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梆子张洪展《铡赵王》珍贵录音资料,真好听

唱腔

莱芜梆子唱腔的显著特点:一是高亢雄壮、气氛热烈,特别是男腔用假声翻高、往里吸气演唱的“立嗓”,和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声演唱的小嗓,称为“讴腔”,清亮高昂,余音萦绕,不论是反映兴致勃勃的情绪,还是表现气愤难忍的心情,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旋律朴实,行腔流畅,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以及较长的花腔拖腔,演唱起来吐字清晰,节奏明快,如唱似说,质朴自然;三是长于体现正剧,特别是喜剧气氛。

表演

莱芜梆子表演的主要特点:一是粗犷豪放,长于夸张。花脸,特别是二花脸的“推圆场”,手掌撑开,前后推动,整个身体随之大幅度地前仰后合,靠旗前后摆动,推之见勇,动中见猛,舞台人物勇猛威武的形象栩栩如生,气派很大;二是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厚。特别是小旦的台步,稍大而节奏稍缓,整个身躯从头到脚十分协调地一起扭动,上下浑成一体,酷似旧时代的农村少女,使人感到亲切、生动,别具风味;三是边唱边舞,长于刻划人物,体现剧情,塑造舞台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三定桩》中陈大爷、陈大妈老两口边唱边舞的表演音乐朴实,节奏欢快,气氛热烈,妙趣横生。

场面

莱芜梆子的场面主要包括伴奏、板式和曲牌。

传统的伴奏乐器分为三大件:大胡琴,俗称大提琴,椿木为筒,呈圆形,前端盖以梧桐板,琴杆粗短,6 3(正工四)定弦,琴音高昂、清脆、纯正,皮弦为内弦,老弦为外弦,戴铁指用硬弓演奏,自《三定桩》开始,改为皮丝弦为钢丝弦,变铁指硬弓为皮指套软弓演奏;作棱月琴,琴面呈八角形,两面盖以梧桐板,琴颈短,无品,用牛角拨子戴铁指演奏,2 5(皮尺合)定弦;三弦,2 5 1(尺上合)定弦 。为了克服乐队音色高、嗓尖的弱点,后来去掉三弦,增加中音板胡,调式定弦同大胡琴,但比它低八度,组成了新的“三大件”。其它伴奏乐器有笛、笙、二胡等。1974年起,还将西洋乐器中的大贝司、大提琴、黑管、长笛等列入乐队编制,加强了低音区,增加了音域厚度,改善了音色质量。

莱芜梆子张洪展《铡赵王》珍贵录音资料,真好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