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長沙窯白釉綠彩枕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長沙窯青釉四足蓋爐

長沙窯青釉四足蓋爐,宋,高8.5cm,口徑8cm,足徑8.3cm。

蓋爐造型仿古代青銅器,斂口,直腹,折底,下承四足。蓋面隆起呈盔狀,上飾寶珠鈕,四周各飾一長條形鏤空,蓋面上部飾褐彩。器身施青釉,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黃,溫雅柔和,釉面有細小的開片紋。

此種爐又名香薰,為薰香之用。爐蓋多作鏤雕裝飾,將所燃香料置於爐內,嫋嫋輕煙從鏤空處飄出,有如雲霧繚繞。瓷香薰始見於東吳,六朝時較流行,多有托盤,爐身大,蓋面鏤孔,式樣大方。唐以後將托盤改為三足或五足,鏤空小而密。

長沙窯又名銅官窯、望成窯、瓦渣坪窯,因屬長沙市管轄,所以有長沙窯之稱。長沙窯創燒於中唐,盛於晚唐、五代,是一處規模宏大、技藝極高的大型民間瓷窯。長沙窯瓷器的裝飾技法有刻劃花、模印貼花、雕塑和釉下彩飾等,其中以釉下彩最為著名。所用彩料主要為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的綠彩和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褐彩。按彩繪技法可分為釉下褐彩斑點圖案、釉下綠彩斑點圖案、釉下綠彩彩繪和釉下褐綠彩彩繪4種。

此器造型規整大方,胎體厚重,蓋面以釉下褐彩裝飾,釉色深淺不一,裝飾性極強。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長沙窯模印貼花褐斑注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赤峰窯白釉劃花填黑彩牡丹紋尊

赤峰窯白釉劃花填黑彩牡丹紋尊,遼,高39.5cm,口徑19.8cm,底徑18.5cm。

尊口沿外卷,短頸,豐肩,鼓腹,平底。胎體粗厚而堅硬。肩部兩道弦紋之間劃刻水波紋一週。腹部剔劃花填醬釉纏枝牡丹紋裝飾。其做法是:先施一層白色化妝土,外罩透明釉,然後剔劃纏枝牡丹紋,再在紋飾以外的隙地填醬色釉,以襯托白色花紋。

此尊造型飽滿端正,牡丹紋飾花繁葉茂,生機盎然,花葉上輔以篦劃紋。紋飾以外隙地塗以醬色釉,形成醬色地白花,與磁州窯白地黑花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景德鎮窯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

卵白釉印花雲龍紋盤,元,高4.1cm,口徑15.9cm,足徑5.3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胎體潔白,裡外施卵白釉。內底及內壁均模印雲龍紋。

樞府釉是元代景德鎮地區創燒的一種白釉品種的統稱。其胎體一般比較厚重,釉呈失透狀,色白微泛青,恰似鴨蛋色澤,故又稱“卵白釉”。其主要裝飾手法是模印,題材比較簡單,常見的有龍紋、蘆雁紋或纏枝花紋。因這些白釉瓷器的花紋中間往往模印“樞府”兩字,故稱“樞府釉白瓷”。樞府是掌管國家軍隊大權的重要機構樞密院的簡稱。在元代白瓷上模印“樞府”字樣的瓷器一般被認為是景德鎮為“樞密院”燒製的專用瓷器。除“樞府”字樣外,在元代這類白瓷上還見有“太禧”、“東衛”等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景德鎮窯釉裡紅纏枝牡丹紋執壺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宜興窯紫砂茶壺

宜興窯紫砂茶壺,清,通高8.5cm,口徑5.4cm,足徑6.2cm。

壺圓口,鼓腹,圈足,短直流。淺紫色的泥料中含有黃色顆粒,壺身光素,但各種細節一絲不苟,於細小處見精湛。

清代茗壺自康熙、雍正朝起,不再以實用為主要功能,而是逐漸傾向於藝術性和觀賞性。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龍泉窯青釉刻花葡萄紋大盤

龍泉窯青釉刻花葡萄紋大盤,明,高7.5cm,口徑50.6cm,足徑33.2cm。

盤敞口,弧壁,盤心凸起,圈足。通體施青釉。器外壁雙線弦紋間刻折枝蓮一週,內壁刻纏枝竹葉夾靈芝紋,內底刻葡萄紋。外底有一圈不規則的無釉支燒痕。

此器體大而周正,胎體厚重,釉質光潔瑩亮,符合明初龍泉窯青瓷的典型特徵。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宋,高9.3cm,口徑14.5cm,足徑5.5cm,足距7.9cm。

爐口沿較寬,直壁,圈足,足下承三個雲頭形足,三足與圈足在同一平面。器身凸起弦紋四道,上下各一道,中間兩道。通體施梅子青釉。

此器造型古樸大方,以釉色取勝,梅子青釉勝於一般青釉,可與翡翠媲美,尤為難得。

爐是由商周時期的青銅鼎演變而成,多用作禮器。瓷爐最早始於東吳,宋以前常見的是託爐,宋代開始流行三足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耀州窯印花碗

耀州窯印花碗,宋,高5.1cm,口徑13.2cm,足徑4.1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內外施青黃釉。碗心模印菊花一朵,內、外壁分別採用剔刻放射性線條的方式表現菊瓣圖案。

菊花及各種花卉是耀州窯十分常見的裝飾題材。此碗獨到之處在於它採用特有的犀利刀法將抽象的菊花花瓣與形象的菊花花朵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種簡捷明快的圖案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耀州窯青釉印花童子玩蓮紋碗

