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我國迎來了第一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經黨中央、國務院批覆,從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天,億萬農民共慶豐年、分享喜悅,我們廣西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也早已經拉開了帷幕,一起到全區各地去看看。

9月20日,廣西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就已經在百色啟動。嗩吶吹起來、長號響起來、雄獅舞起來、各類民俗活動輪番上演,農民們載歌載舞,和“十大脫貧致富標兵”以及現場嘉賓一起向象徵豐收的糧倉添糧,祈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記者 趙蕊

一支團結舞不僅跳出了千姿百色的魅力,還跳出了農民朋友們慶賀豐收的喜悅,當然了,現場的美景還不只這些,就在我的左右手兩邊,擺滿了由廣西各市以及百色12個縣份所帶來的農特產品,瓜果飄香也吸引了各方來客。


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記者 李舒雲

我現在全國最大的茉莉花種植基地——廣西橫縣中華茉莉園,微風輕拂,空氣中瀰漫著陣陣清香。在我身後全都是茉莉花,我們也可以看到 花農們正頂著烈日採摘,但是我發現他們採摘的都是一些茉莉花苞,而不是盛開的茉莉花,到底是為什麼呢?因為我摘花苞是香,可以窨茶的,那些茉莉花開過了沒有香氣了。

每年的5月到10月,是茉莉花的採摘期,在這段時間裡,南寧橫縣茉莉鮮花的交易尤為繁忙,每天茉莉鮮花交易日均成交量達400噸。

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經銷戶 林素仙

你每天收多少花呢?每天我們這個攤位大概收五六千斤花,平均下來。(一年可以收到多少呢?)一年可以收到三四十萬斤。


記者 方怡

這裡是全州縣才灣鎮七星村,今天在這裡要舉行我們全州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現在我們感受到的,雙目所及到處都是魚兒肥,稻米香,我身邊這些川流不息的人群已經打破了這寧靜的村莊,他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唱起了熱情的歌曲,正可謂是“十里聽得果農笑,百里聞得果實香”。

全州是農業大縣,享有“魚米之鄉”“桂北糧倉”之美譽。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挑稻穀、抓鴨子、捉禾花魚三項田間趣味比賽,歡聲笑語中,洋溢著豐收的幸福喜悅。全州縣養殖大戶蔣翠連也來到現場,10年來,她將新理念、新技術帶到農村,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她說,這也是她給首屆農民豐收節的一份獻禮。


桂林全州縣海洋坪生態養殖場養殖戶 蔣翠連

覺得這個農業的效益很可觀,也可以帶動周邊的農民一起富起來,還可以把這個產品走出市場。


記者 黎翔

吹著山風,聞著茶香,我們現在是來到了三江布央仙人山茶園,像現在侗族姑娘們正在採收的叫秋茶,它可以從九月一直採收到十月,這也是茶園的最後一波茶。

秋茶的營養價值雖然不如春茶,但生長時間較長,光照充足,茶質相當不錯,是製作紅茶和龍井茶的上好原料。茶農謝利雪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她都是早出晚歸,平均一天可以採收八斤鮮茶,最多可以達到10斤,辛苦之餘,她也很享受這個豐收的過程。


三江侗族自治縣茶農 謝利雪

一畝大概有700斤,純收入是7000元,今年比去年多點,多1000元這樣 。

如今,在三江40萬侗鄉人民中就有25萬人種茶,近年來,隨著對“三江春”品牌的不斷打造,茶葉附加值也正在不斷提高。

三江的秋茶香飄四海,柳州市柳南區的田螺也到了肥美季節。


記者 陳雅琳

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在山灣村的螺螄養殖示範基地,進入九、十月份,這裡的螺螄進入第一次的豐收,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田間地頭 ,看看這裡螺螄的收成情況。


今年,山灣村的螺螄養殖規模達到了1000畝。在5月份的時候,大家投入了第一批田螺寶寶。如今,螺寶寶變成了大田螺,村民臉上盡是豐收的喜悅。


現場

隨便一抓一大捧,就是手不夠抓。


今年,柳州螺螄粉繼續書寫著它的傳奇,日產量已突破90萬袋,而肥美的田螺也不愁沒有銷路,頂著太陽在田裡撿螺螄,村民們臉上依舊笑容滿滿。

“秋天好味,稻田滋味”,秋天喚醒稻田,喚醒味蕾,在河池南丹,豐收節主會場活動設在芒場鎮的巴平梯田景區。巴平自古以來就是南丹糧倉、千年貢米之鄉,豐收時節千重稻浪、滿眼金黃的巴平梯田宛如金飯碗,向白褲瑤鄉親和八方來客傳遞歡慶祥和之樂。秋天的稻田穀子黃,魚兒肥,鴨子壯,八桂大地的歡樂景象處處皆是,體驗稻田農耕之樂也正當其時。在趣味捉鴨現場,選手元氣滿滿,比賽熱鬧歡騰。


廣西新聞頻道主持人 潘湛元

我們現在就是在南丹農民豐收節的這個巴平現場,馬上進行的就是捉鴨子比賽。大家看,他們準沒準備好,我不知道,但是鴨子已經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選手:好了!主持人 潘湛元。現在我宣佈,比賽開始!


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霎時之間,水塘人捉鴨叫,好不熱鬧。在規定的比賽時間裡面,哪位選手抓到的鴨子最多就是比賽的獲勝者。比賽結束,大家早已忘了勝負,人人捉到鴨,現場其樂融融。


秋分時節,共迎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捉鴨子的魚塘水波還在盪漾,這邊的農民兄弟已經齊聚豐收餐桌,嘗新米、烤禾花魚、烤香豬、烤瑤雞,大家一起享受秋天好味,品嚐稻田滋味。

美妙的歌聲唱起來,歡快的鼓聲敲起來,五色糯米飯吃起來,在南寧青秀區南陽鎮古嶽坡,當地村民與遊客共同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分享豐收的喜悅。

在古嶽坡啊哩哩歌臺,村民蔣進洪跟隊友們敲打起南陽大鼓。他說,今年家裡種的甘蔗、玉米收成都很好,獲得大豐收。敲南陽大鼓聲聲壯,看芭蕉香火龍步步高。中國農民豐收節,讓村民們感到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他們用當地獨特的民俗活動,迎接八方賓朋,表達心中對豐收的喜悅。

南寧市青秀區南陽鎮施厚村村民 施尚鴻

我們年紀都老了,還有這麼多快樂,跳舞、舞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