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爲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從“開發開放的窗口”到“先行先試的試驗田”,譜寫出一曲改革開放的華麗樂章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28年來,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浦東,在一片阡陌縱橫的農田上建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的現代化新城。

推開一扇窗,看見世界。

打開一扇門,世界看見。

20世紀9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鄧小平同志倡議並推動的浦東開發開放拉開序幕。“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引來了全國和世界的關注目光。

5年前的一個秋天,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建設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亮明中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度。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上海自貿區機場綜合保稅區


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家鑽石交易所、第一家外資銀行、第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第一家中外合資國際醫院、第一家中外律師事務所、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28年破冰探路,浦東譜寫出一曲改革開放的華麗樂章。

制度在這裡突破,方法在這裡創新,紀錄在這裡改寫,經驗在這裡成型。

“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個腳印,實事求是”

落子有聲 農田上建起現代化新城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28年前的這句話猶在耳邊,浦東已然換了人間。

高達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每分鐘起飛一架飛機的浦東國際機場,每分鐘可以計算2.52億億次的張江高科技園超級計算機,播放的都是浦東的日新月異。

翻天覆地的變化源自28年前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上,蘇東劇變使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遭受挫折;國內,改革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全球產業結構和分工面臨重大調整,經濟全球化態勢進一步顯現。

在重大挑戰、重大機遇、重大抉擇的歷史關頭,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正式宣佈開發開放浦東。“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向世界表明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掀開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歷史篇章。

5月3日,黃浦江東岸晨曦初露,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和浦東開發規劃研究設計院在浦東大道141號掛牌。

對於門牌號的選定,當時不少人擔心用“141”不吉利,有提議用“88號”的,有提議用“99”號的,也有提議用“66”號的。現場一位領導思索後堅定表示:“浦東開發就要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個腳印,實事求是。”

“浦東大道141號”,原本一幢極為普通且破舊的小樓,成為浦東開發的“前線指揮部”,成為最繁忙的辦公場所,成為國內外關注並參與浦東開發的人士光顧的地方。

浦東就從這裡走出去,迎著初升的太陽。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浦東夜景


28年來,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浦東,在一片阡陌縱橫的農田上建起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的現代化新城,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28年來,經濟總量從1990年的60億元躍升到2017年的9651億元,年均增長15.1%;財政總收入從浦東開發之初1993年的11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938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已超過6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2.3萬億元。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浦東發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見證。

浦東開發開放深刻改變了浦東的面貌,也有力推動了上海的發展,為中國改革開放作出了積極貢獻。

開發開放浦東,推進“東西聯動”,為浦西人口疏散、傳統工業東遷提供了戰略空間,使上海徹底擺脫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困難局面。浦東大量外資的引進,優化了上海產業佈局,提升了城市綜合功能。高強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了輻射周邊、聯通全球的網絡通道,推動上海從傳統工業城市向經濟中心城市升級。

今天的浦東,以占上海市1/5的面積、1/4的人口,貢獻了1/3的經濟總量,成為上海經濟的增長極和發動機。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上海自貿區張江高科技片區


在浦東開發開放過程中,率先建立國家級要素市場,率先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率先推進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產生了中國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個金融貿易區,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28年破冰探路,浦東用無數“第一”寫就改革開放傳奇,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發揮了先行先試的窗口帶動作用。

落子有聲,滿盤皆活。28年來,浦東開發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讓全國振奮,讓世界驚歎。

“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

向海而生 勇當開放創新標杆


有人說,看中國經濟的景氣指數,只要看各大港口繁忙與否。在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白色的一組組集裝箱碼放齊整,蔚為壯觀;一臺臺高大的橋吊、軌道吊有力運轉,繁忙有序;集裝箱裝卸、水平運輸、堆場裝卸環節全過程智能化的操作。上港集團董事長陳戌源告訴記者,這個全球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開港後,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箱,是全美國所有港口加起來的吞吐總量,佔到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保稅區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洋山深水港四期碼頭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健生 攝


浦東新區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帶的中心和長江入海口的交匯處,倚靠蓬勃發展的長三角都市群、面向浩瀚無垠的太平洋。

“深圳是面對香港的,珠海是面對澳門的,廈門是面對臺灣的。浦東就不一樣了,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

向海而生,通江連海,江海交融。28年的浦東開發開放,走的是一條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

浦東新區首任管委會主任趙啟正當年創作了一條標語——“站在地球儀旁,思考浦東開發”,並將它掛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前線指揮部——浦東大道141號浦東開發辦公室簡陋的食堂裡。“大家每天吃飯的時候,在考慮浦東開發的時候,不是考慮和中國的某個城市競爭,我們的目標是要和世界上最大的幾個城市競爭,著眼於提升上海的國際等級,著眼於中國和世界的對話,這樣規劃就不一樣了。”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提出的發展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浦東新區定位為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功能區,浦東的張江和臨港成為科創中心建設的主戰場。

張江是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創新高地,也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戰場。創新符合國際慣例的制度安排,推進實施股權激勵、土地二次開發等一批改革試點,科技企業、研發機構、高端人才等全球創新資源加快集聚。目前上海一半以上的世界頂尖創新人才、創業專家、跨國研發團隊集聚張江,雲集了近2萬家各類科技企業,誕生了量子通信衛星和C919大飛機等科技創新成果,形成了生物醫藥、集成電路、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優勢產業集群。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張江要打造成一座宜居的“科學城”

劉思弘 攝


為營造創新生態,張江高新區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誕生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通關電子賬冊、醫療機械註冊人制度等諸多箇中國第一。作為目前首個試點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的地區,上海張江正在探路醫療器械的制度革新,這將為全國提供先行經驗。