耀州窯青釉印花童子玩蓮紋碗,宋,高4.5cm,口徑14.3cm,足徑3.3cm。

碗撇口,深弧腹,矮圈足,足底沾窯渣。通體施青釉。碗內印蓮花一束和四童子,四童子分別手持蓮花一枝,身體呈不同的姿勢作嬉戲狀。

此碗嬰戲紋飾抓住了孩童體態的主要特點,用洗練的輪廓線將其五官的稚氣和胖乎乎的體形生動地刻畫出來。

宋代耀州窯青瓷裝飾題材豐富多樣,植物、動物、人物及宗教題材應有盡有。人物題材以嬰戲紋較為多見,赤裸身軀的孩童,有的戲於花葉中,有的匍匐扳枝,有的攀樹折花,有的馴鹿趕鴨,有的抱球採蓮,不拘一格。

耀州窯遺址中出土的印花陶範很多,上面陰刻的花紋因反覆使用而磨損,從而證明了這一裝飾手法在當時曾大量使用。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定窯白釉碗

定窯白釉碗,北宋,高9.3cm,口徑21.8cm,足徑6.6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口鑲銅釦。通體施釉,釉色灰白,局部可見淚痕狀積釉。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載:“古定器……外有淚痕者是真”。“淚痕”是瓷器在燒窯過程中形成的自然現象,透明釉在高溫熔融狀態下因重力垂流,積釉處形成蠟淚或玻璃珠狀凸起,猶如“淚痕”,是定窯白瓷的典型特徵之一。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

定窯白釉刻乾隆御製詩碗,北宋,高6.1cm,口徑16cm,足徑5.4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內外施釉,釉色灰白,口沿和足沿鑲銅鎏金釦。外壁一週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御製《古玉碗托子配以定瓷碗適然成詠》詩:“謂碗古所無,托子何從來。謂託後世器,古玉非今材。又謂碗即盂,大小異等儕。說文及方言,初無一定哉。然而內府中,四五見其佳。玉胥三代上,承碗實所諧。碗託兩未離,只一留吟裁。其餘瓷配之,亦足供清陪。茲托子古玉,玉碗別久乖。不可無碗置,定窯選一枚。碗足托子孔,圜枘合以皆。有如離而聚,是理難窮推。五字紀顛末,豐城別寄懷。”後署“乾隆庚戌春御題”,鈐“會心不遠”、“德充符”兩方印章。

乾隆皇帝堪稱最喜歡作詩的封建帝王,在位期間共刊印《御製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百首,題為詠定窯的32首。詠瓷詩作好後,皇帝會旨令宮廷匠師將其鐫刻在器物上,部分流傳至今的作品,為了解乾隆朝對定窯瓷器的鑑賞標準提供了直接線索。故宮博物院藏瓷器中,題刻乾隆皇帝詠定窯瓷器詩者共6件。今人研究認為,只有此碗與兩件圓洗是宋、金時期定窯作品,其餘則為別的窯口或後世燒製的仿定窯白釉瓷器。不過,無須因此厚今薄古。隨著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的深入,今見定窯瓷器的數量已遠超過清代宮廷收藏,加之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運用,如今,人們對定窯瓷器的認識水平理應超過乾隆皇帝所處的時代。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哥窯八方碗

哥窯八方碗,高4.2cm,口徑7.8cm,足徑2.8cm。

碗呈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瘦底,八方形圈足,足微外撇。碗裡外滿施釉,外壁施釉較厚,開片較大,為冰裂紋;內壁施釉薄,開片細小而密集,形成一種無規則的蜘蛛網線,即百圾碎。口沿因釉下垂呈現出紫色,足邊無釉,呈鐵黑色,俗稱“紫口鐵足”。

此碗造型新穎雅緻,折角稜線分明,線條宛轉自然,為宋哥窯器物中的珍品。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哥窯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官窯青釉圓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官窯青釉圓洗

官窯青釉圓洗,宋,高6.4cm,口徑22.5cm,足徑19cm。

洗敞口,器身近直,洗裡坦平,圈足矮寬,底部邊沿露胎無釉。造型端莊典雅。通體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純淨瑩澈。釉面上,金絲般的開片縱橫交織,片紋間又閃現出條條冰裂紋,優美和諧。

這件宋代官窯圓洗是宋時宮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藝及裝飾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紋突出。在釉層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層遮蓋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鐵足”,使器物愈顯古樸莊重。

清代乾隆皇帝尤為喜愛,曾為此洗擬詩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師以楷書鐫刻於洗之外底。詩曰:

修內遺來六百年, 喜他脆器尚完全。

況非髻墾不入市, 卻足清真可設筵。

詎必古時無碗制, 由來君道重盂圓。

細紋如擬冰之裂, 在玉壺中可並肩。

下署“乾隆御題”。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官窯大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汝窯天青釉圓洗

汝窯天青釉圓洗,宋,高3.3cm,口徑13cm,足徑8.9cm。

洗敞口,淺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體施淡天青色釉,釉色瑩潤。釉面開細碎片紋。外底有三個細小如芝麻粒狀的支燒釘痕,並有鐫刻的“乙”字。

器物外底所刻“乙”字,一般認為是此洗入藏清代宮廷後所刻。精於鑑古的乾隆皇帝曾將自己所喜愛的古董劃分等級,一些器物上留下了當時鐫刻的“甲”、“乙”、“丙”、“丁”等標誌。在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汝窯瓷器上,還有鐫刻“蔡”、“壽成殿皇后閣”等銘文的,一般認為是宋代所刻。“蔡”字當與宋徽宗的寵臣蔡京有關,“壽成殿皇后閣”是宋代宮殿名。

文獻記載汝窯用瑪瑙作釉的原料,其實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因此,瑪瑙的加入對釉的性質不會產生多大影響,只能說明燒造宮廷用瓷之不惜工本。 “冰裂紋”、“香灰色胎”、“芝麻掙釘”是鑑別真假汝窯瓷器的重要依據。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汝窯天青釉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汝窯天青釉碗

