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楼市不断“减持”,买房还是卖房比较划算?

西安楼市不断“减持”,买房还是卖房比较划算?

这是个好时代,也是个坏时代……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的这句话,犹如一位深邃的思想者,在晨钟暮鼓中警醒着世人。

同样,“这是个好时间点,也是个坏时间点”,西安楼市上的购房者,也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附加值”没了

9月20日夜间,对于很多有多套房子、尤其是有学区房的人来说,注定会寝食难安,会辗转反侧……

这天下午,西安市房管局、西安市工商局、西安市教育局,三局联合发文,禁止房屋销售与学区、学校相关联。好腻害!一纸通知,把房子的“附加值”给剥离了,那房子会降价吗?

西安楼市不断“减持”,买房还是卖房比较划算?

的确,当房子已成为大多数家庭最主要的资产配置方式和投资行文,对于楼市上的任何“风云变化”,都会寝食不安,坐卧难耐……

朋友的朋友大头哥也坐不住了,不等彻底睡醒,就把信息发过来了。“伙计,听说有规定,房子不和学区挂钩了,你看房我那房子会不会降价?哥可是在高位时买的,要是赔了,你嫂子要和我拼命……”

不仅如此,大头哥又把电话打过来进一步询问,这张突然降临的通知,究竟会对楼市造成多大影响。

能造成多大影响,暂时不好说,但“学区房”概念要“凉”估计是大概率事件。学区房作为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是特殊环境下的一个产物。这几年,房价有起有落,但作为房子里的“贵族”,学区房却一直坚挺,甚至逆势拔高。以至于一些拥有学区房的主儿们,身材也随之倍增。

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学区房引起的摩擦和误解却时有发生,一些误以为有了学区房就能让小孩上学的业主们,更是把学区房当做进入名校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这纸通知,可谓是给“学区房”和楼市不规范广告宣传上了一个“紧箍咒”。

有人说,这一举措,似乎给最近“凉意”渐现的楼市,又增加了一丝寒意;也有人说,买房不要轻信承诺,要看实际,就像买保健品一样,不看广告看疗效。

大头哥的朋友也说,作为房子,从来就只是那个钢筋水泥垒起来的空间而已,至于升值和附加值,可能只是人为增加的一些概念而已,用一套房子来获取进入名校的门票,或借助这个空间来套取现金,或许,你可能只是中了别人的算盘而已。

西安楼市不断“减持”,买房还是卖房比较划算?

“凉”了

仿佛一瞬间,火爆了两年的西安楼市,开始回归理性了。大头哥也说,最直观的感受是,自己所住楼16层的那个样板间,以往每天看房的人,都能把电梯用烂,可如今,一周都见不到一个看房的了。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8月份楼市成交数据显示,月内一线城市成交量企稳回升,各二三线城市纷纷出台政策继续深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楼市成交同环比均升,预计未来二三线城市市场将逐渐趋稳,市场将逐步降温。

而且,包括北京、济南、南京、武汉、西安、深圳、天津等地也陆续宣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

“是风总会过去,是雨就会停止,楼市也是一样的,不可能妖风不停。”业内大拿老李说,今年以来,西安楼市一路坚挺,自然有上一波行情持续造成的影响,但也不乏借着一些概念,进行相互哄抬的可能,从整体上影响了楼市的平稳。

老李坦言,你看最近一些楼盘的登记情况,比如曲江的那个叫三什么什么的,好几天了,才登记了几个人,而朋友圈里,也有一些销售人员进行公开叫卖了,可见,未来一段时间,西安楼市逐步分化,将是大趋势,相对于前者自动不动“千人抢房、排队买房”的跟风时期,当下反而是我们重新考量房子价值、冷静选择优质楼盘的时候。

西安楼市不断“减持”,买房还是卖房比较划算?

该不该买房?

房价其实就是一座城市的股票,有持续加仓,也有不断“减持”,对于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好多城市都从政策上对楼市进行减持,而手握众多“股票”的人们,自然会反问,现在该不该卖房?现在该不该买房?

对于这个问题,大头哥的朋友小张也不止一次的问过。他还说,现在真不知道还能干些啥,好像除了买房子,再没有什么能抵制通胀,能对资产进行保值了。

那么,现在现在到底该不该买房?如果是基于自住,那么其实如今其实进一步观察房子价值,进行理性考虑的好时机,因为房价不会再出现大幅上涨。当然,选择观望的目的是希望进一步的降价。

业内老李就曾说过,“熊市”最抗跌、“牛市”涨得快的楼盘,谁都想拥有,但谁能瞅得准,只有沉下新来,用理性的思维,科学的判断,才能给出相对最好的答案,才能比较出哪个房子更合适。

当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借着概念,诸如“国家中心城市”、“自贸区”、“大湾区”、“交通规划”等房价暴涨的城市来说,从而2017年之后就实现了翻倍,这里面往往会有很浓厚的“投资属性”,房价虚高十分严重,会有很多投资客涌进来,一旦楼市处于停滞不前的调控状况,很可能会出现抛售。

听了这么多,其实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如果家庭存在买房自住的需求,且拥有难得的购房资格,与其纠结“要不要买、该不该买”,倒不如从自身实际出发,看看到底需不需要,资产配置合不合适,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投资回报率。

借用名人的那句话,也来说说楼市,毕竟,这不是一个坏时间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