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好面對批評了嗎?

你準備好面對批評了嗎?

肯定與批評,你更喜歡哪個

有個同事辭職了,有很多原因,但主要是因為被領導罵走了!對於這事,我只想說四點:一是他不看好企業的前景,二是他還是能承受離職的經濟壓力,三是領導也許批評過分了,四是面對批評的心態沒有擺正。

前面三點就不細說了,今天重點說說如何面對批評。

人常說,在不成熟的時候心高氣傲,面對批評常常認為是挑釁,是侮辱,很少平靜地審視自己的不足。細想一下,從小到大批評自己最多的人是誰?是我們的父母。但父母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嘛,怎麼會有挑釁和侮辱呢?人人都愛聽肯定、表揚的話,所以才有“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

面對批評,很多人說我們應該高興,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有顆清醒的頭腦,是要分辨出什麼是善意的批評,什麼是挑釁和侮辱,不要一味高興,也不要一味煩躁。

仔細分析人面對批評的心態,主要不外乎以下三點:

一、感覺自己做得很完美,批評者在挑刺

很多時候,你做的事可能做得很賣力,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這個時候,如果有反對你的意見,那麼你的心態很容易出問題,老感覺對方在挑刺。其實,當我們冷靜下來,應該可以想到,完人是沒有的,即便是一件小事,你做得也比較完美,但總不可能是最完美的。不管批評者是不是挑刺,總會有油頭挑出你的問題,雞蛋裡不也能挑出骨頭嘛,何況普通人做事呢。要明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況且,好的思路往往隱藏在反對意見裡。

但很遺憾,很多時候,人不可能這麼冷靜的,我們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種情況下,一般是會碰出矛盾的火花,人非聖賢嘛!

你準備好面對批評了嗎?

他們是在挑刺嗎

二、自己做的沒多大錯,面子過不去

試想你沒做多大錯事,但當一堆人在開會的時候,領導突然抓著你一頓批評,甚至臭罵,你是不是覺得特沒面子啊?當然是的,是個人都有脾氣,只不過很多時候是壓抑著,沒有表露出來。而當外界突來一頓刺激,你是不是會有想爆發的衝動?受到批評當然會有丟人的感覺,尤其是公眾場合被批評,是有點傷自尊的感覺。

實際上這種批評(臭罵),接受不接受可以下來慢慢考慮,但不管對錯,都對挨批者都是一種極不尊重,因此,我極不贊成這種批評,這是對別人的一種侮辱,至少是方式方法的不當。面對這種批評,個人感覺,即便對方的批評是對的,在接受的同時不能跟這種人繼續幹了,因為你的工作在養活你的同時,也是你的事業和生活方式,如果過得很壓抑,人生短短數載,那何必糾結於此呢?

你準備好面對批評了嗎?

這受得了嗎

三、自己確實做錯了,批評很藝術

有時候自己確實做錯了,或者做的不到位,在面對批評的時候,尤其是當批評方式很藝術的時候,你可能自己會感激這個批評者。因為,很多時候自己沒意識到做錯了,或者沒把這個錯誤當回事,當批評者比較含蓄或者私下裡提醒、批評你的時候,你會很冷靜的接受,並會對批評者表示感謝,因為這種批評一方面很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給自己的激勵。

如果真的要強,真的要自尊,那就接收來自多方的聲音,既可以瞭解分析事情的另一些角度,又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增強自己的判斷力!

如果不改正小錯誤,由小事釀成大錯才是丟人的事。批評你的人,都是關注你的人。如果一聽到有人說壞話,就急著替自己辯解,那你什麼事都做不成。

面對批評,個人覺得,主要要做好三件事:

一、擺正心態,分辨是非

批評來臨的時候,可能比較含蓄,也可能比較激烈,如果沒有擺正心態,分辨不出惡意還是善意,那很可能會形成噁心循環,輕則離心離德,重則分崩離析。

二、盡力去做好你應該做的事

去證明你是對的,那麼別人再怎麼說,也無關緊要了。如果事情確實沒做好,就是花再多的時間和力量為自己辯解,也沒有用。用事實讓質疑者閉嘴是最好的回擊方式!

三、多傾聽

一個人的批評不能說你做錯了,但有三個人、十個人都說你錯了, 也許你真的錯了。受到批評用不著氣餒,關鍵是你得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要去正視,要想想下一步怎麼改正、怎麼提升,這是相信自己,也是信任別人的表現。

最後,給句忠告, 能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缺點的人很大幾率是你的大貴人,整天在你跟前奉承、時常把你吹上天的人,往往才是真正在看你笑話的人。

你準備好面對批評了嗎?

知道錯哪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