汝窯天青釉碗,宋,高6.7cm,口徑17.1cm,足徑7.7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體輕薄。通體滿釉,呈淡天青色,瑩潤純淨,釉面開細小紋片。外底有5個細小支釘痕及楷書乾隆御題詩一首。詩曰:

秘器仍傳古陸渾,只今陶穴杳無存。

卻思歷久因茲樸,豈必爭華效彼繁。

口自中規非土匭,足猶釘痕異匏樽。

盂圓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後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題”,並鈐“古香”、“太樸”二印。

這件汝窯碗造型規整,胎質細膩,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稱精美的稀世珍品。

目前所見傳世宋代汝窯碗僅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越窯青釉瓜稜執壺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越窯青釉瓜稜執壺

越窯青釉瓜稜執壺,唐,高20.4cm,口徑5.8cm,足徑7.7cm。

執壺撇口,束頸,溜肩,長圓腹,圈足。通體呈四瓣瓜稜形,肩部一側置短流,另一側頸、肩之間置曲柄,與流、柄成十字形的頸、肩之間置雙系。通體內外及圈足內均施青釉。

此執壺造型圓潤飽滿,釉質潤澤,為唐代晚期越窯青瓷的代表作品。

青瓷的燒造至唐代已相當精美,浙江越州一帶所產的青釉瓷器,體現了唐代青瓷生產的時代水平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越窯青釉菱花口盤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越窯青釉執壺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德化窯白釉暗花膽式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德化窯白釉暗花膽式瓶

德化窯白釉暗花膽式瓶,清,高33.7cm,口徑6cm,足徑9cm。

瓶呈懸膽式。小口,細長頸,鼓腹,圈足。圈足內無釉。無款識。通體施白釉,釉面瑩亮。腹部暗刻花紋,刀法自然流暢。

清代德化窯白瓷與明代相比有一個顯著的差別,就是它的白釉不像明代那樣在釉中微微閃紅而呈“豬油白”色,清代德化白瓷色澤是釉層微微閃青,因此與明代相比,缺少了溫潤的感覺,這是胎、釉中含氧化鐵增加的結果。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德化窯白釉刻花玉蘭紋尊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邢窯白釉小壺

邢窯白釉小壺,唐,高10.5cm,口徑2.5cm,足徑5.3cm。

壺斂口,短頸,圓腹,圈足。肩一側有短流,對應一側有壺柄,柄上端飾裝飾結。

此壺造型小巧,釉質白潤,是河北邢窯唐代的產品。

唐代,邢窯是北方的著名瓷窯,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黃釉、黑釉、三彩品種。其產品不僅供國內使用,而且遠銷世界各地。邢窯遺址位於唐代河北邢州境內,中心窯場在今河北省內丘縣城關一帶。從窯址調查和發掘所出土的標本看,唐代邢窯白瓷有精、粗之分,以供不同階層人的需求。正如唐人李肇《國補史》所曰:“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

邢窯白釉玉璧形底碗,唐,高4.7cm,口徑15.6cm,足徑6.7cm。

碗唇口,腹壁斜出與水平面呈45°角,玉璧形底。釉色潔白,不用化妝土,施釉到足牆,光素無紋飾。釉質瑩潤。

邢窯白瓷胎骨堅實、緻密、厚重,胎土白而細潔,瓷化程度較高,扣之作金石聲。玉璧形底更為唐代邢窯白釉碗的典型特徵。

玉璧底碗始出現於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當時的南北方瓷窯中普遍燒製,如河北的邢窯、定窯,河南的鞏義窯,山西的渾源窯,陝西的耀州窯,浙江的越窯,湖南的長沙窯等都有實物或標本傳世。外國的很多古城、古遺址中也出土有中國出品的玉璧底碗。這種碗的品種主要是白瓷和青瓷。口邊有唇口和不帶唇口的兩種;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帶弧度;足一般寬而淺,中心凹處有的施釉,有的無釉。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磁州窯白地黑花花卉紋梅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磁州窯白地黑花花卉紋梅瓶

磁州窯白地黑花花卉紋梅瓶,宋,高39.4cm,口徑3cm,足徑9cm。

瓶小口,口下出楞,短頸,溜肩,瘦長腹。通體繪有黑彩紋飾。肩部繪雙層蓮瓣紋與朵花紋各一週,腹部繪主題紋飾纏枝花卉,花瓣肥大,花葉纖細捲曲。畫面雖然滿密,但花、葉主次分明,清晰可辨。腹下部亦繪朵花與上仰蓮瓣紋,與肩部紋飾相呼應。各層紋飾之間以弦紋相隔。

磁州窯中白地黑花裝飾的瓷器,最能體現出民窯那種粗獷豪放、雄健渾厚的藝術風格,人們習慣上將這種風格稱作“磁州窯型”。它最基本的特徵,是在白度不高且比較粗糙的胎體上施一層化妝土,以達到粗瓷細作的效果,然後在這層化妝土上施用各種裝飾手法,因而形成了磁州窯特有的風格。

白地黑花為宋、金、元時期磁州窯最具代表性的品種,裝飾效果類似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其紋飾均為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如山水、花鳥、人物、嬰戲、動物、詩、詞、曲、對聯、警句等,內容豐富。紋飾繪畫用筆簡練,線條明快,圖案結構自由,帶有繪畫性的構圖則表現故事和傳說的情節。所描繪的人物活動、飛翔的群雁、遊動自由的魚、水中搖擺的水草,以及畫中題詩等都形式自如活潑,富於生活氣息。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磁州窯白地黑花馬戲圖枕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磁州窯白地黑花馬戲圖枕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德清窯黑釉唾壺

