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有網傳消息稱,廣州市個別區域樓市將取消限價銷售。消息一出,迅速在網上發酵,引發全國熱議。
為何華南一城的政策調整,會牽動全國人民的心?
也許是感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心”,當晚,廣州市住建委發文回應:將繼續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執行現行各項調控措施不動搖,繼續嚴格對新建商品住房開展價格指導。

但是,對於這種頗具“中國式藝術”的回應,普通群眾向來是不懂如何解讀的。從目前彙總的信息來看,本次廣州只是選擇了外圍增城、南沙、花都三區作為“試驗田”,三區的房價將按真實價格備案,也就是說網籤價即真實售價;一經定價,半年內不得調價;同一預售證退房套數及面積不得超過總簽約量的3%。
廣州市此舉,讓人不由得浮想聯翩。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似乎並未如期到來,各地頻現新房打折、二手房降價、土地流拍甚至購房者退房維權等事件。這在令各方焦頭爛額的同時,也為樓市敲響了一個警鐘——現有政策是否還能繼續適應當前的樓市環境?

其實,不僅廣州,放眼全國其他任一城市,房價漲跌都會引發強烈關注。原因無他,在於無論何時,房子都是一個熱門話題。剛需群體需要一套房子“收買”丈母孃,投資客也需要房子來“財務自由”。況且,廣州畢竟是四個特大城市之一,又是華南區域的中心城市,當地政府的任何一舉一動都會被當作“指導文件”來對待,瞬間撩撥購房者的內心。
現在回顧一下,廣州市本次的政策調整,究竟會給買賣雙方帶來哪些實質性影響呢?
首先,對於地產商而言,之前由於受到行政調控,價格長久以來並未真實反映出當前市場的真實情況,所以才催生出眾多的“陰陽合同”。
其次,對於購房者來說,本次調整雖非取消限價,但是放寬限價門檻,終究也是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之前在準備首付款時,需要預備一部分裝修、車位、儲藏室款項,無形中加重剛需負擔;現在,首付款雖然依舊不菲,但終究避免了“雙合同”帶來的裝修欺詐等問題,從側面上減少了業主維權事件的發生。
通過這次的事件不難發現,既要控制房價上漲,也要防範房價大跌仍是主方向。作為普通百姓一生之中最為重要的資產之一,本輪調控效果幾何,且行且看!
深度熱搜,聚焦當前社會熱點話題,歡迎大家在文末評論區留言互動哦!
閱讀更多 深度熱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