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北京大學南亞學系的印度文化學者何贇先生在某乎上曾經有過一個收穫點贊無數的回答:

印度教為什麼禁止信徒出海航行?

裡面提到:

古典裡有個禁忌——काला पानी(Kala Pani),直譯過來是“黑水”,通常指的就是海洋。

海洋在印度語境中的禁忌意味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千多年前,雅利安人首次進入南亞次大陸的時候。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何贇先生引用的雅利安人遷移示意圖

何贇先生進一步指出:

東:पूर्व(purva)的詞根是“前方”;西: पश्चिम(pashchima)的詞根是“後方”;南:दक्षण(Dakshan)的詞根是“右側”,地理課本上的“德干”出於此;北:ऊत्तर(Uttar)的詞根是“高處”。分明是雅利安人的前進路線。自西北,向東南,便是雅利安人眼中從文明向蠻荒,從梵向俗,從生到死的路線。

也因此,何先生指出,印度的政治文化傾向中,西優於東,北勝於南。而在這個文明原初的想象裡,海洋作為最東最南的地方,也就成了蠻荒的盡頭,海洋之外的世界,只能是地獄。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印度東南方向的安達曼群島,曾經被英國作為關押政治犯的地方,被印度人稱為kala pani即黑水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恆河三角洲,聖河恆河容下的汙垢,死去的俗體,燃盡的骨灰,最後都會流向孟加拉灣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冰與火之歌》中多斯拉克人稱海為“毒水”——他們不信任任何馬不能喝的水

何贇先生指出的這個問題,不但特別硬核,特別有價值,還特別有意思,既增廣我們的見識,也啟發我們的思考。

何先生本人也說了通例以外的例外情況:

但是在古代,印度文化的非雅利安文化區就根本不在乎,比如南印度的許多文明,像泰米爾文化圈中的國家,很早就開始乘著季風與東南亞進行貿易。

然而,“黑水”禁忌固然很大程度上是雅利安人自我的體現,是所謂正統印度教的禁忌,但真的是一個嚴防死守、顛覆不破的禁忌嗎?

讓我這個外行產生這個疑問的緣由是,在印度,分明有許多關於海洋和航海的神話故事和歷史事件,很多似乎也沒證據顯示僅僅屬於南印度的文明;而另一個原因是,在通常被認為對大海有幾分疏離和隔膜的古代中國,也同樣有著航海事業興旺發達的B面,這一點或許也是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

印度神話中有一個在結構上非常底層的故事:攪乳海。

攪乳海(Amrta-manthana)的故事具體是這樣的:

天神和阿修羅(印度神話中的惡神和妖魔)經過長期的戰鬥後,為了取得可以使得自己長生不老的甘露,雙方達成一致協議,齊心協力攪乳海,他們讓巨龜沉在海底作底座,搬來了曼陀羅山(Mandara)放在龜背上作當做攪棍,用蛇王(即龍神)婆蘇吉(Vasuki)作為繩索纏在山腰,天神和阿修羅分別抓住婆蘇吉的頭尾,一起賣力地攪動世界之海的洪流,於是海水很快化成乳(也包括奶油),並從乳海中浮出了各種寶物——首先是光輝潔白的月亮,接著是象徵幸福和美麗的吉祥天女(後來成了大神毗溼奴的妻子)、喬斯杜跋寶石(後來成了毗溼奴胸前的裝飾品)、酒神、乳牛、繁花盛開的波利質多如意樹、白馬(光輝的馬)、大象,最後出現的是一個手捧不死甘露的神人。當然,除了好東西之外,還有一團足以毀滅世界的毒藥(Kalakuta),毒藥被大神溼婆一口吞入咽喉,結果他的頸部被燒成青黑色。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泰國曼谷國際機場的攪乳海雕塑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柬埔寨吳哥的攪乳海雕塑

攪乳海是一個創世神話,在神話本身的結構上是一個非常底層的神話,當然,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因為創世神話在時間軸上居前其創造出來的時間一定居前,但是,從攪乳海本身關於乳海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其本身和雅利安人作為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其源頭或許可以追溯到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次大陸之前。

相當奇偉瑰麗的“攪乳海”的神話它到底是什麼寓意,學者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說是描寫男女性交的,有說是描寫磨蘇摩酒的,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淫者見淫。可是,很少有人從古印度文化和政治的角度著眼對其做解剖式的分析。