德清窯黑釉唾壺,東晉,高9.9cm,口徑8.9cm,底徑9.4cm。

唾壺盤口,束頸,扁圓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因釉層在高溫熔融狀態下產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積釉處釉層較厚,堆積欲滴。釉面滋潤,開有片紋。

唾壺亦稱唾器,屬於衛生潔具。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曾出土署“女陰侯唾器”銘的漆唾器。瓷質唾壺始見於東漢,三國、兩晉時開始流行。東晉時期以青釉唾壺較為多見,黑釉唾壺少見。東晉時期燒黑釉瓷的瓷窯以浙江德清窯最為著名,經科學化驗其黑釉中三氧化二鐵含量達8%左右,故燒成後,釉面產生色黑如漆的效果。從這件唾壺的胎釉特徵看,亦應屬於德清窯製品。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東晉,高18cm,口徑7.9cm,底徑10cm。

壺盤口,短頸,溜肩,鼓腹。肩部一側飾雞頭形流,流內有孔與壺身相通,流嘴呈筒狀,雞冠高聳,雙目圓睜。與雞首相對的一側飾一彎形圓柄,上下分別與口沿、肩部相接,便於握持。肩部另外兩側各飾一橋形系,可穿繩提攜。壺施黑釉,釉層豐厚,釉面滋潤透澈,色黑如漆,勻淨無瑕。外壁施釉不到底,近足處露出褐色的胎體。

此器製作端正,各部位比例協調,尤其是以雞首裝飾壺體,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

雞頭壺是南北方早期瓷器的主要造型之一。始見於三國末年,流行於兩晉至隋,因壺肩部塑雞頭而得名。燒製的瓷窯有越窯、甌窯、福清窯等。早期的雞頭壺通常是在壺的肩部對稱地貼飾雞頭和雞尾,使其首尾相呼應,雞頭短小,無頸,且與壺體不通,純系裝飾。東晉時,壺體變大,雞頭由裝飾物變為具實用性的張口、引頸之壺流,短尾則變為圓形長柄。東晉晚期,壺的曲柄出現了龍首柄。南朝時,雞頭壺由圓渾變得細長,雞頸加高,雞冠高聳,龍首柄加長。唐以後,雞頭壺逐漸消失。

德清窯遺址位於今浙江省德清縣境內,所燒造的精良黑瓷別具一格,成為當時頗具聲譽的特殊瓷窯,同時兼燒青瓷。黑釉和青釉雖都以氧化鐵為著色劑,但黑釉中氧化鐵的含量比青釉中高,達到6-8%。東晉黑釉瓷以浙江德清窯為代表。常見的器物除雞頭壺外,尚見有碗、缽、盤、罐、盤口壺等日用器皿。其燒造歷史較短,大抵在東晉至南朝早期的一百多年間。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鈞窯玫瑰紫釉仰鍾式花盆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鈞窯玫瑰紫釉仰鍾式花盆

鈞窯玫瑰紫釉仰鍾式花盆,元—明初,高17cm,口徑23cm,足徑12cm。

花盆撇口,深腹,圈足。裡施天藍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口沿、足邊釉薄處呈醬色。外底塗刷醬色釉,有五個滲水圓孔。圈足及底部均刻標明器物大小的數目字“六”,但足內刻字線條較粗而深,應為原刻;底部刻字線條較細、較淺,可能為清宮後刻。

花盆的外形如同一座倒置的鐘,深沉而古樸。此件花盆為河南禹縣官鈞窯產品。鈞窯燒造的花盆式樣較多,見有葵花式、菱花式、海棠式、仰鍾式、長方形等,均為宮廷陳設用器,製作工藝非常考究。此件花盆造型沉穩、樸實,天藍和玫瑰紫色釉交相輝映,典雅絢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鈞窯灰紫釉渣鬥式花盆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鈞窯月白釉梅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鈞窯天藍釉三足筒式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魯山窯花瓷腰鼓

魯山窯花瓷腰鼓,長58.9cm,鼓面直徑22.2cm。

腰鼓廣口,纖腰,鼓身凸起弦紋7道。通體以花釉為飾,在漆黑勻淨的釉面上顯現出片片藍白色斑塊,宛如黑色閃緞上的彩飾,優美典雅。

腰鼓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木腔樂器,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不僅被吸收進唐樂,且又燒製成陶瓷腰鼓,別具特色。20世紀70年代,故宮博物院與河南省博物館的文物工作者根據唐人南卓撰《羯鼓錄》中有關“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的記載,赴河南魯山調查窯址,發現了黑釉花瓷腰鼓殘片,其特徵與傳世腰鼓完全一致,從而證實了這件黑釉花瓷腰鼓確係河南魯山窯製品。

此腰鼓造型碩大規整,線條柔和,紋飾奔放,通體漆黑明亮的黑釉與變幻多姿的藍白色釉斑相互襯托,如雲霞飄渺,似水墨渾融,裝飾效果很強,堪稱傳世唐代瓷器中的精品。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魯山窯黑釉藍斑壺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花瓷罐

花瓷罐,唐,高21.2cm,口徑7.9cm,底徑9.1cm。

罐撇口,短頸,溜肩,腹略鼓,腹下收斂,近底處深刻弦紋一道並微撇,平底。通體施黑褐色釉,施釉不到底。罐身飾以3個連續的藍色大斑塊。

此罐釉色烏亮,襯托著天藍色不規則大片葉狀塊斑,鮮明活潑,類似這樣完整的器形,在同類作品中較為少見,系河南魯山窯所產花瓷中的精品。

花釉瓷在古代文獻中稱“花瓷”,是唐代瓷器工藝的新創造,燒造花釉瓷器的窯址主要分佈在河南省,目前已知,河南魯山、內鄉、禹縣、郟縣窯等均燒造花釉瓷器。此外,在山西交城也發現燒造花釉瓷器的遺址。花釉瓷是用含兩種不同金屬氧化物呈色劑的釉料,在坯體上兩次施釉,高溫燒成。其特點是在黑釉、黃釉、天藍釉或茶葉末釉等地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斑塊,多少不等,或規整,或飄灑。或深色釉襯出淺色斑,或淺色釉地上飾以深色斑塊,互為襯托,頗為醒目。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鞏義窯絞胎枕

