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常州的麵條,不接受任何批評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常州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99%的常州人都會關注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常州人吃得精細,是典型的江南飲食習慣,主食是米飯,一天不吃米渾身難受。

可就是這幫子依賴噴香大米和家常小炒的常州人,卻也異常熱衷於麵條。今天家裡沒燒飯,去門口吃個面,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有人說麵條嘛,還是北方的好吃,手擀麵油潑辣子面或者拉麵,那才夠勁道。或者像四川成都那邊的小面,熱熱辣辣的,才夠有滋有味。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就常州這種機器做出來的細面有什麼好吃的,一點韌性都沒有,湯底還有點甜,算什麼嘛。

但凡這樣說的人,你一定不懂常州的麵條。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外地人來常州旅遊,都知道要去銀絲麵館吃個銀絲面。但要說百姓日常所食,那卻都是開在家門口多年的小麵館子。

實時下午三點又餘,我們推開小毛麵館的門。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切嗲?”一聲軟軟的問詢聲飛過耳旁。

小毛在常州是很有名的一家麵館,從最初的門可羅雀,到給出租車司機提供夜宵口口相傳,逐漸發展成為如今24小時不管何時前去都挺熱鬧的地兒。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下午三點多,不屬於任何飯點,我們卻不是唯一的客人。

世界盃賽季,店裡的電視機也在放著足球比賽。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小毛是典型的當地人開的麵館。先取面,面分湯麵或者拌麵,湯麵的話又分紅湯或者白湯,麵條給的特別實在,胃小的女孩子壓根吃不完。

然後就是自選澆頭了,葷素皆有林林總總,從雞腿大排糖醋排骨到青椒肉絲韭黃炒蛋,日常的菜品都會有。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這樣一份韭黃炒蛋+一個大排+一個素雞,連面總共才17塊。

是的,常州人就是把主食和菜分得很清楚的人,麵條配菜,在許多人眼裡是很怪異的事情,在這裡卻才是正常。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自己取面,自己加蔥花,自己盛米湯,這種半自助方式才是打開任何一家常州老麵館的正確方式。

食客陸續走進麵館,有附近社區醫院的小護士,有剛簽下一筆合同喜形於色的保險業務員,有陪著女朋友來吃自己在一旁打遊戲的小夥子,也有一進門就開始吵架的夫妻倆。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你在看什麼?不好好吃麵,拿過來給我看看。”

“滾!十三點!我的手機憑什麼給你看?”

幾句你來我往之後,丈夫氣呼呼出門抽菸去了,冷靜了一支菸的功夫,回來繼續吃。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還能怎麼辦,都是兩份面同吃一盤菜的關係了,還能一拍兩散不成?和好唄。

或許這才是常州麵條的精髓吧,一人吃得自在,兩人還能吃出親密感。

店鋪的裝修不重要,熱絡的服務不重要,甚至連口感到底如何,也不是很重要了。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那種來過幾趟老闆就能記住你的口味,面多點還是少點,不忙時還能嘮嘮家常的溫暖感受,是任憑去到哪裡,吃過什麼山珍海味都比不過的熟悉感和習慣。

每一家本地老麵館,都死死圈著一大票忠實顧客,小毛只是其中一家。

它們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分佈在街頭巷尾,毫不起眼,卻最能暖胃暖心。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你不喜歡常州的麵條不要緊,但也請不要指責它。

因為於我們而言,這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

对不起,常州的面条,不接受任何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