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什么有关?

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什么有关?


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

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因为这关系到孩子能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能不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我的表姐刘娜,为了儿子的成绩,去年辞去了公司主管的职务,全职在家陪读。他觉得平时工作太忙,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所以才导致儿子的成绩在班里垫底,没有一点提升。

可没想到,自己放弃事业来陪儿子,效果却差强人意。

她亲自辅导,给儿子布置了重点的作业,但儿子却三心二用,没有一点效率。

她给儿子找了专业的私教,可儿子还是学不进去。

她采取了许多鼓励的措施,物质诱惑和精神奖励双管齐下,可是儿子仍然不吃这一套……

一提到这事,表姐就感到头疼。她说,“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在我认为都不切实际。我最在意的,还是儿子的学习成绩。”

虽然不想打击她,但我还是告诉她:其实你做的这些,都是无用功。

曾经有一个国外的研究,调查了几所学校上千名的学生,通过他们的表现来总结哪些因素对孩子的成绩影响最大。

最终的结果,几乎颠覆了大家以往的认知。

在他们列举的几十条因素中,大多数的因素都是无用的,只有3至4条因素与孩子的考试成绩有直接的关联。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哪些常见的因素与孩子的成绩无关。看看我们日常的教育方法中,有没有中招。

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什么有关?


一、与父母的辞职无关

这也正好验证了之前表姐的那个问题。

曾经在知乎上,有个成都的网友诉说了她的心酸史: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她就辞了职,全程陪护孩子的学习。

早晨天刚亮,她就送孩子去学校,来不及做饭,就在快餐店里匆忙吃点。

中午她要给孩子送饭,趁着午休的空隙,还要去培训学校练一个小时的钢琴。

等晚上放学,她再去接孩子上补习班。回到家以后,还有老师布置的大量功课等着孩子,做完这些一般就到了深夜,孩子已经疲惫不堪。

长此以往,孩子连轴转,头发都白了好几根,结果上课的时候精力很不集中,成绩不升反降。

因为孩子老在课堂上打瞌睡,老师找她谈了好几次话。

后来这个母亲自己也反省道,是她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她挖空心思做的这些事,到头来只能给孩子徒增压力,对孩子的成绩一点帮助也没有。

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什么有关?


二、与家庭的完整无关

不要以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学习不好,其实,家庭的完整对孩子的成绩影响甚小。

婚姻一旦涉及到孩子,自然就是另一种性质。因此,许多夫妻性格不合,经常大吵大闹,明明已经到了离婚不可的地步,但为了孩子,他们都选择了忍耐。

这样做本没错,不过对孩子,未必是好事。

表面看来,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他们仍然在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

但是孩子并不傻,吵架他看得见,他知道你们之间已经出现了隔阂,只是他并不想捅破,就看你们能演多久。不过这样一来,孩子的心理负担就会加重,整天担心着父母的感情不好,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哪还有心思学习。

反而有些已经离了婚的夫妻,虽然两个人不同住,但是带给孩子的爱却一分不少。

孩子也清楚,父母离婚是他们的自由,但是他们依然很和谐,依然很爱自己。这样没有心理负担,自然就学习好。不像某些家庭,夫妻吵完架还要在孩子面前装客气,不断的折磨孩子的心智。

所以说,孩子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而是需要一个有爱的家庭。

三、与居住环境无关

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赵薇花了1.2亿,在北京买了一套学区房。

我不见得这样做,就真的对孩子好。

换了一个好的小区,就能让孩子提高成绩?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其实说白了,这只是家长们自己在寻求心理安慰而已。外在的环境,很难对抗内在的因素。孩子的思想矫正不过来,住在皇宫也白搭。

贫民窟里照样能培养出亿万富翁。

三流的学校照样能教育出人中龙凤。

我见过许多家庭富裕的孩子,上学车接车送,用着价值过万的电脑,就连用的文具、背的书包也都价值好几千元。可即便这样,成绩依然不好。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住到好的学区房,离学校近,就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吗?答案显然是不是的。

我也曾见过一个住在郊区的高中生,每天上学坐公交车,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三个多小时,可这并没影响,他的班里的成绩名列前茅。

想跑快的孩子,就算没有跑道,他也要趟出一条路来。

跑不快的孩子,就算给他一双昂贵的跑鞋,也拿不到田径赛的冠军。

其实,像这种无关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再赘述。

最关键的是,下面我们要说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什么有关?


