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明月滿,人間天涯共此時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中秋,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天淨無片雲,地靜無纖塵,明月在前軒,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中秋夜,天高月圓,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此時此景,你心中所想的是什麼?

中秋是月節,以圓月為標誌,凝聚著中華兒女的心,熔鑄著中華兒女的魂。

月亮崇拜古已有之——遠古先民看見月出月落、月缺月圓,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著大地,心生敬畏。《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自周朝起,中國就有祭月儀式,且祭月的習俗綿延不絕,現在北京的月壇即為明清帝王祭月的場所。祭月擴至民間,亦有廣泛的拜月習俗。

古時祭月選擇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滿月,農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的一個滿月之日。此日秋高氣爽,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圓,於是中秋節就選擇在了八月十五。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加之這時正是秋收時節,五穀豐登、瓜果滿架,人們的心情最是喜悅。到唐代,中秋節正式形成,賞月逐漸成為全民族的習俗。

中秋是恬靜清雅的,傳說唐明皇遊月宮,見城樓門匾上寫著“廣寒清虛之府”,便稱月宮為“廣寒宮”。京劇《貴妃醉酒》裡,楊貴妃自比廣寒宮的嫦娥,稱月亮為“冰輪”“玉兔”。中秋呈現的多是“寒”“清”“冰”“玉”之意境。

寧靜而朦朧的月夜,讓人澄思靜慮。人們在敬畏拜月、融情賞月的同時萌發了天人之思。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寫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虧而盈,盈而復虧,卻永遠照耀在歷史的長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暫,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樣生生不息?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李白《把酒問月》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蘇東坡承屈原、李白之意,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亮不總是圓的,它陰晴圓缺,週而復始。這樣一來,人間之悲歡離合,又有什麼可嘆的呢?應淡然處之,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又是一年中秋時,

今年你準備怎麼過節?

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

中秋節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中秋·天涯共此時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賞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明清後,每逢中秋,人們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吃月餅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到了明代,月餅才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月餅象徵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我們對親情的寄託。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拜月

很多地方有祭月、拜月的風俗。廣東潮汕各地,每到中秋之夜,婦女們就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祭拜;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也會準備食物,燃香拜月,然後一家人圍桌賞月用餐;而廣西西部壯族則會在中秋前後設供桌“祭月請神”。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燃燈

湖廣一帶習慣用瓦片疊於塔上燃燈,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廣東、香港等地,製成不同形狀的燈豎起於高杆上,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玩兔兒爺

兔兒爺最早原本是人們祭月的對象,由泥製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們祭拜;從清代開始,逐漸變為兒童的中秋玩具。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在民間藝人手中,兔兒爺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舞火龍

舞火龍的民間習俗,代表地是香港。據說舞火龍後可以趨吉避凶、風調雨順。舊時用稻杆紮成龍頭、龍身的形狀,插上燃著的香,由小夥子赤膊上陣揮舞。

你是否記得那年中秋,

有圓月,有月餅,有爸媽,還有你。

後來你長大離開家,

在追夢的路上越跑越遠。

假期短、票難買、人多、路遠…

回家好像越來越難。

今天中秋,回家,

或至少打個電話。

祝福的語言有千萬種,

但好像都比不上,月圓,人團圓。

中秋快樂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