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曾几何时,韩系车型一度占据了国内家用车的大部分市场,也正是从那时起,性价比出众、配置丰富成为了韩系车的代名词。不过,伴随着国内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升级,在对于购车选择上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放眼现在,韩系车型对于自身的优势并没有作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反而在国内自主品牌的产业升级后,将原有的市场逐步侵蚀掉。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最近一则“员工必须开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才能进入工厂”的新闻刷爆了笔者的朋友圈,细究其内容,当真为它捏一把汗,本来在今年不景气的汽车市场中就毫无优势可言的起亚,非要强行作死。库存车辆内部消化可以算是业内的潜规则之一,但偏偏起亚将这一规则逐步变成了一种硬性规定。

东风悦达起亚厂区 只有起亚车才能进场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从曝出的内部群组通告显示,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室指示,公司停车场只能为本厂生产的车型停放。据称,员工上班开非公司品牌车辆均停放在厂区附近道路的两侧,不允许进入厂区,但近日因市容环境整治,道路两侧已不再设置闭关清除临时停车位,员工开非公司品牌车辆上班将无法停车。如正常出勤,不得不更换为公司品牌的车辆。另外,据称东风悦达起亚内部员工购买多年库存车拥有68折的购车优惠。

库存压力增大 城区变身“起亚库存停车场”

东风悦达起亚的三座工厂都在江苏盐城,设置总产能为74万辆,由于销量持续低迷工厂库存压力也十分大。据爆料称,“盐城只要有大的停车场都被起亚给租下来了,停满了DYK的库存车,白茫茫的一片很是壮观。”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其实,对于品牌工厂只允许开自家生产车辆的规定也有不少。自主品牌长城汽车早已执行此条要求,比亚迪从一年多前也规定所有员工必须开比亚迪才能进入工厂。

对于这项规定,也曾引来不少非议。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开自家品牌生产的汽车更有利于统一形象,维护品牌利益,也可利于内部车辆的管理工作。可是对于员工自身来看,则限制了各自的选择权,未免太过于专制。但如果企业这项规定的出发点是向内部员工倾销库存车,显然这样的霸王条款更会引来非议和员工的不满。

年销量任务逐年递减 背后是“低价车型”策略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细看起亚近两年推出的车型,无疑都是走的低端路线,但要结合近两年汽车市场大环境来看,起亚的这一步棋走的并不算高明。首先,日系车型在市场的好感度逐渐提升的同时,其低端车型在市场的占有率也正在逐步提升;其次,大众品牌的市场影响和号召力毋庸置疑,老捷达和老“普桑” 依旧成为了众多年轻人的购车首选;最后,随着技术和经验的多年沉淀,自主品牌在低端车型方面已经有了叫板合资品牌的能力,且在智能化以及配置丰富程度都是令合资品牌望其项背的。

为了能更直观的了解到起亚推出的低端车型,本期实车网将对起亚部分车型进行逐一分析,一起来看看它的“真实面目”。

K2

市场指导价:7.29-10.39万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起亚K2作为定位低于K3的紧凑型车型,单论其售价来看还是比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但是吝啬的安全和功能配置早已不复早年的性价比车型名号了,今年的7月份销量更是跌出了1000台大关。

福瑞迪

市场指导价:7.88-10.98万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多代同堂”一直是韩系车型的拿手绝活,起亚当然也继承了这一光荣“优点”。不过,在玩品牌车型差异性方面,韩系车型与德系对手相对,相差太远了。福瑞迪销量惨淡的主要原因,在于与K2、K3车型之间差异化太小,并且市场的传播力度远不及K字辈车型。

K3

市场指导价:9.68-13.28万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一度支撑起亚大半销量的起亚K3,也在今年就此落下神坛,作为一台注重走量的车型,单月销量2547台的成绩算是很差了。产品老旧和同级别竞争对手更为丰富的配置是它的致命伤,为此目前K3车型市场优惠幅度颇大,全系车型都有接近3万元左右的优惠力度。

K5

市场指导价:16.48-24.88万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曾经的屌丝三宝之一“索八、K5、迈锐宝”,是坊间调侃的对象。如今,这两款车型都已经纷纷换代,仅有K5依旧是现款销售。不难看出,起亚对于产品的更新速度在车企当中算是慢的那一档,整体来说K5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中级车”,并且吸睛的外观表现也是消费者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起亚整体销量下滑的态势,K5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日子了。

KX3

市场指导价:10.98-17.78万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按理说,在轿车市场逐渐失势的起亚,应当收缩战线主攻SUV市场。虽然,今年是小型SUV车型井喷爆发的一年,但是起亚KX3并没有抓住时机。自2015年推出至今,KX3在细分市场一直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今年的小型SUV市场中,不乏有德系众多对手柯珞克、柯米克、探歌,还有日系奕泽、CH-R等众多强力对手,且主要战线也集中在15万元价格区间,这样的横向对比,起亚KX3在市场号召力和口碑问题上都输得体无完肤。

起亚KX5

市场指导价:17.18-23.18万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曾经让人无不赞赏的“萌哒哒”,如今变成了惨淡淡。起亚KX5的退步非常明显,在紧凑型SUV当红的今天,月销量87台的成绩,真的是惨不忍睹。在众多对手完成升级换代后,KX5的竞争优势丧尽,除了传统的德系、日系对手外,自主品牌的设计能力和品质也是它的另一致命伤。

起亚KX7

市场指导价:17.98-27.68万元

起亚车是“进场证” 怪不得国人都不买它


起亚KX7车型的推出,更多承担的是完成品牌产品线的任务,但是月销量几十台的成绩,实在无言以对。

全文总结:在今年整体市场大环境都呈现回落趋势的时候,起亚“工厂”事件无疑将它推入到了无底洞,自“萨德事件”以来,韩系车型一直是众多车企和民间打压的对象。惨淡的销售额,和整车制造厂的关闭是目前起亚的近况,低价车型的策略也逐渐面临破产的边缘,对于这样不负责任的和销售方针失策的车企,国人不买“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