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不知道有多少人發現,從2017年開始,被人們逐漸淡忘的泡麵不知不覺又火了起來。各種泡麵廣告出現在電視、地鐵等地方,充斥著人們的視野。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這些年,一碗泡麵經歷了什麼?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方便麵營業額一度連續18年遞增。2013年,中國內地和香港方便麵總銷量達462.2億包,平均每秒打開1465包方便麵。然而,從2013年起,中國方便麵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到了2016年,內地和香港方便麵年銷量已下滑至385.2億包。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外賣行業的興起。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訂餐市場自2011年一直保持較高速增長,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人們更加重視時間成本,而快捷、新鮮、有品質又多樣性的外賣成為更多人的餐飲選擇。同一時間,消費升級成為熱議的話題。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數據來源:iiMedia Research)

2017年——轉折點到來

時間軸到了2017年。這一年似乎是一個轉折點。

這一年,泡麵銷量一改近四年的頹勢,開始上漲。更是在2018年達到4.5%的銷量增長。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而外賣行業雖然依舊保持增長勢頭,速度卻明顯放緩。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數據來源:iiMedia Research)

對此同樣有著深刻感受的,還有知識付費行業。

對知識付費市場由熱轉冷,曾被寄予最多厚望的知乎Live或許體會最深。知乎的一位答主表示,在他開通實時問答互動的黃金期2016年,一次精心準備的Live收益能夠達到2萬元,而現如今每月的收益已經不到3000元。不止是知乎Live,全行業都面臨這個難題。羅永浩和“Papi醬”的知識付費項目半途而廢。知識付費全行業都面臨著打開率下降、復購率存疑。

消費降級來臨了嗎

這個夏天,“消費降級”成了一個新詞彙。平價白酒江小白,出行搭乘順風車,購物選擇9塊9包郵……消費者購買平價商品的意願不斷提高,“消費降級”已經來了嗎?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其實不然,以康師傅為例,其銷售額增幅最大的品種均為高價位品種,其中今年上半年高價袋面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4.83%,其次是容器面增長7.01%。而中價袋面銷售額則同比下降了2.32%;乾脆面等更是銷售額同比大幅下降23.95%。從銷售額佔比來看,上半年容器面和高價袋面已經佔據其方便麵銷售額的88%以上。由此可見,高價位產品正是拉動康師傅銷售上升的主要動力。

統一的財報也顯示,上半年其方便麵呈現出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獲利能力的主基調。其中定位中高價位的“湯達人”上半年保持了兩位數高增長,帶動了產品結構的轉型。此外,其創新推出的“藤嬌”面也擴大了方便麵的品類,收益增長以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使得公司上半年方便麵業務獲利再創新高。

上文中提到的知識付費也是同樣的。

在第一批“吃螃蟹”的消費者逐漸發現付出了大量時間和金錢的成本之後,知識付費似乎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想象中的收益。職業技能沒有得到什麼提升,薪資也沒有上漲,不會的還是不會。所以到了2018年,他們普遍不會再選擇去購買諸如《加薪篇》:週四談加薪,成功率更高;《晉升篇》:學會這3招,輕鬆套路你的老闆;《跳槽篇》:什麼時候跳槽?你公司的巔峰期……這類的知識付費產品。

知識付費,開始趨於理性,迴歸有價值的真實內容。

結語

借用一個日本《第四消費時代》這本書裡的概念。

社會可以分為四個消費階段,每個消費時代都有自己明顯的特徵,

第一消費時代,是少數中產階級享受的消費;第二消費時代,乘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以家庭為中心的消費勢如破竹;第三時代,消費的個人化趨勢風生水起;第四時代,日本已進入第四消費時代,即重視“共享”的社會。傾向樸素、無品牌、本土化的商品。

當前我國的主流消費價值觀大體仍是類似於第三消費時代,但是隨著斷舍離、樂活概念的興起,第四消費時代在不遠的未來也將到來。

泡麵指數,消費升降風向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