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作者畢言聖自拍照

作為山東省僑辦外派教師的我被派往印尼萊佛士國際基督學校,學校分三個校區,分別在雅加達南部、北部、西部。

我被分派到北校區,在方斌老師(山東濱州人)的幫助下買了一臺聯想筆記本,印尼盾7000000(摺合人民幣3500左右),手頭現金不夠,借了方斌老師3100000盾,第一次花這麼多錢我也是醉了。方斌老師,有山東人的魁梧和豪爽,熱心助人,是我到現在一直沒有任何芥蒂隨時聯繫的好兄弟。

買的時候安裝的是盜版英文系統,我想改成中文版,與銷售商多次溝通、共同努力搞了一週都沒有達到我預想的安裝效果,而當時我住的公寓沒有網絡,於是決定利用放假期間坐公交車到南校區公寓去研究安裝。

事先跟南校區的張緒憲老師(萊蕪市鳳城高中教師)微信聯繫好,發給我地址,谷歌導航顯示38.4公里,搭車費摺合人民幣130左右,索性我帶上400000盾。為了防止失聯,我先到公寓下的小商店充手機費,店裡的小夥子用他們的手機操作,一直沒有成功,甚至他把充話費的手機重啟了3次,我的手機重啟了2次,一直到了3點鐘,他的手機收到了操作成功的短信,我的手機也能夠撥打出去,才打給張老師說出發。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公交車裡提示禁止撩裙

到達公交站是3點57分。我指著手機導航上的B2公交車和要到達的站點問售票員,她也搞不清楚,等了一會兒,另一個工作人員從站內出來,她問了一下,我也把手機讓他看。得到確認後,我趕緊掏出錢來,她好像有點為難的樣子,但是還是接了過去,並找給我錢,卻沒有給我票,而是用她的卡刷了一下,我通過了進站口的閘口(類似於國內的地鐵進出站口)。

我進了站,恰好有兩輛公交車停靠在站臺。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圖公交車站的樣子,跑幹線的公交車有專門的公交車道。

我拿著手機指著B2分別問兩個公交司機,都說NO,並說Long,司機的意思是長的兩節的那種公交車。

(非高峰期兩節的公交車內的場景)

這時,一位胖乎乎的女孩主動招呼我排在她的後面,公交車來的時候她指給我說這輛車是,她卻沒有上車(這是我遇到的第二個好人)。不過每輛公交車上都有一個拿牌子的人,每到一個站點他(她)都舉著站點的名字,站在站臺招呼乘客從前門上車。

確認無誤後上車,我要去的站點是Indosiar,谷歌導航顯示20站,感覺站了好久好久,外面下起了雨,高樓和人群紛紛向後退去,似乎這才是大城市雅加達的樣子。

我指著手機問站在旁邊的華人女孩,她搖頭表示看不懂印尼語,她用英語問我,我一頭霧水。我們兩個對面坐著兩個女人,其中一位穿著黃色線衫,另一位扎著頭巾抱著孩子,華人女孩與這兩個女人交談了幾句,不一會她就下車了。

終於我的站點也到了,我聽到車上報站名,不禁身體一震,也看到滾動的顯示屏上打出了站名,同時穿黃線衫的女人說著站名提醒我,看來是那位華人女孩告訴她,讓她提醒我下車,在16℃的車中,心中不禁升起陣陣暖意。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公交車站人潮如湧

到站,下車,心頭稍微輕鬆了些。

如法炮製,我指著手機問售卡員,可是這次不靈了,售卡員就是不收錢,正在這時恰好一位60多歲的華人奶奶出站來,趴到銷售口來問事情。售卡員跟她說了什麼後,她主動過來用生硬的中文為我解釋:“你必須買一個卡才能進站”。“這個卡要多少錢?”我問。“40塊(40000盾),包括卡費、公交費,可以坐7、8次公交車,用完了可以續充,卡不用了可以收回”。(這位奶奶還告訴我,有很多中國人打著中醫治病的名義來騙了很多人,敗壞了華人的名聲,讓我見到後不要上當受騙)

這個乘車卡就是一張銀行卡,上面有磁條也有IC芯片,進出站時,把卡貼到讀卡器上閘口就放行。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進站後,我又問了一位與媽媽一起坐著等車的女孩,她也指給我相同的乘車站臺。女孩看到車來了,又起身向我示意是這輛車。隨著人群衝上車,一位留著鬍子帶著帽子的中年男人說著鳥語、揮著手,讓我往車廂後面走,我並沒有聽他的話,反而向車廂前半部分走過去,我在兩個坐著的扎頭巾的女士面前剛剛站定,感覺不對,車廂前半部分全部是女的,於是只好往後走,來到帽子大哥前面,帽子大哥煞有介事講起來,他右手指了指前面車廂,又用左手摸了摸自己的胸脯,意思是胸前有奶的才可以到前面去,可能說的是印尼語反正我一句也不懂,只是微笑點頭。

那時天已經黑了,車起步後他問我到Lama去幹什麼,我還是微笑點頭,他把兩手併攏貼到右側耳朵上做出睡覺的樣子,意思是我要在這個地方住下,我點頭“Yes Yes”。

在還有一站路的時候,舉牌的小夥子提醒我讓我往門口走一下,到站下車的時候也沒有來得及對他說聲謝謝。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女性專用車廂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下午6點,下著小雨,出站口對著有一個正在建設的立交橋,我在璨如繁星的摩托車燈中穿梭,攔截著Taxi。好不容易坐上一輛車,給司機我的手機,他戴上眼鏡來研究,不知是不是與飲食有關,出租車司機絕大多數都有老花鏡。他反覆對我說Phone Phone,並做出打手機的樣子,說了兩遍後我懂了。他讓我打電話給能說印尼語的人告訴他地址。我給相熟的人打電話,當時時間是6點20。

雨已經停了,天已經全黑,導航顯示只有10公里,可是車走了很久,計價表跳到了48000,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我記得上次從這裡離開的時候沒有這麼多的彎道和上下坡,於是又用手機定了一下位,位置跳到了印度洋裡面,我又給郭慶純老師打電話對司機講再次核實地址,司機也停下車到路邊去問,計價器跳到52500的時候,終於到達南校區的公寓,給了司機50000盾了事。

一個山東老師亞運城市雅加達的溫馨之旅

這是南校區公寓餐廳露臺的一次落日

至此38.4公里,耗時4小時,出租——公交——公交——出租,共花費30000+2500+2500+50000=85000盾,約43元人民幣,成功穿越雅加達。

還有一個插曲:當我從公交車車廂前半段退到後面時,有一位戴著眼鏡中等個頭的印度哥哥,是的,我感覺是他主動湊過來幫我,可能他英文比較好,也很是熱心,可惜我英文太差了,他說了幾句話,我接了一句半,其他一頭霧水,他的熱情被我冷酷的英文水平澆滅了,在全車人面前有點悻悻的。在這裡對他說一句:“感謝您,很對不起,竟然讓您遇到了熱心助人,而不能發揮出來的尷尬。”

令我感慨的是雅加達是一個溫情的城市,一路遇到好人。

感謝微信,感謝谷歌,感謝遇到的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