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引路,是行善的一种境界。

行善的出发点在于引路。

引路,是一种智慧。

是心地坦荡的爱。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如何通过一本书作为自己的引路人?

如何通过书里的思想内容改变自己和帮助,影响他人?

如果你自己获得改变,你就会有一种冲动去帮助,去影响他人,你也是在间接影响他的思想,情感,行为,你就是他的引路人。

书下载地址,关注微信公共号:luzhen365

输入:"意象"俩字,自动回复下载地址。

自我意象是从【思想层面】来改变自己和影响他人。

你的自我意象是你的如来五指山。

人的所有行为、感情、举止,甚至才能,永远与自我意象相一致。

简而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你就按那种人行事。而且,即使你做了一切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你有意志力,你也根本不能有别的行为。

把自己想象成"失败型的人",就会想尽办法失败,尽管有良好的愿望,有意志力,甚至机遇也完全对你有利。把自己想象为不公正的牺牲品,认为"注定要受苦"的人会不断地寻找各种环境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自我预言实现)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一个根据,或者一个基础,人的全部个性、行为,甚至环境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要把自己看成"不及格型"学生或者"算术上不开窍"的学生,就总会在自己的成绩单上找到证据。一个自以为没人喜欢的女孩子会发现自己在舞会总是没有人理睬。别人的排斥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她那种愁眉苦脸、低三下四的态度,急于取悦于人的焦虑,或者对周围人下意识的敌意,都会把她本来能迷住的人拒于千里之外。一个推销员或者商人抱有同样的态度,他也会发现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够"证明"他的自我意象是正确的。

由于有这种客观的"证据",很少有人会发现问题出在他的自我意象或者自我评价上。可是我们后面将会看到:一旦说服他们改变自我意象,学生的成绩和推销员的收入就会发生奇迹般的变化。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自我意象有两个关键的地基,所有的理论和技术都建立在这两个地基之上。

自我意象的第一个地基为如来佛的五指山,孙悟空无论怎么翻筋斗,都不会逃过如来佛的五指山。

同样,你的自我意象就是你自己的五指山,无论你怎么用意志的去努力,你所有的成就都和你的自我意象是一致的,都逃不过你的意象五指山。

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你无法超越的层面,无论你是否能意识到,都是存在的,无一例外。并且你的自我意象从不会出差错,你从不会怀疑它,是因为你的理性思维告诉你,这些都是有证据的,一系列的证据链会让你对此深信不疑。

当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时,我是确信无疑的,绝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我总是能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点:对于别人的欺辱总是选择忍受而不反抗,因为惧怕和别人讲话而宁可绕过一条街,因为怕别人不满意而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些证据,表现就像有一个个桌腿,让懦弱,胆小这个桌面变得牢固结实,让你更加确信不疑,如果没有外力因素的介入,这个懦弱,胆小的自我意象会跟随你一辈子,除非你能意识到它的根本所在,你才有可能在圆心和根本上动摇,撼动它。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雷奇是自我意象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在这个问题上做过最早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实验。

雷奇认为个性是"一套思想体系",思想与思想之间必须一致。

同这个体系不一致的思想受到排斥,"不被相信",也不能引导人的行为;与这个体系一致的思想则被采纳。这套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它的基石——就是个人的自我理想,即自我意象,或者他的自我观念。

雷奇是一个教师,他有机会利用几千个学生来验证他的理论。

雷奇的理论认为:如果某学生学习某科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变学生这种观点体现的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

这种理论得到了验证。一个学生在一百个单词中拼错了五十五个,而且很多课程都不及格,所以丧失了一年的学分;但第二年各科成绩平均九十一分,成为全校拼写最优秀的学生。

另一个男孩因为成绩太差被迫退学,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却成为全优生。一个姑娘拉丁文考试四次不及格,同学校的辅导员谈过三次话后,以八十四分的成绩通过了。一位男生被一个考核机构断定为"英语能力欠缺",却在第二年荣获学校文学奖的提名。

这些学生的问题不在于他们迟钝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于他们的自我想象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说"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不是说"我这门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

我自己的档案中也有不少有说服力的案例:有的人特别怕见生人,过去很少出房门,现在却以公开演讲为生;有一位推销员曾认为自己"不是搞推销的材料"而写了辞职信,六个月之后却成为一百位推销员中的佼佼者;一位牧师因为"神经紧张"承受不了每周一次布道的压力而考虑过退休,现在除了每周布道一次外,平均还有三次"外出约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作"紧张"。

本书作者有很多案例说明自我意象的技术产生的神奇效果,雷奇,作为一个教师,也有几千个学生作为案例来证实自我意象技术的效果。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今天先提我的一个案例,刚进入网络写头条,主要是电影的解读,曾经有人跟我提起过,为什么看每一个电影会写那么长的文章,实际上他想说的潜台词是,你的文章又长又乏味,这本是一个讽刺贬低的意思,但在我看来就如同夸奖一番。

注意,这里是重点,为什么别人的讽刺贬低在我看来是一种夸奖和荣耀?