鞏義窯絞胎枕,唐,高8cm,長12.5cm,寬8.8cm。

此枕造型小巧,呈長方形,枕面前低後高,前側有一通氣孔。枕面及枕側面以白、褐兩色胎土絞出的五瓣團花紋樣數組裝飾,外罩黃釉。

經與窯址採集的標本相互印證可以斷定,此絞胎枕屬於河南鞏義窯產品。鞏義窯絞胎器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絞胎,即以深、淺兩色胎泥相互絞合在一起再成型;另一種是貼面絞胎,即先將兩種不同顏色的胎泥絞合在一起,絞出不同的紋理,再切成薄片,用胎泥將薄片粘貼到器物上。這種做法一是為了節省絞胎原料,二是為便於做出各種圖案花紋。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鞏義窯綠釉小壺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鞏義窯三彩雙系罐

鞏義窯三彩雙系罐,高12.5cm,口徑13.5cm,底徑6.9cm。

罐呈扁圓形,口內斂,平底,口外兩側各有一系。器內施黃釉,外壁以綠釉為地,上以白、黃、綠三色點染花朵。器施半釉不到底,露胎處呈白色。

此罐器型雖小,但豐滿端莊,模製成型的雙系是唐三彩罐的一個主要特徵。此罐以瓷土作胎,胎體堅緻潔白,燒成溫度較高。在鞏縣三彩窯址中曾採集到與此罐雙系及彩斑相同的殘片,由此可知此罐為河南鞏縣窯產品。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當陽峪窯剔花缸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當陽峪窯剔花缸

當陽峪窯剔花缸,宋,高34.5cm,口徑16cm,足徑12.6cm。

缸唇口,溜肩,深腹,圈足。灰褐胎,施白色化妝土。外壁通體以剔花裝飾,器口至腹部共剔紋飾5層,依次為花葉紋、回紋、纏枝牡丹、回紋、花葉紋。

此罐色彩鮮明,對比強烈,紋飾繁縟生動。

剔花瓷器的做法是先在灰褐色胎上施一層潔白的化妝土,劃出紋樣,再將花紋以外的地子上的白色化妝土剔掉,露出灰褐色胎,形成深色地子襯托白色花紋的裝飾效果。宋、金時期,我國北方山西、河北、河南的一些瓷窯為了解決當地制瓷原料不夠純淨給瓷器生產帶來的弊端,另闢裝飾蹊徑,大量採用剔花裝飾,其中以河南當陽峪窯的產品最受人稱道。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吉州窯玳瑁釉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吉州窯玳瑁釉罐

吉州窯玳瑁釉罐,宋,高11cm,口徑12cm,足徑3.2cm。

罐唇口,短頸,鼓腹,淺圈足。罐外壁施玳瑁釉,罐內及底部素胎無釉。

此器外壁黑色的地釉和姿態各異的黃褐色斑紋,與天然玳瑁極為相似,別具一番情趣。

玳瑁釉是一種窯變釉。其作法是在器物上先施一種氧化鐵含量較高的釉料,然後再隨意甩灑一種氧化鐵含量較低的釉料,燒成時產生交融、流淌,千變萬化,惹人喜愛。玳瑁釉是吉州窯瓷器上常見的一種釉,以這種釉裝飾的瓷器主要有瓶、罐、爐、碗等。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吉州窯白地黑花捲草紋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吉州窯剪紙貼花小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吉州窯黑釉剔花梅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西村窯青白釉褐斑刻劃鳳紋大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西村窯青白釉褐斑刻劃鳳紋大碗

西村窯青白釉褐斑刻劃鳳紋大碗,宋,高8.9cm,口徑33.3cm,足徑9.5cm。

大碗折沿,弧壁,圈足。通體施青白釉。碗內底刻鳳紋,並飾有5組規則的褐色點彩。內壁刻纏枝蓮花紋,花紋上隨意點綴褐色彩點。碗外壁素面無紋飾。

此碗形體大而規整,以刻花與點彩相結合進行裝飾,繁而不亂,為宋代西村窯瓷器的代表作。

青白釉刻花加褐色彩繪是西村窯特有的品種。這種點彩手法在廣州晉墓出土的青釉器中已有發現,可見它是由晉代流傳下來的。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西村窯青白釉鳳頭壺

西村窯青白釉鳳頭壺,宋,高16.8cm,口徑4.2cm,足徑8.4cm。

壺頂部為鳳頭形,高冠,大眼,曲喙,鳳頂花冠為注水口。長頸上凸起三道弦紋,圓腹豐滿,寬圈足。壺體一側為長圓形彎曲的流,另一側為圓柱形柄(流、柄為後修補)。腹上部刻劃纏枝花卉紋,下部刻劃蕉葉紋。通體施青白釉,釉層較薄。

此件鳳首壺之造型雖源於隋、唐時期受波斯風格影響的器物,但它的器腹等部位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隋、唐時期的鳳首壺壺腹多修長,並在上面堆貼紋飾,而此壺腹部造型圓鼓,裝飾手法採用刻劃花。經與窯址調查所採集的標本對比可知,此壺為廣東西村窯製品。

