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中國房產預售制度取消在即!

取消預售制,房地產的重磅炸彈

突發,中國房產預售制度取消在即!

進入9月以來,中國經濟感受到的是秋風陣陣帶來的涼意,房地產首當其衝。

9月23日,萬科董事長鬱亮的內部講話被曝光了:

未來三年只要活下去!

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光是因為房企當前債務高企、資金回籠速度緩慢、利潤薄弱的現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在9月22日,爆發了一條讓所有房企瑟瑟發抖的消息,取消房地產預售制。

9月21日,住建部要求廣東、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遼寧等幾個省份在9月25日前評估取消預售證事項。是保留預售證,還是提高預售證門檻,還是乾脆取消預售證?請這些省份給出各自的答案和理由並上報。 9月22日,廣東省住建廳就此的建議是“取消預售制度”。為此,廣東省房協將文件下發給了各副會長單位,讓開發商全面評估此事的可行性和影響。

取消預售制,不言而喻,就是大大減緩了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回籠速度。這對目前已經危機重重的房地產行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經過了三天假期激烈的討論,今天房地產板塊領跌A股,跌幅達3.03%。其中萬科A下跌4.5%、保利地產下跌6.01%,跌幅超過5%的在A股上市的房地產公司有8家,而在香港上市的碧桂園下跌5.57%、恆大下跌3.55%。要知道,上週房地產還是整個A股領漲的板塊呢,突然一個消息,就涼涼了。

現房銷售是趨勢

到目前為止,這項政策也只是處於評估期,或者計劃期,並未真正實施。但這是一個重大信號,就好比房產稅一樣,到目前為止也都還只是討論期,但是房產稅這個預期對房地產的真實影響還是很大的。

政策永遠都是順應趨勢的,取消預售制對於房地產的意義就是去槓桿。

預售制對於房企的好處是:極大地縮短了房企現金流回籠的週期,在降低房企資金斷裂風險的同時,有效地滿足了房企規模龐大的融資需求。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顯示,“定金和預收款”一項始終佔據了重要份額,維持在20-30%的比重,佔比超過“銀行貸款”項目的2倍,是房企開發資金的最主要渠道來源之一。

可以看到,預售制已經成為房企融資的一個主要渠道,說白了,它就是一種加槓桿的工具。槓桿是一個好東西,他能推動一個房企的快速增長,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玩得不好,也很容易出問題。

由於瘋狂加槓桿,目前房地產企業幾乎成為了中國槓桿率最高的行業。

大約在一個月前,碧桂園還是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大談資,主要是因為兩點:一是碧桂園由於趕工期而放棄質量,項目頻頻出事;一是碧桂園的高負債,當時的負債率是89%,負債1.26萬億,淨資產僅1224億,成為中國負債率最高的房地產企業。

然而,這一記錄最近又被刷新,當前負債第一的寶座已經歸融創所有。目前融創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91.92%(負債/資產)。

通常房企負債率低於75%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超過75%就有一定風險,超過80%風險就已經很高,而融創竟然達到了91.92%!

2016年、2017年,房價暴漲,房企股票也暴漲,房企也大膽地加起了槓桿,負債率一路高攀,原因很簡單,大家都在加槓桿,誰不加誰就要落後。所以,碧桂園加到了近90%,而融創直接加到了超過90%。到目前為止,中國房企負債率前10排行榜上已經沒有負債率低於80%的企業了。

過去兩年瘋狂加槓桿的房企,今年可能慌的一比。

融創孫宏斌在8月31日中期業績會上終於說出了心裡話:

我們現在是安全第一!

孫宏斌變了,當初150億接盤樂視網時可沒想著什麼“安全第一”呢。不過那時候的融創可能還沒意識到危機吧,或許他們期盼著下半年會大放水。

如今的孫宏斌可能比碧桂園的楊國強、萬科的鬱亮還要慌。

高槓杆不僅對房企本身來說是一項重大風險,它甚至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定時炸彈。

突發,中國房產預售制度取消在即!


就拿房屋預售來說,在房地產行業錚錚向榮的黃金時代,預售房款買房的業務是沒有什麼風險的,因為到期房子一定能交得出來。但是目前的房地產可能已經進入冬天,萬億那家房企在項目完成之前破產或者跑路了,首先遭殃的就是那些交了預收款的業主,他們可能血本無歸。

所以,我們必須主動去槓桿。

房企怎麼去槓桿?除了減少銀行貸款外,廢除以往的加槓桿工具——房屋預售也是一個好辦法。

所以現房銷售是趨勢。

央行不會放水救房地產

借用萬科在2012年的觀點來說說,“房地產的黃金期已經過去,現在進入白銀期”。想想也對,真正的黃金期應該是2008年、2009年,而如果2012年黃金期就已結束,那麼現在呢?恐怕已經是“青銅期”了吧。

然而,大多數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的理由是央媽可能會放水。

房地產會不會迎來“第二春”也主要取決於央媽會不會放水。

那麼,央媽會放水嗎?

其實,今年的貨幣政策總體看來,還算是寬鬆的,目前為止央媽已經操作了三次降准以及十幾次MLF,向市場注入了數萬億的流動性。

但今年的寬鬆跟2008年、2015年的寬鬆似乎不大一樣,今年寬鬆主要是定向寬鬆,放出來的流動性不像往常一樣大規模流向房地產和股市,而是去了中小企業,去了債轉股,目的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以及破產潮的難題。

突發,中國房產預售制度取消在即!


房企們只能乾瞪眼。

事實上,今年的宏觀調控水平確實成熟了很多,這反映了中央關於中國經濟脫虛向實的決心。

房企只能拋售保命

房企的困境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來看,以前當房企遇到困難時是怎麼樣操作的吧。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嚴重的“房地產崩盤”發生在2008年初,受金融危機影響,深圳房價從最高的17500元/平米(均價12500元/平米)跌到最低7300元/平米,很多地方房價直接腰斬。

那這一輪下跌是什麼引起的呢?主要源自房企的降價拋售,當年的房企跟如今一樣,負債率很高,再加上金融危機的衝擊,很多企業直接破產,有的則是以打折促銷的方式快速賣掉手上的房子好回收現金。當年的萬科,由於降價銷售,售樓部還經常被業主打砸呢。

打折和降價容易產生跟風,因為誰的動作慢了,誰手上的房子可能就無法脫手,這樣,在房企的大拋售之下,2008年一線城市的房價暴跌。

不過後來央媽大放水,房價又漲起來了。

如今的房企,如果再次面臨險境,它們也會選擇同樣的方式。

而最近,廣州各個地區的房產商們已經開始主動降價了。房產商們大肆打折出售房子。

其中恆大的營銷廣告還刷屏了:

突發,中國房產預售制度取消在即!

可以預見,如果房產預售制正式取消,這次房企為了保命也只得趕緊降價拋售了。而這一次,央媽可能不會選擇放水救市。

所以,我們正面臨房價暴跌的風險。所以做好準備吧,危機爆發之前,現金為王!

有才君友情提示:本文禁止轉載到其他平臺,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你們激情轉發~

有才金銀頭條號,為你解讀身邊正在發生的財經大事!

金融圈裡無小事,風裡雨裡,有才等你,老闆,點個關注再走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