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開學了,nini在幼兒園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可就不喜歡在幼兒園上廁所。每天晚上媽媽接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她大便。媽媽擔心,nini是不是在幼兒園就想大便,但是一直憋到家,這樣時間長了對身體發育肯定不好。

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nini媽媽把自己的顧慮告訴了幼兒園老師,老師說:“有的寶寶就認自己的坐便盆,你把她的坐便拿到幼兒園來,我一天3次提醒她大便,看看有沒有變化。”nini的坐便盒被拿到幼兒園後,經過老師的提醒,第二天下午就大便了。

接下來老師又和nini的媽媽進一步溝通,共同想辦法讓nini不再依賴家裡的坐便盆,而能使用幼兒園的廁所。

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1.孩子不喜歡在園如廁的原因

害怕馬桶沖水的聲音

普通家庭的馬桶都是成人使用的大馬桶,幼兒園一般是專門供幼兒使用的低矮馬桶。於是在很多家庭裡,家長都為寶寶準備了一個坐盆,方便寶寶大小便。寶寶剛上幼兒園,對新坐便還不太適應,能夠坐穩馬桶就得訓練幾次,同時馬桶的沖水聲又比較響,還能看見水旋轉著流走了,已經有想象力的寶寶擔心自己會掉進馬桶,或者被水沖走了,所以遲遲不敢嘗試這個新事物。

這是寶寶好奇探究和自我保護的表現,家長要理解和接納寶寶的心理發展特點,然後想辦法積極引導。

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依賴性的如廁習慣由來已久

有的家長在培養寶寶獨立如廁方面放手比較晚。有的寶寶來幼兒園的時候還用尿不溼,有的則是剛剛取下尿不溼,這樣寶寶就沒有形成到固定地點如廁的意識,主動向老師說自己想如廁的意識更缺乏。有的寶寶則不敢一個人如廁,需要大人在旁邊陪著,如果他發現老師不像媽媽那樣從頭到尾陪著,他可能就不喜歡在幼兒園上廁所了。

有的寶寶在家裡如廁是家長抱著,自己不會蹲便或者坐便。這些寶寶在家裡的如廁方式產生了慣性,影響他在幼兒園裡的適應性。如果家長早一點兒鍛鍊孩子獨立如廁,寶寶的適應能力就將大大提高。

怕別人看見的害羞壓力

有的寶寶天生比較膽怯害羞,但有的寶寶害羞與家長的後天評價和養育方式有關。有的寶寶倒是願意自己如廁,而幼兒園常常是幾個小朋友一起上廁所,他卻不願意讓其他小朋友進去,害怕被別人看見,這實際上也是寶寶不能獨立如廁的表現。

有的家長為了安全起見,讓孩子與外界接觸得少,孩子的戒備心理太重,就會排斥與其他小朋友共處。有的家長當著寶寶的面說:“這孩子敏感、膽小、特別害羞。”這使孩子本來無意識的膽小行為強化為有意識的害羞心理。有的家長性子比較急,吃飯、睡覺、如廁的時候總愛催促寶寶,也會讓寶寶不自信,進而感到害羞。

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曾有過不良的如廁體驗

當寶寶想大便的時候沒能及時眼老師說,或者把大便排到便池以外了,個別幼兒園老師缺乏足夠的職業經驗,對孩子說話的態度比較嚴肅甚至生硬,也會給寶寶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這些不良的如廁體驗阻礙了寶寶在幼兒園輕鬆愉快排便的感受。

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2.如何緩解如廁壓力呢?

選擇最佳時期訓練孩子使用便器

過早或者過晚使用便器對寶寶都不合適。過早使用便器的寶寶因為腹部和腿部肌肉發育不完善,下蹲和起身的平衡能力較弱,有可能存在一世安全隱患,容易使寶寶對便器產生恐懼和厭惡,過晚使用便器則影響他的適應性和理能力的發展。接近2歲左右,寶寶的腹部肌肉比以前結實了,排洩意識也發展了,媽媽可以循序漸進地訓練寶寶坐便。

做相應的運動遊戲增強體質

與寶寶一起玩“走獨木橋”或者“金雞單腳獨立”的遊戲,訓練他的平衡能力;也可以一起玩“下蹲起身”的遊戲,看誰連續做的次數多;還可以起玩運動量較大的追逐嬉戲等跑跳遊戲,促進他腸胃蠕動的能量。

開學季丨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與老師溝通解決問題的辦法

nini媽媽遇到問題與老師溝通,使得寶寶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可有的媽媽呢?寶寶一出現問題就激動,與老師交流的時侯透露出情緒化的心理。例如,有的媽媽對老師說:“多關心我家寶寶,別讓他總是憋著。”家長說這種話會讓老師困惑:“難道我沒有關心你家寶寶嗎?難道我讓他總是憋著嗎?”這種無邊際的猜疑耽誤了有效溝通時間,也耽誤瞭解決寶寶問題的時間。

今日話題

你家寶寶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出現過這個問題嗎?是如何解決的呢?快來留言和我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