至4月,上繳國地兩稅4.7億元。

資料顯示,2015年,劍南春對外宣佈2016年到2020年的銷售規模將達到100億元。此前,白酒行業“百億俱樂部”成員只有茅臺、五糧液、洋河,這是劍南春第一次提出進入百億元梯隊。

喬天明對自己帶領劍南春創造的“歷史”甚為滿意。

媒體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劍南春的今天與當初相比,八個字—翻天覆地,脫胎換骨”。

02

2016年初,一切風雲突變。當年3月,媒體突然曝出自2015年5月開始,喬天明已經開始了長期失聯。

據說,2015年12月,喬天明曾短暫返回綿竹,簽署完一些授權文件後,他就離開了工作崗位。

外界即刻警覺起來。媒體隨後又獲悉,喬天明在人社局的個人檔案與2004年劍南春整體改制有關的資料均被調走。報道稱,身為劍南春掌門人的喬天明同時是綿竹市委常委,屬於典型的“紅頂商人”。

一時,傳言四起。喬天明被調查的消息也在業內廣為流傳。

然而一年後,即2017年的1月9日,失聯一年多的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突然有了消息。媒體稱喬天明於近期回家療養。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劉員同日也在朋友圈發文稱,“欣悉喬天明回家療養,祝福喬老闆,祝福劍南春!”不過,劉員很快刪除了該條信息。

進入2018年,喬天明又突然復出了。

2個月前,即7月24日,華西都市報的一篇報道中,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沱牌捨得、水井坊“六多金花”一把手集體現身。喬天明則代表劍南春表態,“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清華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給予了劍南春更強的信心和更加明確的發展方向!劍南春將積極響應省委‘川酒振興’的號召,共同高質量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

這也是喬天明“復出”後首度對外,似乎也是最後一次。外界以為,喬天明已平安落地,然而2個月後,喬天明卻因行賄和私分國資兩項罪名而受審。

03

根據指控,喬天明被檢方起訴共涉及兩項罪名,一是涉嫌行賄數十萬元;二是在劍南春改制期間通過提前預支廣告費等方式使得劍南春集團的相關資產減少,共涉金額超2億元,涉嫌私分國有資產。

媒體猜測,喬天明的犯案被查,與15年前的劍南春國企改制有關。

2003年,喬天明執掌劍南春的第三個年頭。已經是中國白酒行業“三巨頭”之一的劍南春集團,通過MBO方式成功實現國有資本退出。彼時,媒體引述業內人士說法,如此大規模國有資本退出,為大型國企產權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

然後事後媒體調查發現,改制遺留諸多後遺症,引發職工和管理層激烈矛盾。

資料顯示,此次改制,劍南春制定了管理層作為經營團隊融資控股、職工持股並引入戰略投資夥伴的國有產權改革方案。除了商標等無形資產仍由政府持有外,其餘國有資本全部退出。該方案於2004年1月正式獲得四川省財政廳批覆,確定劍南春國有淨資產為92930萬元(不包含商標等無形資產)。

改制之後,喬天明等20名高管組建的同盛投資有限公司持股69.54%,戰略投資者四川藍劍公司持股8.61%,四川融信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38%,其餘的16.47%股權則由劍南春集團工會代全體員工持股。當時工商檔案顯示,喬天明持有同盛投資41%的股份,間接持有劍南春約26%的股份。

多年後的報道披露,從2004年四川省財政廳正式批覆劍南春改制方案到2014年的十年間,64歲的劍南春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喬天明已從“億萬負翁”變為身價超36億元的富豪,同時參與改制的管理團隊成員也獲利豐厚。

據媒體調查,喬天明通過四川同盛實際間接持有劍南春集團約26%股份。改制之初,四川國資系統一位人士曾評價說,劍南春集團公司的MBO(管理層收購)實施,達到了綿竹市確定的這次改革的目的。但一位在劍南春工作20年的職工認為,改制只是帶來管理層的暴富,並沒有帶來企業的質變。“引進的所謂戰略投資給劍南春帶來了什麼?拿走了什麼?”

更為重要的是,2003年劍南春私有化改制以來,在喬天明的領導下,企業並沒有體現機制靈活的優勢,劍南春在中國白酒行業的話語權和分量在不斷下滑。

2012年8月10日,喬天明做出了一個決定,而這個決定或最終決定了他今後的命運。當天,喬天明推出一份職工股權信託計劃。這份信託的計劃旨在將職工手中的《出資證明》換成《信託證明》,進一步弱化職工股權。喬天明此舉,在員工們看來,這實際上是否定了自己的公司股東身份,隨即引發了劍南春大規模停工事件。

此後各種舉報紛至沓來。2012年的國慶節,職工便開始去成都要求省政府介入此事。

事態的轉變出現在2012年12月2日,時任四川省委副書記的李春城被中紀委工作人員帶走調查,隨後喬天明也被帶去問話。一天後,他從紀委回來,態度就變得積極起來,開始處理與職工的股權紛爭。

直到2013年7月,劍南春集團按照14.96元(稅前)/1元出資額(1元/股)的對價,回購了職工手中的股權,約有90%的職工選擇賣出股份。

彼時媒體稱,這意味著持續近一年的職工維權事件清場休息。

但並沒有改變喬天明最終受審的軌跡。

剑南春董事长乔天明受审:十年积累身家36亿,被指攫取国企改制果实

本文來源:《經鑑》綜合自新西部雜誌、財新雜誌、經濟觀察報以及鳳凰網

《經鑑》&中國企業報榮譽出品

分享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合作聯繫電話:15801012358

監督電話:️ 010-68735712

投稿及線索提供: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