西村窯的瓷器主要用於外銷,目前國內的出土物及傳世品都非常少,而在東南亞一帶特別是菲律賓則有大量出土。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廣窯楸葉式洗

廣窯楸葉式洗,明,高6.7cm,長26.3cm,寬18.9cm。

洗通體仿楸葉形,內外雕刻凹凸的葉脈,葉邊堆貼4朵盛開的花,並刻出7枚花蕾。胎體厚重,釉層凝厚,深藍色釉中滲化出蔥白色雨點狀花斑。此洗造型新穎,窯變花釉揮灑自如,捲曲的葉邊彷彿被微風吹動,頗有天然韻致。

石灣窯簡稱“廣窯”,是利用當地自然資源製作陶瓷的古窯址,其窯變機理與宋代鈞釉相同,但燒造出的窯變釉陶瓷的外觀效果與宋代鈞窯瓷器相去甚遠,頗具濃郁的地方特色。石灣窯以藍色為基調,而宋代鈞窯之窯變釉則以紫紅色為基調。從傳世品看,石灣窯仿鈞釉多為藍色釉中夾雜白、紅、紫等色,絢麗多彩,斑駁陸離,獨樹一幟。

石灣窯位於今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創燒於宋,興盛於明、清兩代。明代曾大量燒造黒釉、醬黃釉瓷器,並仿製南北名窯產品,其中以仿鈞窯最為著名,被稱為“廣鈞”。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石灣窯仿鈞釉鼓釘三足花盆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石灣窯仿鈞釉三足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淮南窯青釉劃花蓮瓣紋四系盤口瓶

淮南窯青釉劃花蓮瓣紋四系盤口瓶,隋,高43cm,口徑15cm,足徑13.5cm。

瓶盤口,長頸,溜肩,肩部置四個由雙股泥條製成的豎系,鼓腹,腹以下漸斂,近底處外撇。通體施青綠色釉,釉僅及腹下部,釉下施有潔白的化妝土,釉面開有片紋。釉下紋飾為劃花和印花,頸、肩部均戳印圓圈紋,肩部有兩道劃花紋飾,上為覆蓮瓣紋,下為忍冬紋,腹部三道劃花紋飾,上下均為覆蓮瓣紋,中為忍冬紋,每層紋飾間均以弦紋相隔。由於考古工作者在安徽淮南窯遺址曾發現這種四系盤口瓶標本,在安徽地區隋代墓葬中也曾出土這類四系盤口瓶,由此推斷,這件四系盤口瓶應為安徽淮南窯製品。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淮南窯青釉印花高足盤

青釉印花高足盤,隋,高12.5cm,口徑27.5cm,足徑14.5cm。

盤直口微外撇,盤心坦平,有印花裝飾,並有5個支釘痕,下承以空心喇叭狀高足。內外施青釉,外壁僅施半截釉。

此件高足盤釉色偏黃,從其胎釉特徵看,應屬安徽淮南窯製品。

高足盤是南北方瓷窯普遍燒造的器物。從考古發掘資料看,高足盤最早見於北朝,北齊天統三年(567年)墓葬中即出土青釉高足盤。這種器物在隋代比較流行,隋代的繪畫、壁畫上都有所見。目前發現隋代燒造高足盤的瓷窯有河北的賈壁窯,河南的安陽窯、鞏義窯,安徽的淮南窯,湖南的湘陰窯,四川的邛窯等。上述瓷窯主要燒造青釉高足盤,釉色淡青而透明,有些可見胎上的黑點雜質。河南的鞏義窯在唐代還燒造三彩高足盤。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四川邛窯青釉褐彩四系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邛窯綠釉燈盞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邛窯綠釉燈盞

邛窯綠釉燈盞,唐,高3.7cm,口徑13cm,足徑6.8cm。

燈盞敞口,直腹,腹下漸收,平底。胎體厚重。裡及外壁上部施綠釉,釉薄而失透,勻淨無光澤。外壁下部素胎無釉。

油燈頗顯別緻,碗形燈為夾層,中空,夾層內可注水降低油燈的熱度,減少油的過熱揮發,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四川地區的唐代瓷窯以邛窯最為著名,唐代是邛窯的極盛時期,窯址也以這一時期的遺物最為多見。器物一般胎體較厚,胎色多種,以紫紅色胎為主,還有灰色、土黃色、黃中帶褐色胎等。胎中有分佈均勻的細砂料。胎釉之間往往施一層白色化妝土。釉色品種有青釉、青釉褐綠斑、青釉褐綠彩繪等,與湖南長沙窯有不少共同之處。邛窯燒造的器物大致可以歸納為生活用具、文具、玩具和各種瓷塑等。生活用具造型多樣,有碗、壺、洗、盤、瓶、罐等,不少器物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其他唐代瓷窯中頗為少見。邛窯瓷器的裝飾紋樣較簡單,除青釉褐綠斑、褐綠彩繪外,以點彩裝飾較為多見,或用褐色斑點組成紋飾,或用褐彩點成一圈,中央點綠彩。也有用褐、綠兩色斑點間隔排列組成紋飾者。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

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唐,高2.9cm,口徑15cm,足徑10.2cm。

盤敞口,盤心坦平,下承以三足。通體內外施釉,黑色釉地上呈現藍、白交融的花斑。外底中心無釉。

窯變釉產品在唐代被稱作“花瓷”。燒製時一般是在黑色或醬色等深色釉上潑灑大塊藍、月白、灰白色斑紋。在高溫燒製過程中,不同色釉流動並互相浸潤,呈現出窯變的藝術效果。對古瓷遺址的調查和發掘表明,唐代燒花瓷的瓷窯有河南魯山、郟縣、內鄉、禹縣、登封窯,山西交城窯,陝西銅川窯等。器物造型有罐、執壺、花口瓶、三足盤、缽、葫蘆瓶、腰鼓等,其中以執壺和罐最為多見,三足盤較為罕見。將此件三足盤與窯址出土的標本相互印證可以發現,此盤屬於河南郟縣窯產品。