在談古論金看來,一方面,之前說過,乳和酒神、甘露與雅利安人原初的作為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密切相關;而另一方面,海這個意象的出現,則與雅利安文明進入印度次大陸之後與印度次大陸固有文明產生碰撞有關,天神和阿修羅的合作和爭鬥,也與不同文化和不同族群之間的合作和爭鬥有關。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吉祥天女,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幸福與財富女神

我們注意到:大量的寶物甚至包括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幸福與財富女神吉祥天女本人和不死甘露都出自海中,這一點相當重要,

雖然此處的海或者乳海雖然只是象徵,但是能夠成為這個象徵,至少說明在古代印度,海洋是無比可怕和骯髒的”黑水“這個禁忌,作為雅利安人自我的體現和所謂正統印度教的禁忌並不是絕對的——而把雅利安人的區域認為就是正統文化中心也略嫌武斷。

換言之,海洋作為“黑水”禁忌的另一面,是豐饒的“乳海”,正如乳海中有能夠毀滅世界的毒藥,也有不死甘露和無盡寶藏,也就是說,在古代印度文化中,其面相並不是單一的。

我們來看印度的西面阿拉伯海一側,古代的蘇美爾人與波斯帝國僱傭的希臘人,最初都是沿著海岸線從波斯灣慢慢航行到印度河口的,而阿拉伯航海家,通過發現和掌握印度洋上不同季節的風向規律,也實現了從阿拉伯地區的阿曼和亞丁灣等地為基地直航印度西海岸的壯舉。而這些航海家抵達印度之後,和印度的航海家也產生了交集,有了進一步深入的合作。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印度洋洋流與季風示意圖

而在印度的東面孟加拉灣一側,印度本土的航海家與部分南洋群島的土著一起,開發航線首先到了錫蘭島(今斯里蘭卡),之後這條路線向東拓展經過馬六甲海峽,抵達今天的越南南部,並一直延伸到中國的廣州及周邊地區——據中國古代史籍記載,秦末漢初的南越國首都,在當時就是東亞大陸一個至關重要的海洋貿易口岸——這是說比較早期的歷史階段,之後的歷史時期,船隊不但抵達福建、浙江,甚至到達山東半島和環渤海地區。

事實上,從上面的雕塑可以看出,攪乳海的神話傳播到了暹羅(今泰國)和扶南(今柬埔寨),而這本身也建築在古代印度文化通過海洋擴張這一基礎之上。

這些航線的開闢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在古代印度,參與的族群並不僅僅是南印度諸如泰米爾文明的人們,從某種意義上,禁忌就是用來打破的,在這個領域是成立的。

另一方面,在佛經中,類似“昔有長者子,共諸商人入海採寶”

(《百喻經·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和“善友太子入海尋寶”(《佛本生經》)等記載屢見不鮮,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古代印度對於海洋和航海的觀念——正如乳海,有著致命的毒藥,但也有著無盡的寶藏,這才是一個全面立體的認知。

當然,佛教本身的立場和正統印度教不同,正如《羅摩衍那》中楞伽島的羅剎魔王羅波那(Ravana)是佛教經典《楞伽經》中的護法神,但是,在正統印度教文化母題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對海洋複雜而多元化的認知,比如羅波那的哥哥前任羅剎王俱毗羅(Kubera)就是印度的財神(財富和福德之神)。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印度北方邦馬圖拉政府博物館藏俱毗羅像

再看一個例子,《羅摩衍那》第六十三章這樣描寫位於印度南角泰米爾納德邦與斯里蘭卡本島之間的保克海峽(Palk Strait)一帶的海域:

海里有各種大生物,奇形怪狀,在水裡遊戲;張著大嘴,身軀巨大,海里充滿浪花和這些東西。(4.63.5)

裡面擠滿了檀那婆頭領,擠滿了地獄裡住的東西;看了以後毛髮直豎,這些猴子頭領都洩了氣。(4.63.7)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保克海峽東北與孟加拉灣相連,西南與馬納爾灣相通,全長137公里,最窄處寬67公里

受命過海前去偵察的神猴哈奴曼一躍過海,跳到了楞伽城,這或許是古代印度文化中對海洋和航海的觀念的一個象徵:

艱險和困難確實客觀存在,但並非是不可克服的。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神猴哈奴曼劇照

可怕的“黑水”還是豐饒的“乳海”?古代印度文化中的海洋和航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李俏梅(Risha Lee)首次重構復原了泉州元代印度教寺廟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