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具美感的百花不落地

“百花不落地”,指的是將粉彩與金彩結合,各色花朵將整個畫面填滿,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幹。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於空中,故稱“百花不落地”。“百花圖”又稱“萬花錦”、“萬花堆”、“萬花獻瑞圖”等。清乾隆、嘉慶時期景德鎮粉彩瓷器的花卉題材之一。

百花不落地裝飾之出現必在工藝繁榮之世,考其源流,首先,需要內務府造辦處出具畫樣,設計出百花齊聚之畫稿,交付御窯廠作為粉本,其構思最妙之處則是盡收春意盎然之象而又無砌堆之感,殊為巧思。其次,御窯廠的工匠將畫稿臨摹勾勒於白瓷胎上,務必與原稿一致,同時又要照顧到器表不同於紙面的不均衡特性。百花不露地者花飾遍身皆是,故臨摹工作最難,而臨摹畫稿為施彩繪畫之基礎,一旦有誤,全局皆變,任其彩料何等妍美,畫手如何高超,亦無法彌補畫稿原有之神韻。第三,彩料配製之多堪稱眾瓷之首,百花不露地者一器之上所見顏色不下於三十餘種,故繪畫之前,彩瓷的所有顏料必須配備,種類繁多幾近百種,均需一一調試。此項工作之完成需動用多少人力,耗費多少時間,預支多少成本,可想而知。最後,填繪洗染,必經畫師數人之手,歷十數日之功方可入窯。故一器告成,歷時數月之久,耗資甚巨,絕非其它御瓷可比。如此繁複之至必將註定百花不露地者燒造不多,大器則更為罕見。

極具美感的百花不落地

可知雍正一朝為初創階段,多見碗杯之屬,花葉之間留有空隙,尚無緻密之象,實物可參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乾隆之後發展至極致,嘉慶初年尚見。其工序之繁縟,設色之豐富,繪畫之多彩,絕非數人之力可成,當為彩瓷之翹首。彩瓷之妙貴在工緻,工緻之本則在於良工與巧匠。百花不露地者,若無良工為之構圖設計,巧匠為之敷彩洗染,何來一器成,天下寵?故其燒製頗為考究。

百花不落地 直解為畫上許多花把底子都蓋住,使其不露地兒。

百花不落地 其繪飾手法屬於粉彩的一種,粉彩是康熙朝形成的,那麼“百花不落地”的表現手法也不會早於康熙朝。“百花不落地”的畫面繁縟,極盡工巧,襯托出了器物本身的雍容華貴,強烈的視覺衝擊表現出了極大的美感。

“百花不落地”,指的是將粉彩與金彩結合,各色花朵將整個畫面填滿,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幹。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於空中,故稱“百花不落地”。

極具美感的百花不落地

“百花圖”又稱“萬花錦”、“萬花堆”、“萬花獻瑞圖”等。清乾隆、嘉慶時期景德鎮粉彩瓷器的花卉題材之一。這種紋飾多在器物主體中心部位繪畫牡丹等大朵紋樣,在周圍加繪並繪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牽牛花等等各種小花朵圖案,並且畫有很精細的輔紋,讓畫面覆蓋全器,器不露地,寓意百花呈瑞,盛世昇平。花之形狀、大小、正側,各盡其致,繁密之極。有黑地和白地兩種,以黑地為最,即使是白地也非常珍貴。“萬花錦”始於乾隆時期,盛於嘉慶時期,清代著名鑑藏家趙汝珍所著《古玩指南》有述:“嘉慶……佳品不多,惟萬花瓷品俗名百花,到底以此時為佳耳。”嘉慶朝的“萬花錦”,較之乾隆朝值得稱道處,在於其除了繼承前朝的精細規整之外,注意克服堆砌繁縟,趨於疏朗簡約,在不失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同時,透出幾分清逸雅緻、靈秀活放。

極具美感的百花不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