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秉鳳:中國易經初解 臨卦(周鳳森)

君臨天下,德布四方

碧染雲霞萬象殊,

隔江漫翠月峰浮。

君臨天下迎仙客,

自令德風偃草俗。

人類脫胎於動物世界,最難以割捨的就是與生俱來的“獸性”本能!人之修煉其它就是從獸性昇華為人性,然後從人性昇華為神性,從神性昇華為佛性(超越物性本能),而這一切需要從明理開始!所以《大學》之教在於“明理”而後“止於至善”。宇宙的本貌是“渾然一體”,中國古人稱之曰“天人合一”,宇宙的外在表現是大千萬象“和諧共榮”,中國古人稱之曰“道法自然”。在宇宙的世界裡,沒有“對與錯”,沒有“善與惡”,沒有“美與醜”,沒有“東與西”,我們人類用自己的價值判斷及感情僨張而強加給宇宙的人文概念,在大自然世界裡皆為不復存在。宇宙世界裡的一切萬物包括日月星辰及人類社會,皆隨緣而起,緣盡而滅,緣起為“有”,緣滅為“無”,“無中生有”當是宇宙萬物循環往復的本質,《道德經》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所以宇宙本體為空(無),宇宙現象為有(色),猶如雲氣與冰雪之間的隨寒暑而變,故而《心經》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宇宙萬象的運動規則古人稱之謂“道”,而《易經》就是宇宙大道的化身,在先秦之前《易經》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及哲學而並非作為卜筮之學存在於世的,所以易經被諸子百家稱之百經之首文化之源。眾所周知中國最輝煌的思想百家爭鳴出現在周朝末年春秋戰國時期,無所不包的先秦諸子思想幾乎皆以《易經》作為其各家哲學的思維基礎,但漢代在《易學》研究中出現了“義理派”與“象數派”的劃分及二個探索方向。中國傳統哲學認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之萬物皆由太極之氣所生,氣凝則為陰為物為聚為形,氣散則為陽為氣為天為空,陰陽二氣合和而形成宇宙六十四種基本存在狀態,每一狀態用一卦代表並由六爻構成卦象,在每一卦相中又分上下兩個三爻經卦,六爻上面的經卦稱之為外卦,六爻下面的經卦稱之為內卦。例如地澤臨卦,000011,兌下坤上,上卦經卦坤卦為外卦,下卦經卦為兌卦為內卦。通常之說,一般宇宙現象中內卦代表根本,外卦代表枝蔓,在人類社會現象中內卦代表下層社會勞苦人民,外卦代表建立在社會之上的政治管理機構,《尚書》言:“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孟子曰:“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皆與《易經》內外卦義理相吻合。以上所言是“內外卦”之原理,而在內外卦之中還有更復雜的道理存在,這就是“交互卦”。

什麼是交互卦?交互卦是每一卦六爻卦中初爻與上爻不變,由卦中二、三、四、五爻中的“二、三、四”爻形成下卦,“三、四、五”爻形成上卦,從而形成一個嶄新的卦象,代表本卦狀態下內部正在發生的蘊動變化情況。例如地澤臨卦000011,由“二三四”爻組成下卦為001震卦,由“三四五”爻組成上卦000為坤卦,這樣震下坤上組成一個新卦地雷復卦000001,則臨卦的交互卦為復卦。交互卦實為本卦內四爻之氣的變化,也是本卦的互卦。通過本卦的變化,我們根據本卦之錯卦、綜卦、變卦、內外卦、交互卦的不同變化情形,去全面分析認識與本卦相關聯的方方面面,不僅看到本卦外在的正面、反面及側面的變化,還能探求到事物的內部變化規律。因為宇宙現象無時不刻不處於變化之中,而掌握了萬象變化之規律就可以預知該狀態未來的變化內容與發展方向。

臨卦。地澤臨,兌下坤上,000011。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兇。彖曰“:剛浸而長。悅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於八月有兇,消不久也”。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客保民無疆”。臨坤之中“兌澤坤地”,地臨澤邊,澤卑地高,以高臨下即君臨天下之象,臨者,地高而監視澤國也。君臨天下,當恩威並舉,威治亂象,恩澤百姓,和悅而順達,以君德而臨天下,無所不利,但應當居安思危,若君失道則“至於八月有兇”。

初九爻辭:初九。鹹臨,貞吉。象曰:鹹臨貞吉,志行正也。初九,處臨之始,陽剛得正,上感應六四,但處於卦底,當堅持貞固,則獲吉祥。

九二爻辭:九二。鹹臨,吉,無不利。象曰:鹹臨,吉無不利,未順命也。九二,本卦之主,陽剛居中,上應六五君主支持,威德並舉,威臨四方,無所不利。

六三爻辭:六三。甘臨,無攸利。即憂之,無咎。象曰:甘臨,位不當也。即憂之,咎不長也。六三,陰處剛位,不中不正,敵應上六,“臨”來之時,具備憂患,則沒有什麼災禍。

六四爻辭:六四。至臨,無咎。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六四,下與初九相應,柔居正位,上能貼近六五之君,當:“臨至”之時,沒有什麼過錯。

六五爻辭: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六五,柔居尊中,下應九二,君臨天下,任用賢臣,以智治國,行中吉祥。

上六爻辭:上六。敦臨,吉,無咎。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上六,處臨之終,陰在柔位,以敦厚態度對待“臨”事,接受天道安排,吉祥如意,沒有什麼災禍。

臨卦是上上卦之一!《序卦傳》曰:“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臨卦在易經之中屬於上上之卦,但後又以“至於八月有兇”來提醒人們,當大好局面來臨之時,仍然不忘“八月有兇”,安不忘危,樂不忘患。因為天地陰陽二氣之變化,非人之意志所能左右,沉浮波起無定,治亂有時。大好局面來“臨”之時,我們當以德佈施天下,以德臨民、臨事、臨萬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與財富恩感天下,用自己的威嚴誠信莊嚴天下,在政治與社會管理中剛柔並舉,恩威並施,公正恰當,方讓天下心悅順服。(本文摘自公眾號微刊:世界大同文化傳媒)

賢者和詩曰:

碧玉雲霞萬象殊,

隔江翠色正春初。

君臨天下游仙樂,

偃草德風自庶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