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智謀:人到中年爲什麼做事要沉穩,讀完忤合篇就懂了

忤合是《鬼谷子》關於對立與順合的一種方法。相背為忤,相向為合。世界上“趨合”與“背反”是普遍存在的,運用到不同的事件上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同一事件的不同階段也應用不同的方法。到底是該用“趨合”還是“背反”,這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和運用。如果能夠深刻地瞭解和靈活地使用忤合這種方法,你就能極好地立足社會,進退自如。

【鬼谷子忤合篇原文】

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化轉環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是以聖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世,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鬼谷子智謀:人到中年為什麼做事要沉穩,讀完忤合篇就懂了

【鬼谷子忤合篇譯文】

凡是要趨向合一或背叛分離,都要施以與理相合的計謀。變化轉移,像環一樣連接無縫隙,各有其變化態勢。事物背反趨勢可以互相探求,根據每一件具體事做出處理。因此聖人生活在世間,樹立身份治理世事,施行教化擴大聲望顯示名聲,一定會根據事物變化的關鍵,觀察合適的時機,根據國家教化所宜多所宜少的地方,預先察知、凋整而使計謀隨之轉化。

鬼谷子智謀:人到中年為什麼做事要沉穩,讀完忤合篇就懂了

【事例】蘇秦設計

蘇秦和張儀同是鬼谷先生的學生,又一起辭師下山。蘇秦遊說燕趙,得到重用,這時正做趙國宰相,得意得很。可是秦國伐魏得手後,繼續向趙邊境進兵,大有乘勝攻趙之勢。蘇秦於是心生一計,想要他的同學張儀去秦國,制止秦兵冒險東進,但是如若明請張儀,也許張儀僅只依附他得一官半職就罷了,就達不到目的,於是就運用了反忤之計。

鬼谷子智謀:人到中年為什麼做事要沉穩,讀完忤合篇就懂了

蘇秦派一位門人賈舍人悄悄將張儀接到邯鄲之後,讓張儀自去相府。可是張儀到了相府,門人卻不讓他進去,張儀心想必是門人不知我與蘇秦關係,故第二天,張儀拿了自己名帖再次去相府拜見,可是門人看了看名帖,不願替他通報。張儀心中不免生氣,這麼一連幾天,都不讓見,到了第五天,門人才將張儀名帖送進去,過了一會兒,裡面卻傳話說宰相公務繁忙,改日再見。張儀第六天再去,仍未見到蘇秦,心中不免動怒。

鬼谷子智謀:人到中年為什麼做事要沉穩,讀完忤合篇就懂了

過了幾天,張儀準備到相府去辭行,蘇秦卻傳話說,明日有空,可以來見。第二天,張儀穿戴整齊,一大清早就來到相府等候。等了好半天,才被領著從側門進入相府,蘇秦正在堂上,張儀待要上前,卻被相府手下人制止,要他等候。可是蘇秦接見了一批又一批客人,只是不召見他。張儀站得腰痠腿軟,才聽見蘇秦在堂上問道:“客人在哪裡?”張儀氣得不行,仍拱手執禮上前相會,可蘇秦端坐不動不予還禮,只是說,飯後再談吧。張儀和蘇秦各自坐到案前,只見蘇秦案上山珍海味,自己桌上卻粗茶淡飯,張儀忍氣嚥了幾口飯菜。

待蘇秦吃完,傳張儀來說話,張儀忍不住大罵蘇秦說,想當初你我同學,情同手足,如今我前來拜會,你先是藉故不見,繼以冷漠相待。想不到你才發達,就如此勢利。蘇秦卻不惱不怒,緩緩說道:“我曾說過張兄才勝於我,不想今日你卻是志大才疏。要我薦一個人豈不容易,可是隻怕您難有作為,給我丟臉。你不要怪我。”

鬼谷子智謀:人到中年為什麼做事要沉穩,讀完忤合篇就懂了

張儀大罵:“大丈夫豈要人薦,我自有本事。”蘇秦說:“那好,我就賜些黃金給你,請自便吧。”

張儀拂袖而去,回到旅店,滿心惱怒。正好,他在路上又碰見賈舍人,遂滿心傾訴自己的委曲。賈舍人即說,我正要到秦國去,你不妨坐我的馬車一起去秦謀個職位。張儀遂與賈舍人一路同行,一路上賈舍人對張儀關懷備至,拿出許多金帛供他使用,到了秦國,又多以金帛珠寶賄賂秦王左右。

張儀在賈舍人的幫助下,憑其智慧謀略,終於得到秦王重用,封為客卿。過了些時,賈舍人藉故要回國,來向張儀辭行。張儀對資助自己的恩人滿懷感激,深情言謝。

鬼谷子智謀:人到中年為什麼做事要沉穩,讀完忤合篇就懂了

可是賈舍人卻說,先生不要謝我,您應該謝蘇秦先生。張儀大為驚愕,賈舍人於是說:“這一切都是蘇秦先生故意安排的。蘇秦先生感到掌握秦朝權柄的人,非君莫屬,他希望你握權之後,能阻止秦國進攻趙國。”張儀滿面羞愧地說:“我竟錯怪了蘇秦的提攜之恩了。再說,我陷入蘇秦計謀中竟不能知,自愧弗如。蘇秦既為趙國宰相,我怎麼能讓秦國去進攻趙國呢?”

之後,張儀分析形勢,曉以利害,力勸秦王不要伐趙。蘇秦利用反忤之計,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