花瓷以其斑駁陸離的藝術效果迎合了唐人所追求的粗獷豪放的審美趣味,唐代以後即停止燒造,至北宋時期河南禹縣窯又創燒了一種銅紅窯變釉,但與唐代花瓷不甚相干。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郟縣窯黑釉月白斑雙系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修武窯絞胎罐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修武窯絞胎罐

絞胎罐,宋,高9cm,口徑3.6cm,足徑5.1cm。

罐小口,豐肩,鼓腹,平底。口、底部施白釉,罐身以褐、白兩色泥料揉絞出有如羽毛樣花紋,新穎奇特。

此罐花紋與修武窯所出標本極為相似,而且口施白釉的做法在修武窯也很常見,因此推斷此罐可能為修武窯製品。

絞胎工藝始於唐代,借鑑漆器犀毗工藝,以不同顏色的胎土絞成各種圖案,如羽毛紋、樹葉紋、木紋、雲朵紋等。由於絞胎工藝複雜,因此,目前所見器物一般均為小件器,常見的有盤、碗、小罐、小壺、枕等。宋代燒造絞胎產品的瓷窯較多,目前已知有河南郟縣窯、登封窯、寶豐窯、新安窯、修武窯及山東淄博窯等。傳世品有碗、缽、罐、壺等。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建窯黑釉兔毫盞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建窯黑釉兔毫盞,宋,高5.8cm,口徑12.8cm,足徑3.9cm。

盞撇口,斜直壁,小圈足。胎呈鐵黑色,裡滿釉。外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垂流如淚痕。碗口釉呈醬色,口下漸為褐黑相間,近裡心為純黑色。釉中有絲狀黑褐色兔毛般結晶,俗稱“兔毫斑”。

宋金時期,兔毫盞在我國很多地方如江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都有燒製,其中以建窯所燒“建盞”最為著名。

由於宋代建窯兔毫盞名氣很大,所以一些宋代文人對它多有讚美之辭,如蔡襄《茶錄》雲:“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元,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這件玉溪窯玉壺春瓶是1973年在雲南祿豐元代火葬墓中出土的實物資料。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德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玉溪窯青花器的胎質酥鬆,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德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具有一定的活潑藝術效果,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霍縣窯白釉凸花帶字小碗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霍縣窯白釉凸花帶字小碗

霍縣窯白釉凸花帶字小碗,金,高3.8cm,口徑10.8cm,足徑3.3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體施白釉,碗心有一週無釉,這種無釉的現象被稱作澀圈。內壁印有10組花卉和文字“郭窯”、“瓷器”。

此碗特別之處在於其花卉和文字裝飾,文字巧妙地穿插於花卉間,既是一種裝飾,又是一種廣告語,得以宣傳窯主。宋、金時期,許多民窯窯場為了市場競爭、擴大銷路都採用這種行銷手段。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綠釉剔刻花紋執壺

綠釉剔刻花紋執壺,宋,高23cm,口徑5cm,足徑9.4cm。

器直口,長頸,橢圓形腹,壺體一側為長圓形彎曲的流,另一側為圓柱形柄,圈足。頸部兩側對稱貼塑花紋。通體施綠釉,釉層較薄,露胎處呈黑褐色。腹部以剔刻的四條豎道為一組間隔出六個開光,開光內剔刻折枝花卉。

此壺造型、釉色都獨具特色,特別是壺腹部採用剔刻花紋工藝,利用胎、釉形成的色調差異造成淺浮雕的藝術效果。20世紀80年代在四川廣元瓷窯鋪窯址曾採集到與此壺相類似的瓷片標本,此壺可能為四川廣元窯器物。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密縣窯珍珠地鸚鵡紋枕

珍珠地鸚鵡紋枕,唐,長17cm。

瓷枕腰圓形,枕面以排列細密整齊的珍珠紋為地,中心刻劃一隻展翅飛翔的鸚鵡,外周輔以白色的卷草紋。枕四周戳印相間排列的圓圈紋及朵花紋。

紋飾線條細膩流暢,鸚鵡形象栩栩如生。此枕當為河南密縣窯的產品。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登封窯珍珠地劃花雙虎紋瓶

登封窯珍珠地劃花雙虎紋瓶,宋,高32.3cm,口徑7.3cm,足徑9.5cm。

瓶形似橄欖,圈足。胎為灰褐色,施白色化妝土。瓶身刻劃二虎,一站立,一行走,呲牙翹尾,均矯捷兇猛, 搏鬥於草叢中,襯以洞石、芭蕉,近底處有一週蓮瓣紋。圖案以外空白處戳印珍珠形小圓圈。

此瓶製作規整,線條流暢,色調和諧,繪畫生動寫實,筆法蒼勁有力,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登封窯作品。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琉璃廠窯黃紫釉雙系壺

琉璃廠窯黃紫釉雙系壺,宋,高17.1cm,口徑6cm,足徑7.1cm。

壺直口,無頸,長圓腹,淺圈足,一側置曲狀流,相對稱一側為短柄,肩部飾雙系。壺體外腹上部施黃釉,中間施紫釉,釉面飾淺黃色交叉狀複線紋共四組,下腹部及足部露紫黑色胎體。

此器造型古拙質樸,交叉的複線色彩鮮豔,與紫色的胎體及釉面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格外醒目。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琉璃廠窯黃褐釉彩繪雙魚紋盆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琉璃廠窯弦紋加彩單耳缸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蕭山窯青釉劃蓮瓣紋盤