在这些有关的因素中,我们提炼出了四条呼声最高的:


一、 与父母的学历有关

不可否认,父母的学历越高,孩子优秀的可能性就越大。

首先,他们自己就十分注重学习。他们知道怎么学习,并且知道怎么取得好成绩。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会把这些经验和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孩子。

而学历不高的父母,说话做事,大多都比较粗犷,违法犯罪不会有,但抽烟喝酒打麻将却是常有的事儿,可能他们的这些经验,更适合孩子用来闯荡社会,但并不适合还在学习阶段中的孩子。

学历高的父母,自带一种学者气质。孩子与他们朝夕相处,自会耳濡目染。

缘于他们渊博的知识水平,甚至能随时纠正孩子的错题,一直辅导到初中也绝对没有问题。

一种父母,回到家就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

另一种父母,回到家就睡觉追剧打游戏。

这两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可想而知,他们的成绩能有多大的差距。

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什么有关?


二、与出生的时机有关

有一项研究指出,女子年龄在28岁以下是生孩子的最佳时间。

28岁之前生孩子,孩子不仅更健康,也更聪明,而且平均智商高达110左右。

这属于先天条件上的优越。

相信一个身体更强壮,头脑更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应该不会差到哪里。

三、与父母的经济地位有关

当今社会,拼爹很重要。

孩子学不学是一回事,但家里有没有条件,又是另一回事。

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再加上一个优质的教育资源,简直就像在高速上开跑车。

父母的经济地位越高,就能供孩子读一所好学校,因为那里有更棒的硬件设施,以及更好的师资力量。

父母的经济地位越高,就能让孩子吃得更营养,起码不至于搞得营养不良、面黄肌肉,拖着病怏怏的的身子去上课。

父母的经济地位越高,就能让孩子尽早接收新的知识,以应对未来的变化。

高考结束时,首都的一名文科状元曾说道:

“我的父母都有稳定的收入,我的家庭也算是中产阶层,这决定了,在首都这种一线城市,我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学习时获得许多便利的条件。现在许多学霸,不光是因为自己能力强,家里也很厉害。“

不得不说,父母的经济地位越高,便可以决定孩子的成绩,把一些家庭平庸的孩子甩在身后。

做父母的都应该知道,孩子的成绩跟什么有关?


四、与家中的书籍多有关

这个问题看似有点扯,仔细一想,却很有道理。

父母是个爱读书的人,家庭环境就有书香氛围。但如果父母天天都有应酬和牌局,或者吃完饭就开始沉迷于电视剧,就算你强逼着孩子每天读两个小时的书,孩子对读书的兴趣也不会大于棋牌和电视剧。

当一个家庭把读书学习融入日常的生活,孩子自然也会跟随你们的脚步。

尤其是12岁以下,年龄偏小的孩子,此时正好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最佳时机。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拓展孩子的思维。

可见,读书并不是为了把孩子训练成文学家,而是让孩子打好底子,迎来将来更大的挑战。

著名学者钱钟书教育孩子有一招独特的方法,他屡次对孩子说,课余时间要多读一些书,可是孩子听不进去,并没有主动去买这些书。后来,钱钟书买了几本名著,放在孩子学习的书房里,什么话也没说。结果没过多久,孩子竟把这些书全部读完了。

所以说,你给孩子一个很远的东西,远到他触摸不到,很难调动他的积极性。

但当你把一本书放在他的枕边,他闲来无事读完第一页,感觉很有意思,就会一气呵成的把这本书看完,可能因此以后而爱上读书也说不定。

通过这个问题,举一反三:

比尔盖茨为什么擅长开发软件?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电脑。

马云为什么英语说得溜,还做了一名英语老师?因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认识了外国人。

因此,做父母的,有时少说一些空话,来点实际的,才会对孩子的成绩更有帮助。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家中藏书量也好,社会地位也好,还是学历也好,本质上说的还是父母自己,那就是:父母是个什么调性的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

事实证明:

父母的调性是良好发展,孩子成绩就好;

父母的调性偏离正轨,孩子的成绩就差。

你自身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如果你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追求自我的成长,可能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所以,与其不断地追问“我该为孩子做什么?”不如扪心自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