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力贏個毛啊?合作才能共贏!

在看NBA直播的時候聽到這樣一段對話:

A:沒能力贏個毛啊 !

B:我喜歡你這種有文化的表達方式!

杜蘭特也有句名言:足夠努力會幫你贏得比賽,前提是什麼呢?當天賦不努力的時候。

沒能力贏個毛啊?合作才能共贏!

看咱這天賦

從我開始看NBA起(15年前),就一直聽說籃球是團隊的運動,不要單打獨鬥。每每說到歐洲籃球的時候,都是豎起大拇哥,為啥?合理啊,打的太合理了,嚴格按照教練的戰術要求來打,挑不出毛病。但是,我要說"但是",挑不出毛病是沒錯,可我實在提不起興趣,感覺像一群機器人在打比賽,每個人差距不大,天賦都一般,沒有絕對的創造力,他們做的事情感覺我們也能做,只是沒他們做得好、做的專業而已。

歸根結底一句話,能力是一切的基礎,合作才能共贏

1、有合作沒能力

籃球確實是團隊運動,可即便如馬刺般的團隊籃球,真正可以說是手不粘球、馬不停蹄,是NBA聯盟進攻最流暢的球隊之一,2013年曾把熱火打的滿地找牙,可在GDP老化之後,尤其是帕克、吉諾比利狀態下滑之後,沒有一個絕對能力超群的球星,一打一都打不了,你再傳球也沒啥意義,傳來傳去人家也沒失位,想打敗對手又談何容易,沒能力贏個毛啊

沒能力贏個毛啊?合作才能共贏!

沒能力贏個毛啊

2、有能力沒合作

籃球確實需要個人能力,要不全世界就400多個男人能打NBA,拿著令人豔羨的待遇,甚至多少人將進入NBA當做畢生的夢想。可即便個人能力強如艾佛森、馬布裡、裡基-戴維斯、佛朗西斯等,在NBA都算是出類拔萃的,可由於缺乏合作精神,就是我們常說的“太獨”,始終無法在更大的平臺上綻放光芒,即便艾佛森曾打進總決賽,可那也是眾星捧月,一個人打一個隊,被4:0淘汰,而且不可否認,當時東部太弱。可見,有了能力,如果想要大的發展,必須得合作,合作才能共贏

沒能力贏個毛啊?合作才能共贏!

咱這能力,要合作幹嘛

3、有能力有合作

當今最火的球隊,金州勇士,也是手不粘球、馬不停蹄,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獨孤求敗了,為啥?因為在團隊合作的前提下,是超群的個人能力,一打一就能打死你,你不包夾不行。一包夾壞了,到處是空擋,很多機會都是接球空位跳投,可不就成功率高嘛,四年三個冠軍就是最好的佐證。這就驗證了上面那句話,能力是基礎,合作才能共贏,也驗證了當初一個主流趨勢,強強聯合。

沒能力贏個毛啊?合作才能共贏!

要能力有能力,要合作有合作

拋開籃球,說到個人和團隊的關係也是如此,在任何一個團隊裡面,如果你能力不行,團隊成員慢慢會拋棄你,因為你拖後腿了;反之,如果你能力超群,但是不懂得合作,喜歡單打獨鬥,那其他成員沒有存在的意義,慢慢的也走不到一起,一個個貌合神離、各懷鬼胎,團隊也不能稱之為“團隊”,頂多稱為“團伙”。曾經有種說法是,能力太強會影響團隊合作,貌似有點道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現這是個謬論。能力強更有利於團隊合作,前提是要有合作共贏的心態。

沒能力贏個毛啊?合作才能共贏!

合作才能共贏

在現代社會,無論你處於什麼行業,無論你處於人生的什麼階段,你一定要明白,做什麼都得有“天賦”,這個“天賦”可能是指你的自身能力,也可能是你有個好爸爸,但不管如何,你首先得有這“天賦”;在擁有“天賦”之後,你得學會合作和共享,那樣你才可能有更大的平臺、更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