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崆峒山,你知道多少?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佈、怪石嶙峋、蓊鬱蒼翠、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觀,被譽為隴東黃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於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來, 海內外旅遊者紛至沓來,使其知名度越來越高。

對崆峒山名的解釋大致有三個:一是古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 ;二是崆峒山為道教聖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靜自然之意 ;三是崆峒山洞穴多, 有空洞之意。三種說法,不無道理。

要說崆峒山名由來,先得說崆峒一詞來源,“崆峒”一詞,當你翻開字典查找時,一般註釋為 :“山名,在甘肅境內。”最早見於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一書載 :“北戴斗極為崆峒。”平涼崆峒山正位於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汲冢周書》記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戎翟、匈奴、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所以說崆峒是周時一個強大氏族部落的名稱。《史記·趙世家》《姓氏考》等記載 :有商代始祖契的後代分封於空桐(崆峒亦寫作空同、空桐,屬同名異寫),遂以國為姓。崆峒山為當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關於崆峒山,你知道多少?

關於崆峒山,你知道多少?

關於崆峒山,你知道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