自我意象的前后改变,来自于自我评语的说法:

1、别人认为我交流有障碍,作文能力差,我认为自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欠缺。

2、现在只是认为自己曾经写作文很差,而不是一个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3、"曾经写作文很差"是一个描述,是一个过去,而"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人"则是一个判定,一个标签,一个结论,一个自我意象。接受他,改变他。自我意象变为“我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4、通过自我意象转换,完成了逆转。事实证明,我可以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念,观点。

5、不断的在今日头条发文章,体验自己的自我意象。【行动层面】

面对自己的不足和现实,只要意识到自我意象的五指山,你就可以完成逆转,我就是这么做的,并且已经验证。

你也可以的。你已经读过这本书,你打算要用自我意象的技术来克服你的哪一个弱项呢?

这本书和你之前看过的某些书相比,有什么不同?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自我意象:真正的奥秘

我们上面讨论的所有矛盾都可以由自我意象的发现来解释。自我意象是公分母——是一切成功的或失败的决定性因素。

真正的奥秘是:要想真正的"生活",也就是使生活得到合理的满足,你必须有一个适当的现实的自我意象伴随着你。你必须能接受自己。你必须有健全的自尊心。你必须信任自己。你必须不以自我为耻。你必须随心所欲地、有创造性地表现自我,而不是把自我意象隐藏或遮掩起来。你必须有与现实相适应的自我,以便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你必须认识自己——包括你的长处和弱点,并且诚实地对待这些长处和弱点。你的自我意象必须合理地近似于"你"本人,不能多也不能少。

当这个自我意象完整而稳固的时候,你会有"良好"的感觉。如果它受到威胁,你会感到忧虑和担心。当它适应于你而且可以引为自豪时,你会感到自信。你会自由地作为"你自己"而存在,并且表现你自己,你会适当地发挥作用。如果它成为耻辱的对象,你就会把它隐藏起来、不让它有所表现,创造性的表现也就因此受到阻碍,你就会心怀敌意,无法与人相处。

如果脸上的伤痛能够加强自我意象(比如爱决斗的德国学生),自尊和自信也会随之增强。如果脸上的伤疤损害自我意象(比如那位推销员),自尊和自信也随之消失。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就能够清楚为什么很多人去上成功学课程效果不是很好,读了大量励志书依旧如故,尝试积极思维也没有作用。

原因就是回避和忽略自我意象不完美的一面,对自己缺点,弱点不诚实,不接受自己,不喜欢原本的自己,讨厌自己,这种状况下即使读再多的励志书,上再多的成功学课程,还是原地打转。

一个人不能以自我为耻,无论自己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无论自己曾经多么阴暗,懦弱,你都不能以此为耻。只有如此,才是你改变的第一步,否则都是徒劳。

当你接受自己,信任自己的时候,你才能体悟随心所欲的畅快,真正有创造性的表现。其中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就是做你自己,没有压力,身心轻松。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把消极,负面,不正常的状态颠倒回去,制订丰富人生的计划。

依我看,过去三十年来的心理学,对于人类的伟大和人类改变的可能性变得过于悲观了。因为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涉及的是所谓"不正常的"人,文学也就随之把注意力几乎全部都集中到人的种种反常倾向上。恐怕很多人读过不少这类作品,所以把憎恨、毁灭、罪恶、自责,以及一切消极的东西都看作"正常人的行为"。为了身心健康和幸福,要用人的弱小意志来对抗人类天性中的消极因素,有一半的人想到这种前景就会觉得自己无比的软弱无力。如果人性和人的条件确实如此,那么"自我改善"就必然是一场徒劳。

现在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但人类的身心健康却与日俱下,过去不常见的各种疾病卷土重来,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癌症在各个年龄层都能找到,这在过去是很罕见的。

同样,挫败,压力,焦虑,胃溃疡,失眠症,抑郁症,恐惧症,攀比,报复,不折手段,阴谋,腐败,犯罪,自杀,空虚,浮躁这些字眼每天生活中都能听到,看到,感觉到。

因为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新闻,网络信息,小说,电影,书籍都大量充斥着这些内容,已经是每天生活的常态,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缩影,我们都习以为常了。

实际上这就是颠倒的,不正常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天性就对一些新鲜,离奇,八卦的事情感兴趣,所以作家,导演,舆论,媒体也把目光专注在人性中某些负面消极的层面上,因为只有这样,小说才会热销,消息才会被点击,报纸才会好卖,收视率才会上升,电影才会火爆。我们从家庭,学校,直到进入社会,耳濡目染的很多都是人性中负面,消极的因素,久而久之就被我们认同而习以为常。

当我们总是体验到挫败,压力,阴谋,腐败,冷漠这些社会氛围的时候,总能感觉到压抑,愤怒,恐惧,憎恨,厌恶,自责的情绪时,就是在浪费我们的天赋本能,完全扼杀了我们可以利用的生命力。

