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的下半場,怎樣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現在很多網約車的用戶有很多不滿,抱怨著:打車越來越難、越來越貴,還存在安全隱患。這些都切實反映了網約車行業的現狀,市場競爭不夠充分、創新乏力、缺乏有效監管機制。

實際上現在網約車市場存在的很大一個問題是,缺乏有效市場競爭,導致創新只能跟著政策走,這種一種不正常的倒逼機制,而非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

網約車的下半場,怎樣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當下的形勢比較複雜,網約車行業似乎正在進入一個間歇期:大家都希望行業越來越好,但創新的動力正在由外部競爭轉變為內部挖潛。在現有政策下,即使有新玩家的加入,也不見得就能立刻扭轉“打車難、打車貴”的現狀。既要滿足用戶需求,又要符合政策,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從一開始,這個行業從來就不缺少激情和資本,而是細水長流、穩紮穩打。可無論用戶、司機、行業,需要的也都是這一點。

任何一個行業有兩家以上的主要玩家,行業問題就不再是一家公司的問題,跟政府溝通、跟政策博弈,就有了幫手。一個行業的安危繫於一家公司身上,既不健康,也不會長久。現在中國網約車行業的生存重要性,要遠遠大於一家公司。這是所有從業者都要看清的。要做不一樣的選擇。一家獨大隻會導致政策聚焦於一家公司,而非整個行業。而一旦某一家公司壟斷過剩,就會導致缺乏創新動力,缺少勇氣改變。

網約車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網約車的上半場其實就是兩個字:燒錢。某種程度上,燒錢對於教育用戶、培育用戶需求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但它不可持續,即使領跑者,也很難建立自己的護城河。下半場需要的是精耕細作,慢工出細活。其實也是在為上半場還債。

經過上半場的培育客戶的階段,網約車行業市場環境、用戶成熟度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新政的約束,簡單粗暴地補貼已不能解決行業痛點,反而會引起政府主管部門的不快。

這個行業需要新玩家,更需要新變量。現在這個艱難的階段,更需要行業建設者的出現,而不是高舉高打。就是主打用戶安全的痛點,乘客滿意,政府當然也滿意。

“來回出行”是國內眾多網約車平臺中首家綜合智能出行平臺。首創“零抽成”模式,平臺不向司機收取抽成,不僅為車主提高了收入,還能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並且作為綜合出行平臺,“來回出行”接入的車輛和人員均會辦理合規性證件,完全按照政策進行合規性運營。同時,公司會針對司機進行全面的培訓和學習,組織優秀的司機在隊伍中進行經驗分享和交流學習,幫助新手司機學習經驗技巧,並根據實時情況做出應急反應,全面提升整個網約車團隊的跑車水平和效益。

網約車的下半場,怎樣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當以幹掉對手目的的時候,迅速開疆拓土、攻城略地就成了必殺技,但如果是以解放用戶、滿足用戶為目標,速度就不是第一位的。

網約車下半場,又到了考驗節奏感的時候了。擴張慢一點,也許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