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是一年春運,各地遊子們再次面對一年一度的“磨難”:搶票、擠車、堵車、睡過道、防小偷、風雨雪……

其實,這一年一度的磨難,中國人已經至少忍受了2000多年,《漢書》有載:道路張弓拔刃,然後敢行!在2000多年的春運史上,從來不缺有趣的人和事。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春運數千年來就木有輕鬆過

古代人們出行,主要以步行、乘車、服牛乘馬為主,而“人轎自宋南渡始”,其後漸成風俗,“重車日行50裡,空車日行70裡”步行不過三四十里,所以古代一般30裡設一個驛站。但,貧病飢餓、盜賊劫匪、虎狼毒蟲,都讓古人難以過年回家。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詞人柳永為此嘆道:“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搶票、歸家、團圓之路,從來都是這麼難, 幾千年從沒輕鬆過。

從唐朝開始春節成法定假日

從漢魏開始,自然神性的節日,漸漸轉身為民眾世俗節日。

魏晉年代,人們在臘日團圓,經商的、遊學的,都要趕回家和父母兄弟團圓。“春運”也就誕生了。《樂府詩集》裡有一首《孤兒行》: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日來歸,不敢自言苦。

唐太宗《守歲》詩則雲:

共歡新故歲,

迎送一宵中。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從唐代始,冬至、春節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給假七日,春節年前三天年後三天,朝廷照例舉行早朝大典,民間則闔家團聚,設宴歡慶。

白居易和蘇東坡沒搶到票發牢騷

我們現在都愛在朋友圈曬搶票和自駕回家的艱辛,如果古人也有微信,他們同樣會大發類似“搶不到票啊”“回不去啊”的牢騷,比如唐朝白居易就因為過年回不去,在《客中守歲》詩中寫道:

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

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北宋時,四川人蘇東坡遠在陝西為官,除夕之夜遙想家鄉,有感於“老家人吃火鍋自己卻連火鍋底料也沒得吃”而發牢騷: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節過。

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古人春運出發前要聚餐算一卦先

如果古人的微信都與諸位一般訂閱了“鐵蛋說車”,那麼他們在這一期推文裡看到的核心內容,就必定是如何占卜吉凶。

是的,當時的人們出發前,是要算卦的!有專家統計發現,按古時的黃曆,一年中不適合出行的日子居然高達165天。這個數字,跟當今一些城市出門需要戴口罩的天數,已經很接近了。

所以,古人春運出發前後都要大吃一頓,臨行時,一起在異鄉打工的同事們會為成功搶到票的小夥伴設宴餞行,邊吃邊算卦,求路神保佑他一路平安。

春節出門旅遊啥的都是徐霞客玩剩的

明代有位著名驢友叫徐霞客,這位知名驢友一生中最後的那一次出遊共歷時四年(1636年~1640年),南至雲南大理、騰衝,他的這段旅程中總共

經歷了三個春節,開創了中國人春節出門旅遊的先河。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1639年,徐霞客來到雲南雞足山,正是臘月二十九那天,他意識到第二天就是除夕,故“為悽然者久之”。除夕夜裡,應山中新結交的朋友邀請,“煨芋煮蔬,甚樂也。”這一晚他感嘆:

度除夕於萬峰深處,

此一宵勝人間千百宵。

民國春運也加開臨客火車票一律無座

古代的道路,都是沙石或泥土路,直至19世紀末期,中國才出現了鐵路和公路。清末至民初,火車、汽車、電車、輪船、自行車、摩托車出現在部分地區,交通便利有了質的飛躍。

1936年過年期間,京滬鐵路局同樣在春節前後加開臨客。鐵路部門還到上海各個工廠,將加車時刻表送到工人手中。

民國時期每年的春運時間很短。京滬、津浦等鐵路春運時間不過7天,而且都安排在除夕前,過完年後一般就不再加開臨客。所以,鐵蛋君疑惑了:那麼大家過完年返城怎麼辦捏?

原來,民國的大部分時間裡,“春節”並非法定假期,各大學校、機關春節不放假。春運的乘客主要是各種小生產者、小商人等,且以短途客流為主。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所以當時的春運客流量是有限的,但由於運力更有限,所以依然是

每一節三等車中都擠得滿滿的了。

從來沒見過這樣擠法,針都插不進一支了。

以上是民國作家李同愈的小說《平浦列車》所描述的民國春運情景

那時的車廂分三等:頭等車有軟座,鋪地毯,乘客一般是達官貴人、外國人,一般帶有臥鋪車;二等車的乘客主要是小職員、小商人等,座位也是軟座,設備較頭等車略差;三等車的乘客更加廣泛,全部木質硬座。

車廂分三等,但車票全都“無座”:票面上只有票價、車廂等級等信息,沒有座號。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頭等車、二等車的車票很貴,且有身份限制,所以車廂比較空,不愁沒座。悲催的是三等車乘客,售票窗口前總是人山人海,周圍還活躍著黃牛黨。

在三等車廂裡找座,絕對是個技術活。當時有人描述了上車搶座的情形:

