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大国新时代”系列报告会第二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与会专家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关口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在主题演讲报告中表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刘元春指出,实施与消费相匹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中高端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能力的释放,可以考虑出台与扶贫补贴战略相对应的中高端消费促进战略;加大各类企业红利的分配,特别是国有企业利润的红利分配,防止企业利润自动转化为投资基金,使企业储蓄大大挤占消费基金。
刘元春说,2018年稳增长的核心在于“稳投资”,但“稳投资”的政策方向和政策工具必须作出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产权的可保护性、资本投资的新空间、投资成本的降低以及投资产业需求的扩展等方面的措施来启动民间资本。启动民间投资是稳投资的关键,建议2018年出台民间投资启动的系统方案,以全面调整投资预期。
刘元春同时表示,简单化、行政化的金融整顿和监管强化并不能达到稳投资的目标,特别是稳定民间投资增速的目标。因此,要研究加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性企业投资需求的资金可获得性。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磊在报告中认为,“新经济”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跨越从高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关口”过程中,要让新兴经济快速成长。应建构系列化的现代化产业群,包括现代综合服务业、新型装备制造与智能化制造、新型健康产业、新材料、环境产业、新动力车及其配套体系、量子通信和先进农业等。
石磊认为,供给侧改革是从高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关口”的重要条件。首先是要改变政策与公共投资体制,其次是要改变经营理念和盈利模式,要强化信用、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增效降本,第三是要改市场和行业组织,要优化市场结构,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建立公开公平竞争机制和供求匹配机制,让市场变得更透明,让市场更有资源配置效率。
《大国·新时代》系列报告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央广网联合主办,围绕经济体系新部署、供给侧改革新动能、金融发展新定位等十个主题,发出权威声音,宣讲十九大精神,助威改革新时代。邀请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包括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国霞,刘元春、韩庆祥、张燕生等。
閱讀更多 數據看天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