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不同于利率的对经济的影响

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因放贷货币而从借款者手 中获得的报酬,也就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超过本 金的那一部分金额。在古希腊语中,利息就是"子 孙"的意思,因此利息也被称为"子金""利金",相应 地,本金也被称为"母金"。

利息为什么会存在,人们众说纷纭。先来看看 从古至今最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

(1)古典经济学家中的配第最早提出了利息 是一种报酬的说法;

(2)洛克认为,利息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包含 某种风险收入;

(3)坎第隆最早提出了利息是货币价格的观 点;

(4)斯密最早提出了利息表示剩余价值的观 点;

(5)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认为,利息是借款 人(资本人)"节欲"的报酬;

(6)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认为,利息是 资金的"时差";

(7)美国经济学家费雪认为,利息是人心不 满足发生借贷行为产生的,如果没有借贷行为也就 无所谓利息了;

(8)当代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利息是放弃 流动偏好得到的报酬。

马克思认为,利息的本质只能是利润的一部 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贷款人之所以能 收到利息,是因为它拥有这部分资金的所有权,如 果没有所有权,他就无法取得利息收入。相反,借 款人之所以要付出利息,是因为他把这部分资金运 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后获得了价值増值(如果事实上 没有实现价值増值,理论上也应当如此,否则他就 没有必要借用这笔资金)。

利息是货币资金在向实体经济部门注入并回流时所带来的増值额,也是资金所有者由于借出资 金而取得的报酬,它来自生产者使用该笔资金发挥 营运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可见,关于利息 的来源和本质,最正确的说法应当是马克思的观 点。

货币本身并不能创造货币,不会自行增值,只 有当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才能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剩余价 值。而资本家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占有新创造出 来的剩余价值。

货币在执行资本的职能时,获得一种追加的使 用价值,即生产平均利润的能力。所有资本家受剩 余价值的利益驱使,追求利润。因此,利息在本质 上与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我国学者则认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 义社会中,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财富的増值 部分。

利息往往通过影响企业的行为、影响居民消费、影响政府行为来达到对经济的影响。

1.影响企业的行为

对企业来说,利息作为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已 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企业为降低成 本、増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减少资金占用量,同 时在筹资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筹集方式进行成本比 较。全社会的企业若将节约利息支出作为一种普遍 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成长的效率也肯定会提局。

2.影响居民消费

利息收入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从 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高储蓄率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 大特征,这为经济高速増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 础,而居民在利息收入诱因下做出的种种资产选择 行为又为实现各项宏观调控做出贡献。

3.影响政府行为

由于利息收入与全社会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 门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也能将其作为 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如:中央银 行若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货币就会更多地流向资 本市场,当提高利率时,货币就会从资本市场流 出。政府如果采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就可以用高 于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来发行国债,将民间的货币 资金吸收到手中,以用于各项财政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