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川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之一王母宮石窟

涇川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之一王母宮石窟

中心柱東壁佛造像

涇川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之一王母宮石窟

石窟外景

涇川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之一王母宮石窟

王母宮石窟南壁

涇川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之一王母宮石窟

王母宮石窟北壁

涇川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之一王母宮石窟

王母宮石窟西壁

涇川大雲寺王母宮大景區之一王母宮石窟

相傳公元前169年,西王母要去東南巡遊,臨行前令手下把風神和雷神兩位尊神叫到行宮,吩咐風神去睡覺不要颳風,吩咐雷神要三天兩頭打雷下雨。因為風神和雷神兩個都聾,一個也沒有聽準。風神是主管颳風的神,平日裡謹慎小心,生怕誤了西王母吩咐的事情,三天兩頭颳風,直颳得天昏地暗,土焦地幹;雷神是專管打雷降雨的神,他誤聽為西王母讓他去睡覺,加上平日裡懶惰,一睡就是三年,直到西王母駕雲歸來,回到行言,看到夜晚涇河燈光通明,人頭攢動。一問才知,雷神睡了三年覺,沒有降一點雨,風神颳了三年風,時而大風,時而小風,一天沒停,天下大旱,邊疆三年災荒,黎明百姓苦不堪言,夜間張燈正從涇河裡挑水抗旱。西王母一怒之下,撤了風神、雷神的職。並令新任風神、雷神一旦發現涇河燈光,便及時降雨,使民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自那以後,每逢天旱,黎民百姓家家戶戶製作河燈,夜晚成群結隊來到王母宮山腳下,在涇納河上漂放。西王母看到河燈,便知民間發生了旱情,令雷神及時降雨,解除民間疾苦。雖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美麗的故事卻寄託了涇河兩岸百姓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情感和對乾旱的深惡痛絕。

王母宮石窟也稱大佛洞(又名千佛洞),是北魏時期創建的一座中心塔柱式佛教石窟,位於涇川縣城西一華里的涇河、訥河交匯處的王母宮山腳下,習稱王母官石意。王母宮石窟依山開鑿,呈略長方形,形若“凹”, 高達12米。窟內造像分三層,中有方體塔柱,直連窟頂,中心柱及三面窟壁均有石雕佛像,有千佛、力士、菩薩以及馱寶塔的白象,多為北魏作品。頂部建造物脫落幾盡,現存造像百餘尊,主佛像居中,其他依次排列兩旁,形制與造像風格與大同雲岡的第6窟類似。約在北魏太和末或景明初,窟外為清代重修的依山樓閣。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的名窟之一。

其實,王母宮石窟跟王母宮沒有任何關係,只因當初開鑿時,回山已經有了王母宮並因此別稱“王母宮山”, 加之石窟並未留下直截了當的碑碣題銘與史料記載,後人無從知曉其原本稱謂,於是便依山命名。

回山又稱王母宮山,是西王母發祥地和祖廟所在。 始建於西漢元豐二年,宋初、 明嘉婧年間普兩次重修。1992年,當地政府與民間聯合重修,陸續建成西王母大殿、東王公大殿、紀殿等主體建築。回山之下建有“回屋”, 相傳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也是西王母和東王公相會之處。

古籍載,“回”者,西王母俗名,如是,回山者乃西王母之山。周穆王來回山拜謁西王母時,手植古槐一棵,名“降真樹”並題“西王母之山”。回山,猶如一-座美麗的金字塔,側看則顯西方白虎之相,神奇之中,彖徵著古西部先民對虎的圖騰崇拜。回山王母宮,與華夏民族崇拜龍的圖騰一樣,遙相對應。回山背依天池,面臨高峰、夸父峰,左帶涇水,右繞訥河,環抱瑤池,兩河交匯於其下,山環水繞,古蒼翠青,交相輝映,又如蒼龍飲水,地理文脈堪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