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

中商情报网讯:在短短的两年多的,共享单车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整个中国,甚至扩张至全球多个国家。共享单车给国人出行带来方便,同时也给犯罪分子诈骗由头。据悉,近期,“共享单车认购”的噱头在朋友圈疯传,“投资返利”的老套路使多人上当受骗。资本退烧,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案,再次将共享单车拉入公众视野。

春风得意 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广阔

此前,共享经济大热,众多中小型共享单车企业也快速涌现,共享单车一时间多到颜色不够用,共享单车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快速扩张。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预测,2018年国内共享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132.4亿元,到2020年,国内共享自行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1.7亿元。

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

在用户规模方面,共享单车成为2017年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著的互联网应用类型。据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单车国内用户规模已达2.1亿,占网民总体的28.6%。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18年国内共享自行车用户规模有望破2.5亿。

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

共享单车最早出现于2014年,在2015年进入人们的视野。2016年是共享单车的“狂欢”之年,2017年共享单车企业快速扩张。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为抢夺市场,纷纷加大共享单车投放量。在共享单车经济带动下,全国自行车产量也有所增长。

2014年全国两轮自行车产量最高,产量为6202.4万辆。2016年相对较少,产量为5303.3万辆。2017年我国自行车制造业主要产品中,两轮脚踏自行车累计完成产量5898.8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4.51%。到2018上半年我国两轮自行车产量减少至1941.5万辆,与2017上半年自行车产量相比大幅下降了32%。

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

繁华过境多家企业阵亡

共享单车的市场还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在资本的助推下,2016年到2017年间,我国总共成立了41家共享单车公司,其中38家加在一起烧掉的钱(16.2人民币)尚不及ofo、摩拜单车和永安行三家烧掉的零头(前两者合计213亿,后者上交所上市峰值市值逼近百亿),平均每家花掉4200万元。潮水退去后,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共享单车行业在经历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快速扩张之后,已在近期显露出颓势,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竞争中不幸阵亡,阵亡原因多为资金链断裂。

其中,町町单车创始人因父亲公司资金链断裂,创业8个月破产,成为共享单车"最惨创始人。此外,共享单车企业倒闭,热闹过后一地鸡毛:小鸣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接连曝光用户退不了押金。此外,3Vbike可谓历经坎坷,曾在2017年6月停运,8月重出江湖。

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

资本退热 共享单车上游受累

据统计全行业累计投放共享单车超1000万辆,覆盖200个城市,使得国内市场迅速饱和,但同时共享单车乱停外放,以及随之出现废弃超过上百万辆的共享单车给城市管理造成极坏的影响,多个城市纷纷叫停共享单车的投放。共享单车由热转凉,也迅速传导至产业链上游。重资本、高运营成本以及盈利前景堪忧,使得共享单车的烧钱游戏仅仅持续了两年多,曾经火爆的自行车上下游产业链已经进入去产能阶段。

自行车相关企业2018年半年报显示,受共享单车影响,上海凤凰、中路股份、信隆健康营收均出现下滑,其中,上海凤凰和信隆健康(自行车配件供应商)在半年报里明确表示,共享单车订单相比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导致营收减少。给ofo供货的上海凤凰营收35333.2万元,同比减少55.72%。信隆健康营收67489.66万元,同比减少25.86%。中路股份营收24216.64万元,同比减少22.21%。深中华新增锂电池材料业务,营收并未下滑。此外,这4家企业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均出出现负增长。其中,深中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最为严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5.42万元,同比减少132.76%。

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

仔细研究半年报发现,上海凤凰、深中华自行车营收均出现下滑,上海凤凰自行车的生产与销售业务营收24251.27万元,同比下跌63.79%。深中华自行车及零配件销售4353.40万元,同比减少11.03%。信隆健康自行车零配件营收45651.96万元,同比减少31.12%。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共享单车企业退出导致拖欠账款的现象时有发生。

享誉业内的“共享单车小镇”,天津市王庆坨镇见证了共享单车行业的兴衰。2016年12月份,共享单车大战打响,摩拜和ofo铆足了劲要一争高下,还有不少新玩家也在摩拳擦掌。作为大战“兵工厂”的王庆坨镇,纳入政府统计的自行车制造商单月完成产量就达519万辆,数据突然由降转升,同比增长8.4%。在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带来的新增订单预计将达到百亿元。但是,潮水退去,镇上店铺内已难觅共享单车的踪影。有些店里门面上仍贴着“共享单车”的标语字样,店里却已人去楼空。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自行车企业从500家锐减至300家。

历经洗牌 共享单车行业三足鼎立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共享单车行业经历洗牌后,目前头部玩家只剩下摩拜单车、ofo小黄车,还有后来崛起的哈啰出行(原为哈罗单车)。剩下的少数几家企业还在竞争着,但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恒者恒强。2018年5月,ofo移动端应用活跃人数2937.7万人。摩拜单车活跃人数2526.6万人。哈啰出行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法”,抢占二线及以下地区,厚积薄发,入驻300城,做到日订单量超2000万,注册用户超2亿。哈罗出行活跃人数为529.1万人,与两大共享单车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共享单车认购诈骗怎么回事?资本退热后共享单车还能跑多远?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春节过后,为了“自救”,ofo小黄车与摩拜单车悄然终止烧钱补贴大战,ofo小黄车关闭了1元月卡购买通道,摩拜单车也停止了优惠购买月卡政策,共享单车逐渐回归到向用户收取租车费用的最基本模式。仍在存活的共享单车企业的日子也不大好过。摩拜单车即使投身美团却依然亏损,ofo负面消息缠身,不断爆出资金链断裂和被收购的消息,作为后来崛起的哈啰出行无法进入一线城市,哈罗单车的订单数量和活跃用户都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总的来说,共享单车企业急需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探索一种简单依靠资本输血之外的全新模式,或许要比仅仅只是靠烧钱发展更加安稳,在面临生存与变现双重考验的背景下,共享单车市场开启了一场有关发展新模式的全新拷问。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