我们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想要和自己人性中的弱点进行抗衡,但感觉自己力量渺小,甚至无能为力。

这本书在接下来的每个章节中都会具体谈到我们心智中已经存在的消极,负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一一认清和化解。

用人的弱小意志来对抗人类天性中的消极因素。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自导自演的幻想式丑陋和恐惧到处都有。

幻想式丑陋的症结

对于一个真正属于先天不足的残疾人,或者确实因为车祸而造成面部畸形的人来说,外科整形确实能创造奇迹。从这类案例中可以轻而易举得出结论:所有神经官能疾病、不幸、失败、恐惧、焦虑和缺乏自信等等,都可以靠外科整形填补身体的缺陷而得到根治。然而,根据这个理论,具有正常或者说得过去的面容的人完全应当避免心理上的缺陷。他们理应是快乐、幸福、自信和无忧无虑的人;但是我们知道得很清楚:其实并不尽然。

这种理论解释不了:为什么有些人到整形医生的诊室来要求"整容"以治疗纯粹幻想式的丑陋。有些三十五或四十五岁的妇女以为显得"太老",虽然她们外表完全正常甚至有些还具有非凡的魅力;还有些年轻姑娘,她们自以为丑陋仅仅是因为嘴、鼻子或胸围同当时走红的电影明星稍有几分差距;有些男子自以为耳朵太大或鼻子太长。对这些人,正经的整形外科医生不会给施行手术。但不幸的是,有些庸医或医学协会不予承认的所谓"美容师"却不具备这种医德。

这类"幻想式的丑陋"绝非少见。最近对男、女分校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的人对自己的外表有所不满。如果"正常"、"平均"两个词还有意义的话,那么我们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在容貌上显然不会是"不正常"或"与众不同"或"有缺陷"的。然而,类似的调查说明,我们人口总数中有将近同样比例的人出于某种原因而自惭形秽。

这些人的反应就仿佛是他们真的为身体的残疾而苦恼一样。他们同样地感到羞耻、恐惧和不安。他们的充分享受生活的能力,受到同样的心理障碍的拦阻和抑制。他们的"伤疤"虽然是心理的和感情的而不是肉体的,却也同样的脆弱。

同理,幻想式焦虑,幻想式自卑低下的感觉,幻想式悔恨心理等等,这些和书中所说的幻想式丑陋一样,都是头脑中的反应,在人群中的比例也是在90%左右,只多不少,剩下的那10%其中也有极端的,就是极度张狂和自负。

究根揭底,还是自我意象出了问题,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你是否被自导自演的消极负面的幻想控制过?你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走出来?

你周围是否有人因为种种原因被心理桎梏,你有什么办法让他或她走出来?

只要你掌握这本书的内容,你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自我意象技术的第二个地基:你可以改变自我意象,无论年龄大小。

在二十多岁刚接触自我意象技术时,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很多心理层面的顽疾连心理医生都束手无策,运用多种途径来进行治疗都有始无终,那时候怀疑,消极负面,否定,阴暗,抑郁,自卑,厌世等等思绪完全主导我的头脑,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就像一个拥有二十岁的身体,但精神上却是即将离世的老头。

不知道你是否听到人们评价某一个人时会用到这样的说法:"某某好像变了一个人","变化的让人吃惊,好像不认识一样","经历了某件事情以后,他整个人都变了"等等。

这就是一个人转变之大给别人的印象,实际上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的观念,性格,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都是长时间形成的,在生活过程中接受各种认知,暗示而逐渐形成独特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改变起来当然有很大难度。

另外一个改变难的原因是所有的尝试和努力都在圆周上进行。看青年文摘,读励志书籍,找心理医生,改变环境和周围接触的人,用中药调理等等,所有这些外围的努力都曾经在短时间内有效果,最终还是恢复老样子。

直到我接触到这本书,我找到了圆心,即自我认知和行为动机,这是真正的关键所在,我的智商,情商,家庭背景和条件,意志力,外表,年龄,体能,过去痛苦的经历和回忆,这些通通都不重要了,我开始改变,真正让我和从前判若两人。

当你自己改变,你会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帮助别人,别人一旦接受到这种讯号和能量,就会对你产生信任和感恩心态,无论是交友,恋爱,婚姻,营销,卖货等等。

这本书成为你的引路人,你成为别人的引路人。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不需要心理医生,不需要别人比比划划,自己靠一本书,就可以让自己找到方向和方法,这就是一本书的神奇力量,一本书就可以成为你的引路人。

关键是当引路人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想了什么?做了什么?体验了什么?

PS: 学不在多,于用之,精之,悟之,再举一反三之。

如有不同意见,请加微信:2051921563探讨。还可以索取【达成目标的逆推思维全集】等七份神秘资讯。回复我"礼物"俩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性艺术,意象的秘密(引路人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