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嵌珍珠寶石項鍊精美真的非常有收藏價值!

明 九宮長隨牙牌

唐代嵌珍珠寶石項鍊精美真的非常有收藏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

寬5.2釐米、高14釐米

這件牙牌是明朝的內官“長隨”出入宮禁的通行證。

牌上一面刻“九宮長隨懸帶此牌,不許借失、偽造。

升遷者改寫兌換,事故者繳監。無牌不許擅入宮禁,違者治罪”,另一面刻“嚴肅”二字。

此牌用象牙刻制,牙牌的上方穿有一孔,可穿線懸掛,使用時繫於腰間,以備查驗。

明代皇城宮城門禁森嚴,有嚴格的檢查制度。

明代宮禁出入牌有的用牙制,有的用銅製,牌上刻有使用說明,有的還鑄有佩帶者姓名。

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內宮設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尚衣監和都知監等“十二監”,

每監各設太監一員,正四品;

左、右少監各一員,從四品;

左、右監丞各一員,正五品;

典簿一員,正六品;

長隨、奉御無定員,從六品。

“十二監”和“四司”(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合稱“二十四監”或“二十四衙門”。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二十四監”的編制和級別略有變化,其中長隨升為正六品。

明朝在內宮十一監設長隨奉御,官階正六品,牙牌是官員出入宮禁的通行牌。

由於明代是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在皇帝比較勤政時,太監只是在宮廷內幹一些打雜的事,權力並不大(朱元璋當政的時候就是如此)。

但如果皇帝不理朝政、偏信身邊的太監,則太監的權力就可能急劇膨脹,

甚至代替皇帝行使權力,直接影響朝政乃至國家的興衰。

有明一代,太監之禍登峰造極,出現了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等為害一時的閹黨豎宦,加劇了明代的政治腐敗。

明正德 阿拉伯文帶座銅爐.

唐代嵌珍珠寶石項鍊精美真的非常有收藏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周 鎏金銀胡瓶

唐代嵌珍珠寶石項鍊精美真的非常有收藏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通高22.3釐米、口徑24.1釐米

這是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鑄造的銅爐。

爐腹部飾阿拉伯文兩組,一組意為“安拉,唯一真主”,另組意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爐的底座呈荷葉形,爐外底有楷書“大明正德年制”款識。

由於明王朝對伊斯蘭教採取保護政策,

許多伊斯蘭信徒參與政治活動,政府對伊斯蘭教贈予不少,這座銅爐就是明政府贈給清真寺的用品。

唐 嵌珍珠寶石項鍊.

唐代嵌珍珠寶石項鍊精美真的非常有收藏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 藏

隋 大業四年(公元608年)

飾品

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李靜訓墓出土

長43釐米,重91.25克

李靜訓墓出土物中,最為令人矚目的,莫過於這條精美無比的金項鍊了。

項鍊由28個金質球形鏈珠組成,每個球形鏈珠均由12個小金環焊接而成,其上又各嵌珍珠10顆,珠光閃閃,璀璨奪目。

項鍊上端正中為圓形,內嵌凹刻一花角鹿的深藍色垂珠。

項鍊下端居中為一個大圓金飾,上鑲嵌一塊晶瑩的雞血石,在雞血石四周嵌有24顆珍珠,左右兩側各有一圓形金飾,上鑲嵌藍色珠飾,周緣亦各鑲嵌珍珠一週。

雞血石下掛一心形金飾,上鑲嵌一塊長達3.1釐米,極為罕見的青金石。

整條項鍊鮮紅的雞血石、寶藍的青金石交相輝映,再配以潔白的珍珠,

在純金的烘托下,顯得格外鮮豔奪目,雍容華貴,堪稱是舉世無雙的藝術精品。

這位九歲的女孩名叫李靜訓,既是北周、隋代顯赫的李氏家族的千金,又是北周宣帝與皇后楊麗華的外孫女,也是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曾外孫女,是一位地道的金枝玉葉、帝胄王孫。

不僅喪葬規格極高,還隨葬了不少具有異域色彩的物品。

熊存瑞先生從金項鍊的多面金鍊珠及其焊接工藝、藍珠飾上的凹雕工藝、青金石和飾環狀珍珠邊寶珠垂飾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認為其原產於巴基斯坦或阿富汗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