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最終登大位報恩,一句話得一族終世繁華,曹丕恩人是誰

那是建安三年(公元198年)的春天,因為張繡和州牧劉表結盟,曹操感覺到了南線的壓力。再加上前一年張繡在南陽大敗曹操,致使曹操長子曹昂和得力戰將典韋戰死,曹操想報失敗之仇,便大舉南征,但曹軍剛到南陽沒多,就從北線來有敵袁紹來戰。曹操不會拿老家底開玩笑,立刻就回兵回去,張繡當然也不想放過這條大魚,帶著手下弟兄們想辦法給曹“送行”。

曹丕最終登大位報恩,一句話得一族終世繁華,曹丕恩人是誰

賈詡勸張不要追擊。追則必敗。張繡不信,曹操正在退兵,這麼好的機會一定要抓住,是不是賈詡的腦袋被驢給踢了。張繡帶著兄弟們風一般地了出去。可很快張繡就被曹操的伏兵打的東南西北都不知道了。

等張繡回來後。賈詡立刻又勸張再去打一把曹操。說必能大勝曹操。張這回有些相信賈詡了,拎著板磚衝出去,果然將曹操揍得鼻青臉腫。張繡越看賈詡越不明白,他怎麼如此能掐會算?曹操幾乎被他招招算定。

曹丕最終登大位報恩,一句話得一族終世繁華,曹丕恩人是誰

張繡誠心下問,賈詡大笑:“這事很簡單,曹操初來便退,肯定是北邊袁紹的威助,才急忙北撤。曹操用兵謹慎,料得將軍必定在後追襲,所以曹操在半路設下伏兵,將軍果然中計。至於再追反勝,因為曹操打退了將軍的追兵,以為我們不會再追,對我們放鬆了警楊。

這下張繡徹底服了,賈詡能把人情世故看得如此透徹,當今世上也沒幾個人了,無非郭嘉、程顯、法正而已。當然如果用事後諸葛亮的觀點來看,賈詡的計實在沒什麼稀奇的,但問題是“馬後炮”一文不值,如果凡事都“事後如何,那歷史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曹丕最終登大位報恩,一句話得一族終世繁華,曹丕恩人是誰

像賈詡這種級別的謀士,蹲在張繡這座小廟裡著實委屈了他,就像張魯這等小蝦米用不起法正一樣。張繡對賈詡來說也只是一個跳板,賈詡註定不可能跟張繡啃一輩子窩頭。

後來賈詡最終從良跟了曹操,但因為他和曹操過去的恩怨,使得賈詡在心中對曹操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感,這也影響了賈詡在曹操那裡的智力發揮。不過賈詡天生就是混大場面的,他總是能在有意無意中改變歷史的進程,他僅有的幾次漂亮手筆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對於這一點,後來的魏文帝曹丕想必是最有體會。

曹丕最終登大位報恩,一句話得一族終世繁華,曹丕恩人是誰

隨著曹操日漸老矣,確定帝國繼承人的問題刻不容緩,但曹操一直在曹丕和曹植之間猶豫不決。要不是賈一句“吾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耳”,曹操未必就選擇曹丕。可以說沒有賈詡,就沒有曹丕的未來,曹丕對賈詡感恩戴德一輩子,賈氏一族終魏之世,富貴等身。人這一生,活著就是活著,無論是廟堂決勝,還是商場博殺。都只是一個證明曾經存在過的過程。

曹丕最終登大位報恩,一句話得一族終世繁華,曹丕恩人是誰

雖然賈詡活了很長久,死於公元123年,但實際上賈詡的政攻治生命早在公元199年就已經結束,那一年賈詡五十三歲就下定了歸隱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