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2200年,哪些名人在宜賓喝過酒?

建城2200年,哪些名人在宜賓喝過酒?

五糧液的歷史,與它的發源地宜賓的歷史是分不開的。

公元前182年,漢高後六年,宜賓正式建城。穿越兩千餘年,積澱出山間鈴響、僰苗風情、江帆遠影、茶馬互市,碼頭會館、道佛合一。2018年,正是宜賓建城2200年。作為人們心中的酒都,這座擁有2200年曆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用酒迎接過哪些名人?

從唐朝開始,那些大名鼎鼎的文人們,似乎在冥冥之中都會和宜賓結下不解之緣。唐乾元年間,著名詩人,亦是著名酒鬼的李白出川,沿著岷江南下,從宜賓入川江,過夔門,在長江之間發出“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慨。杜甫遊至宜賓時,留下一首《宴戎州楊使君東樓》:“勝絕驚身老,情忘發興奇。座從歌妓密,樂任主人為。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樓高欲愁思,橫笛未休吹。”當時叫做戎州的宜賓,用它的代表作“重碧春”迎接了杜甫。宜賓與酒的故事,開始發揚光大。

大詩人們留下了故事,大詞人們也寫下了傳說。

北宋嘉祐四年,二十四歲的蘇軾還沒寫出那些千古名篇。剛考中進士的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道從樂山順水而來,奉召赴京。寫出《過宜賓見夷中亂山》,留下“江寒晴不知,遠見山上日。朦朧含高峰,晃盪射峭壁”的佳句。現在宜賓青山的巖壁上,都還能看到當地人傳說中由蘇軾書寫的“丹山碧水”四字。或許正是酒給了他靈感,短暫的停留讓蘇軾特別高產,《夜泊牛口》《牛口見月》等均在此時創作,畢竟後來寫出“身後名輕,但覺一杯之重”的蘇軾,怎會不愛酒呢?

蘇軾離開宜賓40年後,他的超級粉絲、同樣是著名文學家的黃庭堅來到了宜賓做官。已經“止酒十五年”的黃庭堅,在這時候沉醉於宜賓的“荔枝綠”,還寫下一首《荔枝綠頌》讚歎:“王牆東之美酒,得妙用於三物。三危露以為味,荔枝綠以為色......”還特意在今宜賓郊北鑿石引水為池,稱作“流杯池”。天氣好的時候,常聚三五好友,圍坐流杯,飲佳釀吟詠為樂。宜賓,用一杯杯美酒,迎接往來的文人墨客們。

長江讓文人們在宜賓對酒當歌,也讓英雄們用酒在此開啟傳奇。

朱德在南溪居住了七年,練就了南昌起義“以酒穩敵”的朱老總;紅軍長征過宜賓,英雄們用“雜糧酒”在此整裝待發;抗戰大後方李莊,五糧液慰藉了梁思成等當時全國一流學者;抗日英雄趙一曼,正是在宜賓酒坊主的幫助下外出求學......

從諸葛亮到李白、杜甫,從蘇軾、黃庭堅到抗日英雄們,當你來到這座城市,站在合江門地標廣場,感嘆江水東流,歲月悠悠,歷史與時光在匯聚,一如這座城市般包容匯聚,熱情地迎接了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正是這樣的包容匯聚,孕育了名揚四海五糧釀造。

一杯酒,見證了宜賓2200年的城市變遷,見證了宜賓2200年的深厚積澱。今天的宜賓,正如一杯五糧液,兼收幷蓄,和諧包容,等待你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