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好老师

陈琳: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好老师

陈琳: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好老师

陈琳: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好老师

陈琳热爱英语,也眷恋讲台,而将两者完美结合的职业,无疑是英语教师。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已在外语教育事业上奋斗了70多年。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陈琳就致力于英语教材的普及,为我国外语教材树标立本。1956年,陈琳受教育部委托,参与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全国大学英语专业通用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改变了此前只能借用由前苏联引进的英语教材的局面;之后,他主持供全国使用的英、俄、德、法、西、阿拉伯六语种的“一条龙”式教材编撰工作;1999年,陈琳主持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这是我国第一套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小初高“一条龙”英语教材。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开启大众化英语学习时代,央视推出《广播电视英语课程》。从1978年到1983年,五年间,陈琳一直担任节目主讲人,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老师”,在不少地方,都曾出现一家三口守在电视机前一起学英语的火热景象。《广播电视英语课程》教材的销售量,仅在北京地区就达1500万套,掀起了当时全民学英语的热潮。

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陈琳曾担任中国奥组委外语顾问,在北京筹办和成功举办奥运会的8年时间里,他成为北京市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之一。大到翻译申办奥运的文件,小到奥运的各种关键性口号和方针的议定,他都积极参与其中。他还担任“北京市民学外语工程专家顾问团”团长,8年间,顾问团完成了全市公共场所标识、首都党政机关和职务名称、中华菜谱等文件英译的纠错和规范工作,并正式编印出版三套规范性文件。

上世纪90年代,陈琳离休了,反而更加忙碌。他有一个特制的“月历”,密密麻麻的小字详细记录了每天的工作内容。他的日程不以天而以小时记:上午刚从外地回来,中午就要参加活动或会见;下午刚刚万里迢迢地从国外飞回,晚上就参加重要会议,有时候直到深夜才能回家,次日清晨就要起床洗漱,匆匆外出开会。近年来,他还连续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撰文,阐述其外语教育改革思想。

从教多年,无论上课,还是讲座,他始终坚持三个“UP”:第一,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多大年纪,上课或者讲座,始终站着,即“Stand Up”;第二,上课或讲座时,一定要有激情,声音要大,即“Speak Up”;第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讲课,到时间了一定要“Shut Up”。

2012年,陈琳腰疾复发,在医院做手术时,自觉“来日无多”,曾如此安排后事:停止呼吸后,立即将角膜等取下,交给北医三院备用;将遗体供北大医学院解剖实习之用;将心、肺、肝、肾等制成标本,供展示及教学之用。在“遗嘱”中,他写道:“我70年教学生涯,上课时和讲座中,从来都是站立着。我愿意我的遗骨永远站立着,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今年,陈琳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做个百岁教书匠,是陈琳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今年已经96岁了,做了一辈子老师,要是真有下一辈子的话,我还是愿意当一个英语老师。我们都应该做一个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好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