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故宮不止一個,還有一個你知道在哪裡嗎?

大家都知道北京有一個故宮,其實在我國東北也有一個故宮。名瀋陽故宮。

我國故宮不止一個,還有一個你知道在哪裡嗎?

早在1625年,努爾哈赤出於戰略考慮,決定把瀋陽作為首都,並在瀋陽舊城的中心,修建了大政殿和十王亭,這就是營建瀋陽故宮之開端。1626年努爾哈赤辭世,皇太極繼承汗位,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這就是瀋陽故宮的由來。

我國故宮不止一個,還有一個你知道在哪裡嗎?

順治元年清遷都後,皇帝住進了北京紫禁城,昔日每天都有皇帝后妃、王公大臣出入的瀋陽故宮,便成了開國時期的“故宮”。在此之前,努爾哈赤建國初年曾先後在新賓、遼陽建立過宮殿,但都沒能夠保存下來。而瀋陽故宮不僅保存完好而且還得以擴建,主要的原因就是仍然具備供皇帝繼續使用的價值,即皇帝回盛京祭祀祖陵期間在此居住,平時又有大量與清代國家典制有重要關聯的宮廷文物在此收藏,其宮殿建築理所當然地要受到妥善的保護和維修。

由於瀋陽故宮是清朝人關前的宮殿,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只有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兩代皇帝在這裡居住過。其實,清朝的十二代皇帝中,只有清朝末年的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代皇帝沒有到過瀋陽故宮,其他八代皇帝都曾在這裡生活過。

我國故宮不止一個,還有一個你知道在哪裡嗎?

讓我們看一下具體的事實:

清太祖是瀋陽故宮的創建者,太宗朝以這裡為皇宮,順治皇帝出生和即位都在這裡,此前三代皇帝不必細說。

康熙皇帝於康熙十年(1671年)、二十一年(1682年)三十七年(1698年)三次東巡盛京,都人故宮駐蹕或舉行典禮活動。

雍正皇帝即位後雖然沒有舉行東巡盛京的典禮,但他在康熙六十年(1771年)做雍親王時,曾奉父命前往盛京代謁福陵。並作《瞻仰盛京宮殿念祖宗創業艱難恭賦二十韻》詩—首,顯然是仔細觀覽過瀋陽故宮的。

乾隆皇帝於乾隆八年(1743年)、十九年(1754年)、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八年(1783年)共四次東巡盛京,都在故宮內居住。

嘉慶皇帝在乾隆時就隨父東巡到過故宮,即位後又於嘉慶十年(1805年)、二十三年(1818年)兩次東巡盛京,都在故宮內居住。

道光皇帝在嘉慶時期曾隨父東巡至盛京,即位後又於道光九年(1829年)東巡盛京,在故宮內居住。

我國故宮不止一個,還有一個你知道在哪裡嗎?

自此可見,在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清朝歷代皇帝都曾到過瀋陽故宮,而且越是“盛世”次數越多,其中以乾隆時期最為鼎盛,不僅在這裡增建了諸多新建築,而且從北京運送大量宮廷文物充實庫藏,並建立了許多與瀋陽故宮有關的專項制度,為這座“國初舊宮”重新注入了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