當你三次(買票、檢票、上車)從爭先恐後的人群中殺出一條血路之後,一面喘著氣,一面像老鷹捉小雞一樣目光炯炯地找尋車上的座位,看見哪邊有空,便趕快一屁股坐下。

冰心魯迅加入搶票大戰

1929年12月14日,農曆才十一月十四,冰心就已經開始準備回上海,一來探望病重的母親,二來一併把年給過了。她為啥要這麼早計劃呢?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原來啊,冰心回上海其實是過的陽曆元旦新年,而非農曆新年。因為當時正值廢除舊曆推行國曆,國民黨政府在公曆元旦放假過新年,農曆春節是不過的。

冰心就在北京給中國旅行社打電話,要求代訂一張去上海的船票。為什麼要船票呢?因為蔣介石和馮玉祥正在打仗,北京去上海必經的津浦鐵路被軍隊佔用,冰心只能走水路:

先乘京津列車到天津,

再從天津出海到浦東,

然後再搭乘輪渡過黃浦江,

然後乘坐無軌電車去上海市區,

最後僱人力車回家。

但陽曆新年將至,一票難求。冰心只買到了12月19號的船票。此次回家過年之旅,雖然碰上了打仗,冰心在路上總共花了4天,但總的來說,比1919年的魯迅先生還是要幸運些。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1919年,魯迅還在教育部上班。他回浙江紹興過了一次年,經歷的艱苦春運之路是這樣的:

凌晨啟程,僱人力車去北平前門車站,擠上了去天津的火車——當天中午抵達天津後,換乘津浦列車——坐了一天一夜車後抵達南京浦口——在浦口僱人力車來到碼頭,坐輪渡過長江——又僱人力車去到南京火車站——搶到當晚的車票抵達上海——住一夜,第二天凌晨僱人力車去車站,在雨中擠上去杭州的火車——中午抵達杭州。在杭州,排了一天一夜的隊搶購船票,終於把船票搞到手。一天後,輪船開行的時間到了,魯迅僱人力車去錢塘江碼頭,坐上去紹興的輪船——晚上抵達紹興,下船——僱個轎子回到老家。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這一路4天的時間,魯迅可謂不斷地坐車、坐船,再坐車、再坐船,搶票、搶票、搶票,排隊、排隊、排隊……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規模春運開始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1年的辛卯年春節,“春節還鄉旅客服務委員會”設立,這是新中國最早關注春節返鄉的記載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春運,一開始叫做“春節客運”,後來叫做“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第一次出現“春節客運”字樣,是在1953年2月8日,農曆臘月二十五。

1954年,國家首次明確春運時間為春節前後一個月。鐵道部成立春節旅客輸送辦公室,晝夜值班。所以,真正意義上的春運歷史,其實是從這一年春天開始,

時至今日已64年。64年來,從來都是一票難求啊!不信?請往下看。

1957年,當時的鐵道部副部長呂正操求助《人民日報》,希望就客運緊張情況寫個評論,為鐵道部做些解釋工作。編輯範榮康1月7日發表社論,是這麼勸導要踏上春運旅途的人們的:

第一,春節期間能不回家的,最好不要回家;

第二,各單位要把春節期間旅客的啟程日期儘量錯開;

第三,買到車票、船票的,要體諒春節期間運輸部門的困難,忍受旅途中的若干不便。

這一年,國務院第一次專就做好春運工作發出指示:

企業、學校動員職工、學生,能早走的早走,能晚走的晚走,能不走的不走;

軍人在春節期間不外出旅行,不和群眾爭購車票。

這是最早關於解決中國春運難題的記載。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1958年,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西部地區的重工業從東部招收了大量的臨時工。每到春節,大批工人爭相踏上東去列車,擁擠程度不亞於現在,可主要客流方向與現在春運基本相反。

1959年1月11日,農曆臘月初三,《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對春節回家旅客的幾點希望》。其中第一點提到:

凡是路程比較短、步行一天可以到達的,最好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有自行車的儘可能騎自行車,不要去坐火車、汽車和輪船。

改革開放後,人口流動加劇,春運人數激增 一票難求更是凸顯。

1979年春節,春運發送旅客達到了1億多人次,增加了200多對臨時客車,還是“一票難求”。

1980年1月11日,現代意義上的“春運”字眼第一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消息介紹了鐵道部增開臨時客車的情況。

1981年“春運”登上《人民日報》標題,從此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關鍵詞。

1986年春運,鐵路部門

開始打擊票販子和黃牛黨,但至今不絕。

1987年春運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民工潮春運,鐵路旅客已近1.3億人次,民工潮從廣州火車站爆發,並於1988年席捲全國,最終發展為春運的另一個代名詞。

1988年《人民日報》刊發的“全國每天有70萬人站著乘火車”報道稱,大部分列車都超員80%以上,個別列車高達100%。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上個世紀90年代末,隨著高考擴招政策的實行,“黃金週”的出現,民工流、學生流、探親流、旅遊流高度彙集,四流疊加形成世上最大規模的集體遷徙。

2002年開始,鐵道部春運火車票價格實行上浮制度,此後爭議不斷。

原來魯迅冰心才是春運搶票大神

2008年春運驚心動魄,大雪和冰凍阻斷鐵路,最嚴重的廣州火車站有上百萬人不能上車。當時,50年前的《人民日報》社論彷彿重現:能不回家的不回家,回家的要錯開,調集機關、企業、部隊汽車參與春運……

2018年春運已經開始

親愛的“鐵蛋說車”車友

當你看到這篇推文時

你在哪?要去哪?

在用哪種交通方式參與春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