在臨港可以看到許多國產的世界一流: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處理芯片寒武紀,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ERX5,全球最大缸徑980毫米的低速大功率柴油機,全國首臺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大飛機發動機,全國首根國產12英寸單晶硅棒,全國首套國產化率100%的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堆內構件,全國最大的自主知識產權的6兆瓦海上風電機艙,全國最大的3600噸履帶式起重機……提升了“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臨港城市公園帶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臨港無人、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陸域


特斯拉新能源汽車研發與整車製造項目於7月10日正式落戶臨港,將在臨港建設年產50萬輛汽車的超級工廠和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推動臨港打造千億級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上海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

以遠見,佈局未來。上海浦東,向大海楊帆,朝世界出發。

開放是浦東的基因,創新是浦東的驅動,高品質是浦東的追求。浦東開發開放正在向縱深推進。

唯有弄潮兒能永立時代潮頭,浦東,以自己的勇氣和擔當,不斷永攀高峰、創造奇蹟,在這個改革開放的里程碑上鐫刻下錚錚誓言:勇當新時代全國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的標杆。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系統集成 百餘項制度成果全國推廣


“請您來找茬”,這樣的政府服務你見過嗎?在位於合歡路2號的上海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大廳,就設有專門的“找茬窗口”。這意味著政府不再以管理者自居,同時也體現了政府找市場、找市民“拜師求藝”的心態。這是浦東“放管服”改革的新實踐。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上海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大廳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上海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大廳設有專門的“找茬窗口”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健生 攝


習近平總書記2010年視察浦東時強調,“浦東開發開放的意義在於窗口作用、示範意義,在於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在於排頭兵、試驗田的作用”。

2013年9月,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一項戰略舉措。就是要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亮明中國向世界全方位開放的鮮明態度

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制度創新始終是上海自貿區的關鍵詞。

“中央把全國首個自貿區放在浦東,就是看重浦東開發開放形成的制度基礎、開放優勢和戰略地位”。上海市委常委、浦東區委書記翁祖亮說。

5年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成為浦東的行動準則。上海自貿區堅持不做“政策的窪地”,爭做“制度的高地”,聚焦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基礎性制度和核心制度,100多項制度成果已分領域、分層次向全國複製推廣。

改革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實施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通過這項改革,浦東邁出了與國際通行投資規則接軌的重要一步。

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發佈全國首張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清單外實施備案制,近95%的外商投資項目通過備案方式設立,辦理時間由8個工作日縮減到1個工作日,申報材料由10份減少到3份。

5年來,負面清單已經從最初的190條減少到2018版的45條。2016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修改外資三法和《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將負面清單模式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實施。

“我們的追求——只說yes不說no!”上海市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的每個工作窗口前都立著這樣一塊牌子。

兌現承諾不打折,只說Yes不說No,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迴音,直接投訴無障礙。這是浦東對相關部門單位立下的四條規矩。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健生 攝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健生 攝


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蔣紅軍告訴介紹,去年浦東重點推進“三全工程”,即所有區級企業市場準入事項實現“全網通辦”,個人社區事務實現“全區通辦”,以監管信息為重點推進政府信息“全域共享”。今年,“三全工程”改革經驗在全上海市推廣。之後,浦東又率先推進“一網通辦”“四個集中”,所有部門審批處室向企業服務中心集中,所有涉企審批事項向“單窗通辦”集中,所有投資建設審批事項向“單一窗口”集中,全區推廣建設項目集中驗收。

目前,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已全面建成“統一受理、整體服務”的企業辦事“一張網”,涉企事項全覆蓋,其中“不見面審批”達到53%,“只跑一次”達到47%,實際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限壓縮85%,彰顯了“浦東速度”。

翁祖亮表示,浦東要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在黨委政府的服務水平上,浦東各個單位、各級幹部都要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把引領發展的“高站位”落實到服務企業群眾的“低身段”上。

“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是國務院專門交給浦東新區的重點改革任務,解決“先照後證”改革後的“辦證難”“準營難”問題,是一項“放管服”的重大改革。

2016年4月1日,首批審批頻次比較高、市場關注度比較高的116項行政許可事項改革在浦東全面展開,通過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施告知承諾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非特化妝品審批改備案就是116項行政許可事項之一,也是取消審批,改為備案的6項行政許可事項之一。

“過去,企業每進口一支新口紅,都要拖著一拉桿箱的資料和樣品到北京審核。改革後,一支進口口紅從3到5個月的審批時間縮短為5個工作日就可完成備案。大幅縮短了產品上市週期、降低了企業時間成本,實現了化妝品國內外同步上市,許多國際化妝品巨頭紛紛向浦東集聚。”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沈建華告訴記者。


浦東:為改革開放破冰探路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沈建華講述非特化妝品審批改備案改革。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健生 攝


2017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全國其他10個自貿試驗區和近400個國家級開發區,複製推廣浦東“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經驗。同時,進一步交給上海和浦東10個領域、47項改革任務,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改革、服務業製造業擴大開放、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通關便利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由貿易賬戶體系、“證照分離”改革、“六個雙”政府綜合監管、“互聯網+政務服務”、政府機構改革……隨著一項項制度成果的複製、推廣,浦東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進一步彰顯。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新起點上,中國再次發出擴大開放的時代聲音。

浦東,呼吸著太平洋的清風,敞開更加寬廣的胸懷,迸發出對全世界的熱情,奮楫揚帆再出發。

(文/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王健生;圖/除署名外均由浦東新區新聞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