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韬铭
《从海底出击》是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分的关于潜艇的电影,真实的反映了二战时德国潜艇部队的作战经历,虽然影片长达三个半小时(据说未剪辑版为五小时),但观影时它会让很多军迷朋友忘了时间的流逝,大呼过瘾。可谓二战经典。 但是很多人在观影过程都有这样的疑问: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U型潜艇就击沉了协约国舰船数百万吨,战绩惊人。可是为什么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潜艇遇到敌方的驱逐舰时,会给对方用深水炸弹追着打而无法反击?
原因其实很多,下面逐条分析。 首先是鱼雷。 二战时的鱼雷主要是直航式,所谓直航式,就像是开枪后,子弹只能直直地往前飞一样。所以,二战时德国的潜艇主要用来破坏对方的海上交通线,就算是攻击大型商船时,也需要浮出水面或水面附近,并且是在商船的前进方向的旁边,用潜望镜测定商船的距离和速度,然后打提前量。而会拐弯能自主寻找目标的鱼雷在二战早期和中期还没有出现,直到二战晚期德国才研制出来,但也不成熟。二战时,美国的潜艇就曾被自己发射的鱼雷杀了个回马枪击中,然后悲惨沉没。 其次是没有主动声呐。 二战时的潜艇官兵其实是“两眼一抹黑”的作战。当潜艇为了躲避驱逐舰下潜到深海后,潜艇是难以向水面上的驱逐舰发射鱼雷的。
因为你无法在深海精确测定水面舰艇的速度和距离。而水面上的驱逐舰利用主动声呐,可以准确探测到水下的潜艇,然后快速行驶到潜艇上方,不停地抛深水炸弹。 二战时的德国潜艇,大都没有安装主动声呐,只有被动声呐。因此,在100多米,甚至200多米深的大海里,潜艇里面的官兵是真正意义上的两眼一抹黑,只能使用被动声呐(水听器)仔细倾听,驱逐舰过来了没?走远了没?深水炸弹落下来没?在那时,仅仅是依靠听,就想对水面上的驱逐舰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发射鱼雷是很难的。 那么,为什么二战时德国的潜艇不装主动声呐呢?原因很多,不过这里我们可以假设那时的德国潜艇已经安装了主动声呐,结果又会如何?
结果就是,作为潜艇的第一大优势——隐蔽,就不复存在了。本来,驱逐舰需要使用主动声呐发出强有力的声波去触碰深海的潜艇,反弹后以此定位潜艇,这下好了,潜艇自己就发射发出大量声波,那么驱逐舰就更容易定位潜艇了。 有人说,那打不过就跑呀!可惜,根本跑不掉。 要知道潜艇和驱逐舰一个在水下,一个在水面,谁的阻力更大一些?当然是潜艇,这是其一。其二,二战时的潜艇,其动力是水面上时使用柴油发动机,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到水下后,就只能依靠蓄电池作为动力了,因为柴油机需要大量氧气,而潜航时,氧气是远远不够的。这导致潜艇的水下速度很慢,只有不到10节的速度(18.52公里/小时),大多在4节或者5节左右,而同期驱逐舰的航速高达30节(55.56公里/小时)。虽然德国后来制造出了更先进的XXI级潜艇,水下最高航速可达17.2节(31.8公里/小时),但是,这已经是二战后期了,总共只有两艘XXI级潜艇参加战斗巡逻,且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 跟驱逐舰相比,潜艇的速度简直就是“老牛拉破车”。水面上的驱逐舰就像一只矫健的兔子,它可以快速跑到潜艇上方,噼哩啪啦扔下一堆深水炸弹。若遇到危险,分分钟就能逃得远远的。 有人会问,躲不过的话,上浮决战呢?对不起,那会儿的潜艇根本耗不起。
且不说驱逐舰给不给潜艇上浮的机会。即使潜艇上浮了,也是凶多吉少。因为驱逐舰的大炮可不像鱼雷那样慢吞吞,大炮既快又准,在潜艇还在慢慢上浮的过程中,驱逐舰就能将数发炮弹打过去,打掉潜艇高高耸立的指挥塔。退一步讲,即使上浮后的潜艇逮着机会,向驱逐舰发射了鱼雷,这也不意味着驱逐舰必死无疑,因为其速度快和灵活,有机会躲过鱼雷继续攻击,而潜艇就只有等死了。 综上所述,二战时的德国潜艇虽然干掉了同盟国大量的商船,让英国一度陷入困境,但是当德国潜艇遇到同盟国的驱逐舰时,艇长们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悄悄溜掉,千万别招惹,否则就会死的很难看。