蕭山窯青釉劃蓮瓣紋盤,晉,高4.5cm,口徑24.2cm,足徑9.6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通體施青釉。盤心有四個較大的支釘痕,內壁刻劃一週蓮瓣紋,紋飾清晰簡練,自然流暢。從盤心至口沿處還刻劃了四組弦紋。

蕭山窯所處位置在戰國時期是越國故地,是浙江原始青瓷產地之一,南朝繼續燒製瓷器,其特點是胎色灰白,釉面青黃,其中蓮瓣紋飾產品具有佛教藝術色彩,反映了當時佛教在我國已經得到廣泛的傳播。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餘杭窯青釉菊花小盒

餘杭窯青釉菊花小盒,宋,高4.1cm,口徑4.9cm,足徑2.8cm。

盒扁圓形,分蓋及身兩部分。蓋面隆起,中央突起圓形臺階一層,圓珠鈕。蓋面刻劃菊花紋,圓形蓋鈕仿如菊花的花蕊。盒身直口,直腹,腹下折收,淺圈足。盒通體施青釉,釉面勻淨,有細碎的紋片。

瓷盒在唐代已出現,南宋時各地瓷窯無不燒造,造型多樣,有蓮瓣盒、菊瓣盒、八方盒、瓜式盒等等,其用途多作為古代婦女梳妝的用具。此器小巧精緻,刻花線條纖細圓潤,奔放有力,寥寥數筆即刻劃出一朵盛開的菊花,使素靜的釉面增添了幾許雅緻的情趣。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福清窯黑釉盞

福清窯黑釉盞,宋,高6.5cm,口徑12.5cm,足徑4.5cm。

盞敞口,深腹,圈足。內外施黑釉,釉色均勻,釉面呈現出細絲狀條紋,仿如小兔的毫毛一般,故稱“兔毫”紋。口沿處失釉呈醬色,外壁施釉不到底,釉厚凝聚處呈淚痕狀,近足處及足底素胎無釉。

我國是茶的故鄉,早在三國時期民間就有飲茶的習俗,至宋代飲茶之風盛行,上至宮廷,下至平民,無不喜好飲茶。王安石在《議茶法》中稱:“茶之為民用,等於料鹽,不可一日以無。”當時鬥茶之風頗盛。宋代的茶葉通常製成半發酵的膏餅,飲用前先把膏餅碾成細末放在茶盞內,再沏以沸水,水面會沸起一層白沫。鬥茶者先要鬥其茶色,以青白為勝。其次鬥其水痕,以茶湯在茶盞周圍沾染一圈茶痕,先退去者為負。黑釉茶盞襯托白色茶沫最適宜鬥茶,因而受到鬥茶者的喜愛。南、北方瓷窯大量燒製黑釉茶盞,尤以福建北部地區最為突出,福建建窯黑釉茶盞一度曾為宮廷御用。

此器為福建福清窯燒造。福清窯黑釉茶盞釉色漆黑光亮,兔毫紋向外放射,極為美觀。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醴陵窯釉下五彩花鳥紋瓶

醴陵釉下五彩花鳥紋瓶,清宣統三年(1911年),高30.3cm,口徑6.3cm,足徑6.3cm。

瓶撇口,細長頸,長圓腹,圈足。瓶內外通施白釉。胎體輕薄。以釉下五彩繪花鳥紋,色彩淡雅。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宣統三年湖南瓷業公司”款,外圍綠彩雙圈。

湖南瓷業公司是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由熊希齡(1870—1937年)在湖南創立。在我國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窯釉下五彩瓷在製作技術和裝飾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平,堪稱陶瓷藝苑中的一支奇葩。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嶽州窯青釉碗

嶽州窯青釉碗,唐,高8.1cm,口徑16.4cm,足徑8.3cm。

碗口微撇,淺腹,闊底,圈足。腹刻蓮瓣紋。裡外施青釉,釉薄而不勻,釉色青中閃綠,釉面有細密開片紋。

嶽州窯位於湖南湘陰縣城堤境一帶,是隋代湘陰窯的所在地,唐時隸屬嶽州,故稱“嶽州窯”。唐代嶽州窯的瓷器胎壁較薄,比較粗松,呈鐵灰色,釉色明亮,底足有釉,器物精緻,少裝飾。多采用支釘燒法。經科學的考古調查和化學分析,嶽州窯青瓷所施青釉是一種氧化鈣(CaO)含量較高的石灰釉,這種釉在還原氣氛下,如果掌握得好,便會呈現純正的青色,如果還原氣氛控制得不好,就會出現各種深淺不一的青黃色釉。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嶽州窯青釉劃花蓮瓣紋盤口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靈武窯黑釉剔花瓶

歷代窯口圖片對比大全

靈武窯黑釉剔花瓶

靈武窯黑釉剔花瓶,西夏,高38cm,口徑5cm,足徑10cm。

瓶小口,短頸,折肩,直腹,瘦足,淺圈足。通體施黑釉近足部。腹部剔劃紋飾,兩側花形開光內各剔刻折枝花卉紋一組,開光外以劃花海水紋作地子。

此器紋飾質樸豪放,與硬朗的造型、粗糙的胎質相得益彰。此瓶的胎、釉特徵及裝飾手法與文物工作者調查、發掘寧夏靈武市磁窯堡所獲得的標本一致,由此可斷定此瓶系靈武窯產品。

西夏地區的瓷器燒造深受磁州窯系瓷窯的影響,釉色有白釉、青釉、褐釉、黑釉、茶葉末釉等,裝飾風格亦有些相近,有白釉剔花、白釉劃花、黑釉剔花、白釉點褐彩等品種。裝飾多以花卉紋為主,造型硬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