李三万的三万里
《从海底出击》是一部经典的潜艇作战题材电影,可能是对于潜艇作战表现过于细致,全片对于普通观众可能过于缓慢而晦涩,而对于军事迷,也有很多不是那么明白的地。而这,正是导演所以达到的目的,他就是想要给观众看看真实的潜艇作战是什么样的。
为了真实地表现潜艇内的真实状态,导演搭建了一个1:1的潜艇内舱段模型实景。通过液压机构的摆动,模型可以实现45度的倾斜和摇摆。
《从海底出击》里的潜艇在真实世界中也有原型——二战德国海军装备的U96号潜艇,该艇隶属VII型潜艇,1938年5月30日开工建造,1940年9月14日正式服役。U96在1945年3月30日被炸沉之前,一共击沉28艘盟军船只(合计19万吨)。
在防空武器方面,U96艇装备有一门88毫米甲板炮和一门20毫米机关炮。这两门火炮在作战时,既可以对海射击,也可以对空射击。但是以当时的火炮技术,两门炮要打中天上的反潜机,还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当时的火炮没有安装稳定装置,在有风浪的海面作战,炮手很难对空进行精确瞄准。而天上的飞机则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可以从潜艇的多个方位进行攻击。而潜艇火炮也采用人力搬动,很难跟上快速转向飞行的敌机。
因此二战中的潜艇,在面对反潜飞机时,多只能依靠下潜,躲藏在水面下,来逃脱敌机的追踪。不过那个年代的反潜机因为缺乏有效的探测手段,只能通过有限的症候来获知潜艇的踪迹,或者依靠大范围的投掷深水炸弹来消灭潜艇。而潜艇此时只能以最大潜深缓慢航行,脱离敌机的追踪。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其实就是到目前,潜艇对于天上的反潜机,也只能采取此法来应对。因为就反潜技术而言,潜艇天生就处于劣势,被动防御相比胜算会更高一些。
兵器肖宁
二战时期的潜艇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潜艇,主要是在水面上航行为主,只有在攻击和躲避攻击时才会潜入水下。一直到二战后期,潜艇装备了通气管,才实现了潜艇不用完全上浮就能充电的梦想。因为在水下是使用的是铅锌电池带动的电动机,所以航速是非常慢的,一旦被驱逐舰发现是不可能跑掉的。加上当时的鱼雷都是直航鱼雷,这种鱼雷发射前要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对目标舰的距离,航速,航向,相对位置进行观测,计算出射击角度,然后根据射击诸元来发射鱼雷。这时候的潜艇是最脆弱的,而且驱逐舰的航速普遍都很高,即使成功发射出鱼雷,也不一定能击中驱逐舰。但是雷迹立即就暴露了潜艇的位置,驱逐舰在规避鱼雷后,就会对下潜中的潜艇发起攻击,潜艇基本上就是十死无生了。
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以前没有自导鱼雷,一般攻击水面舰艇需要到潜望深度,并有一定距离。当驱逐舰投深弹时,基本在潜艇上方,潜艇不能攻击。如果上浮,可能受到撞击和炮击。所以潜艇只能躲。现在有改善,但并不大。一旦驱逐舰在头顶上,躲吧。一旦,射击就死定了。
海底钻石
要想武器被发明出来是针对什么的。二战时希特勒为了切断美国对英国和欧洲等国的援助。使用当时最先进的u型潜艇在大西洋上展开群狼战术。为的,是通过潜艇在海上进行伏击,运送战略物资的货船。主要武器,也是针对船只的鱼雷。战争初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由于当时的武器技术水平有限,战术单一,潜艇只适合伏击战。并且追求的是低噪音,而不是高速度。一旦盟军发现德军潜艇,会即可开向潜艇的方向,并使用声纳定位。然后就像老鹰盯着地上的兔子一样猛扑上去。在潜艇的头顶扔深水炸弹。而德军潜艇的鱼雷只能平射。跑又跑不过。打又打不到。只能下潜,下潜。简言之,驱逐舰专杀潜艇,潜艇专杀货船。但自从现代潜射导弹被安装在潜艇上。驱逐舰就不敢再那么放肆了。
borris62
常识问题…环境不对等…炸弹的振动力让水里的潜艇没办法用鱼雷与水面的舰艇形成对等攻击…不过那是以前…现在核潜艇都配备好多导弹,但是现在舰艇打潜艇也不用深水炸弹啦,好多陪直升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